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的序和跋 导学案

《家》的序和跋 导学案

《<家>的序和跋》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巴金,了解《家》的故事梗概;结合“跋”的内容,体会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2、理解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了解序和跋的文体特点,领会它们的导读作用。

3、学习作者积极追求的生活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作者语录: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2、《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代表作,它包括《家》《春》《秋》。

作品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及其罪恶;也描写了革命思潮激荡下的年青一代,歌颂了他们的觉醒和抗争。

二、自主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1—3项的内容。

1、题目解说: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序”中充满激情,表达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跋”写于1953年3月(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比写“序”晚了22年。

在“跋”中,作者交代了创作《家》的意图和不足之处,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和思想上的提高。

2、作者:巴金——现、当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

《短简》等散文集。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

《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

3、文学常识:“序”和“跋”是一种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主要内容、创作意图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有的“序”和“跋”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等),“跋”写在后面。

有的如“引言”“前言”“下在前面”也是“序”。

有的“后记”“编后”也是“跋”。

4、读准加字的读音。

扉.页()动荡.()魔爪.()摧.残()诅咒
..()积愤.()..()幼稚.()累赘
5、文中列举几位文学家的用意是什么?
6、课文最后两次点到“青春是美丽的”作用是什么?
7、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三、当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酷抠族”是指拥有较高学历、较高收入的中产阶级人群。

这类人擅长精打细算过日
子,通过转移消费重,占、,更好地配置“有数”的金钱。

他们摒弃奢侈消费,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金钱获取最大的物质和心理满足感。

他们以着装从简为荣,以盲攀比为耻;以物尽其用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以心态阳光为荣,以纠结抑郁为耻……这是一个崇尚节约,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社会族群。

(1)什么是“酷抠族”?(2分)
(2)“抠”在词典里有“吝啬”之意,“酷抠族”的“抠”值得提倡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
四、拓展延伸:
我们从巴金的这篇序文中看到他是用什么同黑暗搏斗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