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范例(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0分)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乘客们对骂。
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
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
”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
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初始作文正义不可灭,公道在人心①一男子地铁车厢内随地吐痰遭一女士指责后,不但不听劝,反而用“滚,贱人!”等污秽语言反复辱骂女士,连身边的小孩和老人都毫不顾及,最终被一名黑衣壮汉踢脚教训,反而一言不发,终得网友“渣男”的恶名。
事件发生后,义愤填膺者有之,拍手称快者亦有之。
但无论何种反应,都意味着正义尚在、公道犹存。
这正是这一事件让人欣慰的地方,让人能触摸到人性温暖的地方——正义不可灭,公道在人心。
②正义公道维系着国家的尊严。
③亨·乔治说:“声张正义和扶植自由,是革除时弊的关键。
”韦伯斯特也说:“正义是人类最大的利益。
”正义与自由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正义公道,也就难有自由。
正义的缺失,有时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尊严。
国威正,则民气旺。
古代燕国勇士荆轲,毅然挺身而出为太子排忧解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守护着燕国的正义。
陶潜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④正义公道维系着民族的存亡。
⑤韦伯斯特说:“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
”正义是校正邪恶的一把利剑,面对社会的负面势力,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绝不退缩。
退缩容忍就是缩头乌龟,退缩容忍就是毁灭与死亡。
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的气节,气节不能倒。
近代革命烈士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逼他交出党的组织。
夏明翰坚贞不屈,宁死不降。
最后留下了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夏明翰英勇就义,他和他的就义诗,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
⑥正义公道维系着百姓的利益。
⑦培根说:“就是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成为人,而不成为狼。
”人与人之间,人与单位之间,有时权义压倒一切,但邪不压正。
而往往,正义被邪恶摭挡。
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必要的正义感,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的利益就受到威胁。
健康社会,除了法治外,也要有正义的力量维护百姓的利益。
新时代维权英雄杨剑昌,多次为百姓伸张正义,主持公道,面对各种人生威胁,杨剑昌大义凛然。
他办公桌上的两部电话每天总响个不停,每天接待几十批人,可杨剑昌为百姓办事,始终不觉累,杨剑昌一身正气不怕邪,他的正义公道维系着万家百姓的利益。
⑧阿拉伯谚语说:“对正义事业保持沉默,等于为非正义事业呼喊。
”正义公道是应该弘扬的价值观,弘扬正义,主持公道,是一个正常国家文明素养的表现,是一个健康社会应有的文明气度,是一个公民必备的精神气质。
(点评:①是议论文,但属“泛议”作文——脱离材料空议,脱离任务!非一事一议或就事论事。
脱离要求。
②借大量的名人名言为自己壮胆,掩盖自己说理的苍白,代圣人立言,缺少深层分析,属传统议论文模式型套作。
)升格作文“黑衣男”的正义可以更具温情①男子地铁车厢内随地吐痰遭女士指责后反用污秽语言辱骂,连身边的小孩和老人都毫不顾及,终被黑衣壮汉踢脚教训。
事件发生后,义愤填膺者有之,拍手称快者亦有之。
但无论何种反应,都意味着正义尚在、公道犹存。
这正是这一事件让人欣慰的地方,让人能触摸到人性温暖的地方。
②按理,出脚伤人以暴制暴等反文明的行为总是不对的,但民调显示,认为“黑衣男”该踢的占近七成,原因就在于“黑衣男”的“暴”并非简单的“暴”,至少是在特定情境下特殊时间里可控状态下的“暴”,是轻微暴力,而非流氓暴力,是一定限度内可控范围下且裹挟着正义与公道色彩的暴力。
(概念厘定与概念区分)③为什么说“黑衣男”的“暴”是具有公道色彩的呢?从“黑衣男”的角度看,在近于失控的情况下,面对一个基本素养严重缺失又无法明理的人,道德约束乏力,法制管教艰难,选择“暂时性轻暴力”可能是“吐痰男”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路径,这可能正适合他当下的认知水平。
“黑衣男”暴力的动机是想控制局势,结果也达到了目的;程度上有分寸,那一脚的效力连轻伤的级别都达不到,且毫无穷追猛打之势,旨在局势的掌控,所以,尽管这种具有正义色彩的暴力依然是反文明的,不能被提倡和被鼓励,却可以被理解。
与“理中客”相比,人们的情感更激赏“黑衣男”,这既是人性光亮的所在,更是正义与公道本身的力量体现。
为“黑衣男”设身处地所想的这份“情”只要建立在对社会公序的维护与人性最深沉的爱的基础上,都可以被理解。
④“吐痰男”素养的缺失是“黑衣男”被迫出脚的内在原因,也因此,“吐痰男”才是整个事件中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一个。
不能随地吐痰、不在妇幼老弱面前大声辱骂,这连几岁大的孩子都熟知的常理,“吐痰男”却浑然不觉,且似乎“理直气壮”,可见受弊之深。
显然,与正常人相比,“吐痰男”有太多的教育缺失,这种缺失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它很大程度源于社会的各种因素。
心理上的病痛较之身理上的病痛更严重,更凄惨。
既如此,社会就有责任帮助他,而不是在道义上遗弃他。
⑤所以,当地文明办如果不把工作止于发发文件,写写总结,至少遇到特殊个案时能走出户外,协同“黑衣男”一起上门服务,握手言和,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吐痰男弥补缺失的礼仪知识,甚至解决他生活上的一些困难,相信“中国制造”的将不再是被网友定性的“渣男”,这称谓,毕竟搁谁头上都不好受。
若是“正义”之上更有“温情”弥漫,于公于私都将是好事。
⑥对于“过失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人性都是从肉里长出来的,特定情况下的激愤或冲动,也有可能是人性的温暖之处,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倘能握手言和,并最终使人性归良,就是美的呈现。
出手是被动无奈,握手方为主动建构,既打之,则安之。
细致走心的工作,不应只止于压倒,还要安抚,治病还得救人,这就需要出手后的握手。
握手是智慧、善意与温情的表达,是人生的大胸怀,大境界。
(核心论述思路:从概念厘定与区分的角度辨析“黑衣男”的“暴”→探讨原因,分析具体情境,设身处地看待“黑衣男”的行为(动机、程度、结果等)→分析吐谈男的个体修养印证“黑衣男”的做法,同时设身处地设想吐痰男的困境→提出利于双方的合理的解决方案)“以错治错”,并非正义(一类卷·54分)地铁上一名男子随地吐痰后,与乘客争吵。
一黑衣壮汉最终忍不住以暴力解决,使吐痰男子安静下来。
表面上来看,黑衣壮汉的做法颇有效果,不仅使口爆污言秽语的吐痰男子闭上了嘴,还教训了这个随地吐痰的“没素质”的人,也正因如此,更多的人感到大快人心,而只有少数人认为暴力手段并非解决问题的良方。
我也是那少数人中的一位,在我个人开来,在公共场合施展暴力同样也是“没素质”的行为,既是以“没素质”教训“没素质”何必五十步笑百步?面对在公共场合施展暴力的行为,为什么竟有多数人表示赞同?我想,那是因为吐痰男“有错在先”。
换句话说,若是没有吐痰男的过错,那么在公共场合打人便是人们眼中的“没素质”,而正是因为吐痰男种种令人厌恶的行为,他被打则成了人们眼中的“他活该”,更多的人忽视了打人本身的不良性质,只因讨厌的人得到教训而赞同这种暴力行为。
黑衣壮汉也清楚打人不对,为何还理直气壮地实施暴力?答案仍是吐痰男“有错在先”。
有错在先似乎变成当今中国社会自我辩护的利器,小到小学生打架,大到大型谋杀案。
当打架的小学生被抓去办公室谈话时,第一句话从来不是认错或道歉,相反,大都以指责对方先动手而开始自我辩解。
而当谋杀案凶手被抓获时,也往往陈述被害人做过的各种伤天害理之事来请求减缓处罚。
一句“他有错在先”成了人们“错在后”的保护伞,既然是他先有错,那我便可以错得理直气壮。
然而,在我看来,并没有所谓的“错在先”与“错在后”,只有“错”与“错”。
吐痰男吐痰、骂人,不文明;黑衣男动手打人,没素质。
吐痰男做出了错误的行为,黑衣男可以以各种对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他却选择了同样错误的手段来“以错治错”。
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大多数国人支持这样的“以错治错”,被有错的人得到教训而蒙蔽了双眼,却忽视了本该被制止的另一种错误。
当人们纵容这样看似正义的错误时,社会的发展可想而知!以暴力的方式捍卫出的正义就是替天行道吗?当心中的正义化为正义的拳头,我们应该拍手叫好吗?“以错治错”形成恶性循环,每一次的循环也许都伴随着变本加厉,我们还感到大快人心吗?错就是错,不论因何而错。
心中的正义感驱使你以错误的方式去伸张正义之时,其实恰恰走向了邪恶。
“以错治错”式的正义是原始形态复仇意识的体现,是社会的倒退,不论谁错在先,“以错治错”都不是出路,依法治错,才是社会进步的关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福建质检题)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
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
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
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突围角度一勋章是激励后人的“物训”传家宝是世代相传的宝物、宝贝。
青花罐历史悠久,古韵淋漓,故事动人,价值不菲;祖训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家风高雅,价值独具;但我认为:小杜的传家宝几枚金灿灿的勋章更具价值。
勋章是荣誉财富。
它铭记着光荣的历史,代表了家族的无上荣耀,蕴含了崇高的力量,有着不可复制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以及无价荣耀。
一位著名港商出价二千万元,委托多家拍卖行求购开国“三大一级勋章”,但由于开国元勋们的后代们没人愿卖,富商失望而归。
勋章寄寓的厚重的荣誉与独特的内涵,岂是有价的金钱可换?勋章也是精神财富。
每一枚勋章背后,都有神奇的故事,都有英雄主义的情怀与高尚人格的奉献。
爷爷的勋章是历史的结晶,更是激励后人建功立业的“物训”,包含家训一样丰富的精神财富。
人生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建功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目标。
如果不是脑残,谁敢说“功二代”就一定会躺在勋章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如果你的爷爷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勋章,你的奶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勋章……对家庭、家族、国民的精神激励有多大?它难道不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吗?它怎么就只是代表过去的历史而没有未来呢?勋章除了能够激励后人建功立业外,勋章主人的品格情怀也能够影响家族、影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