第一课善于自我管理(从众、劳动)1从众的含义及对此现象的认识?从众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人不经思考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从众心理是一把双刃剑,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面对生活的问题和现象,我们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善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慧,也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避免盲目从众。
2从众的利与弊?利: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弊:可能抹杀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人放弃独立思考的习惯,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变得无主见。
3如何正确把我好奇心避免盲目从众?(1)学会控制自己,分辨是非,树立防范意识(2)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调整自己的不当行为,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固执己见(3)自主选择,勇于负责(4)学会抵制外部的不良诱惑。
4 如何磨砺坚强的意志(1)要有明确的目标(2)要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3)主动在逆境中锻炼自己(4)善于管理自己5劳动的重要性?(1)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2)青少年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活能力和发展健全人格,(3)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根除不劳而获的不健康思想。
6如何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①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②学会操持家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③培养基本劳动技能,提高省会自理能力,存进个人全面发展。
7提倡劳动最光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
(2)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3)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
8提倡劳动最光荣对我们有什么意义?(1)通过劳动可以使人的观察,思维和创造力得到发展(2)可以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3)可以锻炼人的能力,磨砺意志,强化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4)可以促进个人成才9 陶冶情操的方式,以及作用?方式:阅读经典、欣赏艺术、亲近自然、体育锻炼、参加社交活动。
作用:既有益于个人的发展,又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它会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夺目的光彩第二课学会正确选择(明辨是非、选择)10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1)明是非,晓善恶,是一个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2)他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能够对是非做出判断,对善恶做出选择(3)能够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要积极效法11 真善美的作用:能够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想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假恶丑的危害:会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会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违法犯罪12在生活中如何分辨是非善恶?(1)要有尺子用道德和法律去衡量做出正确选择(2)要有一双慧眼,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3)要自我约束,要不断增强自控能力,是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坚决摒弃。
13评论是非善恶根本标准是什么?(1)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是否有利于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3)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评论是非善恶根本标准。
14 面对社会的复杂和诱惑?我们要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严守法律的底线,明辨是非善恶,做出正确选择,并且敢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起责任。
15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任何一种个人的选择都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个人首先要满足社会需求,只有适应时代进步,才能获得自己生存的生存的基础。
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不可能完全通过个人的活动来取得和满足,个人的体力智力必须在群体的活动和交往中得到发展,个人需要他人或群体的协助,构建起自己强大的支持系统。
16 什么是高尚人生选择?以社会需求发展为己任,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是高尚人生选择。
第三课(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17 自尊与自爱的关系:一个自尊的人一定是懂得自爱的人,他对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名誉倍加珍惜,不会因自己的身体有缺陷而自暴自弃,也不会因他人轻视而放弃自尊。
18 如何做到自尊?(1)尊重自己,不许他人歧视和侮辱自己,在容貌衣着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约束自己(2)尊重别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和名誉的事(3)自重就是知羞耻。
19怎样才能不做有损人格的事?(1)要求我们既要维护自己的人格,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2)当我们说话和做事的时候,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一定要学会考虑他人的人的感受(3)不要伤害他人的自尊,损害他人的人格。
20如何培养自信的品质?(1)自信源于自我内心的强大,更源于对自己长期不懈努力积累起来的实力的相信(2)培养自信的品质,既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又要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3)自卑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4)自负的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自以为是(5)我们要克服自卑和自负的心态,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做一个自信、乐观的人。
21自卑自负自信的心理特点分别是什么?自卑:轻视自己,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自以为了不起,过高估计自己,自以为是;自信:能实事求是的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要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
22如何培养自立的能力?告别依赖、学会自主、多实践,多锻炼(1)培养自立的能力,我们既要从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2)又要大胆投身实践,(3)遇事有主见,做事敢负责(4)不断磨练自己自立的品质。
23依赖他人的危害?(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2)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3)不能适应社会的生活,无法立足24自强的作用:对国家而言: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熔铸而成的民族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对个人而言:自强是一种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品质。
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和成就事业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在困难面前不灰心、勇于开拓、积极进取都是自强的表现)25怎样做自强的人?(1)要树立坚定的理想(2)要敢于战胜自身的弱点(3)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4)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磨练自己自强不息的品质。
第四课在保护中成长(四大保护、受教育权)26会区分对未成年人的四种保护(家庭、学校、社会、司法)27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如何做?(1)向学校老师寻求帮助(2)向当地(村)居委会、妇女联合会反应情况(3)向乡、市、县等各级政府中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情况(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8如何履行受教育义务?(1)按时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2)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主动接受各类受教育的机会(3)应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努力完成学业。
29义务教育的特征: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第五课与人和谐相处(平等、尊重、)30如何做到平等待人?(1)平等待人,与人和睦相处,不应因客观存在的差异而骄傲或自卑,也不应这些差异而不平等待人(2)制止同学之间的欺生和持强凌弱(3)平等待人,从我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让我们用真诚,友善的举动自觉地维护和尊重人们的合法权益。
31人人平等的表现: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32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权利,是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
3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1)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权利,是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
(2)尊重他人,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个人。
(3)欣赏他人的优点和缺点,虚心向他人学习(4)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分寸,不卑不亢。
34获得他人的尊重应具备哪些品质?礼貌待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35如何与人为善?(1)我们要友善地对待周围的人,向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当我们以合适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友好和关爱的时候,我们会分享到对方的快乐内心就获得愉悦和满足,修养也会不断的提高(3)想他人所想,尊重和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第六课诚实与宽容(宽容、诚信、换位思考)36诚实的作用?(诚实的意义?)(1)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我们立身之本。
(2)诚实做人能使我们内心坦然,诚实做事,能使我们问心无愧,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成功的保证。
(3)诚实能使我们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是交往更加顺畅。
坚守诚实可以增进人们的情感,消除疑虑(4)诚实是信任的道德基础,全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需要诚实。
37如何做到诚实?(1)要做到诚实,必须先学会自己诚实开始(2)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情义、重承诺的优良传统,一旦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3)要做到诚实,坚持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底线;(4)要坚持原则,明辨善恶,诚实守信,不因一己之力而欺瞒他人,不为逃避责任而欺瞒他人。
38失信的危害?对个人:一个人失去诚信就会产生信任危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而且将妨碍自己的发展。
对社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对企业:让企业名誉扫地,甚至走向破产或倒闭。
39如何宽以待人?(1)当和他人发生矛盾时,冷静,理性地思考,克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体谅他人的感受,会避免更大的冲突(2)宽以待人,不仅能让对方轻松,也会让自己释怀和愉悦(3)不计较,开阔的胸襟和虚怀若谷的气度.(4)宽以待人并非意味着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
(5)宽容不能违背原则,不能放弃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取向。
第七课学会竞争与合作(竞争、合作、两者关系)40竞争的作用:对个人而言:竞争个体往往会在明确的竞争动机和持续的竞争压力下,被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和竞争动力,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的积极进取,取得更的进步并获得成功。
对群体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竞争群体的潜能,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1竞争的目的:在于实现目标,提升能力,超越自我,而不是单纯地战胜竞争对手。
合作的目的:聚集力量,调动合作者的积极性,使合作者都能各尽其责,各取所长,从而实现个体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42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1)与要确立共同的目标(2)需要理解、沟通与宽容(3)需要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
43怎样辩证看待合作与分工?合作者为了共同的目标,分工则成为合作的必须。
44做善于合作的竞争者要求:(1)平等诚信的对待合作伙伴越善于合作,不因自身具有优势而轻视对方,也不因自身处于劣势而依附对方(2)要求我们在合作中体现共赢原则。
(3)要求我们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要有全局意识,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
45做敢于竞争的合作者:(1)要求我们合作时恪尽职守,竞争中敢于超越;充分的合作,合理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