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2013届)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2013届)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A.
B.
C.
D.
判断上图各属于何种分裂? 哪个时期?
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成为成熟 生殖细胞过程必需经历的。
——时间和发生部位特殊
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复 制一次
——过程特殊
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结果特殊
㈠发生部位和时间
发生时间 人 青春期
部位及细胞
睾丸内精原细胞 卵巢内卵原细胞
分裂结果
精细胞 卵细胞
㈡ 以精子的形成为例,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染色体与遗传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一、染色体
• ㈠染色体的形态类型 根据大小、着丝粒位置分类如下:
染色体 形态
着丝粒 位置
中着丝粒染 亚中着丝粒染 近端着丝粒 端着丝粒染
色体
色体
染色体
色体
1/2~5/8
5/8 ~7/8
7/8 ~末端
末端
图解
㈡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 1.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对恒定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

四个精细胞
一个卵细胞
点 精细胞形成精子
卵细胞的形成
需要变形
不变形
㈡配子融合——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
卵 细 胞
四、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 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有重要意义。 为生物的变异提供可能。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分裂细胞类型 分裂次数
子细胞的数目
子细胞的类型
子细胞的 染色体数目 同源染色体 行为
有丝分裂 体细胞 1次 2个 体细胞
与体细胞相同
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减数分裂 原始生殖细胞
2次 1个(卵)或4个(精子)
精子或卵细胞
是体细胞的一半
同源染色体联会、 分离
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 2.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性细胞(精子和卵) 中染色体成单存在
生物
人 狗 果蝇 猕猴 马 兔
体细胞 (2n)
46 78 8 42 64 44
性细胞 (n)
23 39 4 21 32 22
生物
洋葱 大麦 小麦 豌豆 玉米 水稻
体细胞 (2n)
16 14 42 14 20 24
性细胞 (n)
8 7 21 7 10 12
假设: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 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推理: 从上一代到下一代,体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
推理:
父方
母方
46
46
(有丝分裂)
精 子
46
受精
46
卵 细 胞
92 受精卵
每种生物的 染色体数目相对恒定
92 新个体
推理错误
• 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的特殊方式
相4
DNA含量



染色体数目
2 复 制
联交 会换
同源
分离
前间期
减Ⅰ期
加倍
单体 平均 分开 分配
减Ⅱ期
子细胞
• ㈢子细胞的特征 ⒈数量变化 :1个母细胞形成4个子细胞
数目减半 ⒉染色体变化 携带的遗传信息有差异
三、配子生成与融合——遗传的细胞基础
• ㈠配子生成 • ⒈精子生成的过程
精原 精原 初级 次级


精母 精母 细
细胞 细胞 细胞 细胞


2n
2n
2n
n
n
n
有丝分裂 间期 减Ⅰ期 减Ⅱ期
减数分裂 一个细胞周期生成的过程
相同点
• 卵细胞生成与精子的异同
精细胞
卵细胞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
⒈减数分裂是通 过细胞周期实 现的
• ——间期染色 体复制一次
• ——减Ⅰ期的
间期
染色体行为导
致数目减半
• ——减Ⅱ期的 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
交叉互换
⒉同源染色体是母细胞中能 够配对的染色体
• ——一个来自父本,一个 来自母本
• ——形状、大小相同
• ——在母细胞(2n)中成 对,配子细胞中成单(n)
• ——减Ⅰ期有联会、交叉 互换、分离等行为变化
• ——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 之间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与交换
• 减Ⅰ期和减Ⅱ期的染色体行为如下:
联会
形成四 分体
排列在赤 道板两侧
同源染色体 分离,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 组合
减Ⅰ
减半
单体分开
减Ⅱ
• ⒊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与DNA含量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