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层气开采技术

煤层气开采技术


方式三、井下煤层气抽放
在煤矿井下采掘巷道中钻孔,在地面用气 泵抽吸钻孔中的 煤层气。这种方式最初是 以煤矿的生产安全为目的,同时 兼顾煤层 气资源回收。用这种方式开采煤层气,对投资和 技术要求不高,适用范围广但是此方式的资源回收率低,矿 井内抽吸的煤层 气量不大,井下作业有一定技术难度,且 受煤矿采掘的进程影响,难以连续采气。
盖层和圈闭
对于煤层气系统,为维持地层压力和阻止气体的解吸和散失,盖层 是必要的。由于气和水的重力分离作用远小于微孔表面上的吸附作 用,而对于常规的圈闭并非必要。世界上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区带位 于美国圣胡安盆地深部的Fruitland带。
裂缝、渗透率和原地应力
流体在煤层中主要通过裂缝和节理流动。裂缝和节理一般为垂直于 层面的正交的裂隙体系。它们主要形成于煤化过程中,也可以是构 造和后煤化作用形成的裂缝。由于上覆地层压力、渗透性随深度而 降低,因此,美国的煤层气多产自1200m以上深度。

源岩和运移
大部分煤层是自生自储型,煤储层中含有自生或运移 来的热解气、生物气或混源气。当煤层是自生自储型 时,则不存在运移。煤层气系统的关键事件一般应包 括剥蚀去顶和冷却事件。
气体的储集和储层性质
大部分煤层气吸附在煤的有机质表面上,只有少量的煤 层气以游离态储存在裂缝和节理中,或者以溶解态存在 于裂缝、节理及孔隙水中。煤储层可以是正常压力或异 常压力。在一般的压力下,埋深<1200m的煤层中的吸 附气大于一般砂岩孔隙中所含有的气体量。
高煤阶、自生热裂解气模式,超压和水动力封闭的结合形成了高产区。
美国粉末河盆地煤层气系统剖面图
低煤阶、生物气模式,地下水通过厚层、高渗透的煤层运动,在低压系统形成生物气含气带。
西加拿大煤层气开发现状
• 加拿大煤层气开发主要集中在西加拿大沉积盆地, 地理上主要位于阿尔伯塔省,少量位于不列颠哥 伦比亚省。 • 阿尔伯塔的煤层气资源量巨大,平原地区约14.34 万亿立方米,丘陵地区约为3.7万亿立方米。 • 该区煤层气开发的主要目的层从西向东、自上而 下分别为:阿德莱煤层(Ardley Coal Zone)、 马蹄谷组(Horseshoe Canyon Fm.)与曼恩维 尔群(Mannville Gp.)。
方式二、地面采动区钻井开采
从地面向煤层钻井,但井钻在煤矿的采动区,所钻的井称为地面采动区井。 钻井利用煤和井筒的压差或用气泵抽吸采动区及附近岩石、煤层或采空区 的煤层气。这种开采方式的特点是与采煤作业同期进行,其井位选择、开采 时间、作业方法都受采煤作业的严格制约,适用于在开采的主要煤层上方有 多个煤层的矿区,以保证有足够的气源 。近年发展了水平定向分支井(定向羽 状水平井),即一口直井下面有1~4个主水平井,在每个主水平井中还有若干 个水平的分支井,用以增加煤层和井筒的接触面积,以期获得煤层气的高产。



( Coal Bed Methane )
煤层气的定义
煤层气又称煤层瓦斯,煤层甲烷,它是 成煤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热解作用以吸 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固岩的自储 式天然气体,属于非常规天然气。
煤层气的要成分是甲烷(CH )、二氧化碳(CO² )及微量的氡及氦
煤层气开发的意义
• • 煤层气是热值高、无污染的优质新能源。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 就会爆炸,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 开 发煤层气变“杀手”为资源。 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为 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 开发煤层气,助宜“零”排放。
全球煤层气资源量
• 全球埋深浅于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约为240 万亿立方米。 • 独联体煤层气资源量约82万亿立方米。 • 加拿大煤层气资源量约78万亿立方米。 •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量约35万亿立方米。 • 美国煤层气资源量约25万亿立方米。 • 澳洲煤层气资源量约8~14万亿立方米。
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
SAGD Facility
EAST
Oil Producer
Steam Injector Steam Chamber
Slots Oil Sand Forma废弃井煤层气抽放
这种方式是在已经报废或停产的煤矿井中 抽放残留在地下煤层或围岩中的煤层气。 这种开采方式不需要重新钻井,也不需要 对储气的煤层进行强化改造,而且是在煤 矿井停产后作业,因此,不影响煤矿的正 常开采。
储层局域化
在所有的盆地中,煤储层的质量变化很大。产气区带的面积仅占 产气盆地10%左右。
煤层气开采方式
• 地面垂直井开采
• 地面采动区钻井开采 • 井下瓦斯抽放 • 废弃井煤层气抽放
方式一、地面垂直井开采
地面垂直井开采是在地面钻井,将井钻到尚未开采的煤层,通 过排水降低井内压力,使煤层气从煤层中解吸,并通过井筒流 人地 面集输装置这种开采方式是在煤层开采前进行,产气量 大,资源回收率高。但这种开采方式 要求煤层(或煤层组)厚 度大、储集煤层气的煤层的原始地层压力和渗透率高。这种开 采方式是在采煤前进行,因此也被称为采前抽放。
两种成藏模式
• 模式一:圣胡安盆地 模式
美国煤层气产量的 80%由圣胡安盆地生产。 高煤阶、自生热裂解气模式,超压和水动力封闭 的结合形成了高产区。
• 模式二:粉末河盆地 模式
美国煤层气产量增长最快的气带。 低煤阶、生物气模式,地下水通过厚层、高渗透 的煤层运动,在低压系统形成生物气含气带。
美国圣胡安盆地煤层气系统剖面图
•钻井技术。主要包括垂直钻井、水平钻井、多分支水平井等
•完井技术。主要包括套管完井、裸眼完井、洞穴完井等 •改造增产技术。主要包括清洁压裂技术、注入CO2技术、 氮气解堵技术等
工程井 洞穴井
水平分支井技术
洞穴完井技术
氮气解堵技术
15
煤层气的开发
•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最成 功的国家,从1983年到1995年的12年间, 煤层气年产量从1.7亿立方米猛增至250亿 立方米,2005年煤层气产量达到500亿立方 米。 • 主要是由于它有十分理想的煤层气储层条 件和完善的天然气管道系统 。并有很多机 构对煤层气开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广泛开 发,同时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鼓励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