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 重点

2016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 重点

0 绪论
1、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反映水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以及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发展趋势
(1)理论——多学科交叉发展;
(2)方法——多种环境要素整合分析,不同时空尺度系统研究;
(3)层次——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4)技术——多种技术有机集成、高技术应用;
(5)研究基础——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的积累。

第1章水环境概述
1、水环境有关基本概念
(1)环境(要素、质量、监测):指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

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

(2)水环境(要素,背景值、质量)
1
质量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持生态平衡,由政府部门制定的限定水体中有害物质或因素的标准,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

水质标准(污水排放标准):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及其排放源提出的限量阈值(即最高允许浓度)的技术规范。

(4)水环境监测:依照水的循环规律,对水域环境的质量以及水域中影响水域生态与环境质量的各种人为和天然因素进行监测(填空)
水环境评价:水域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一个区域的水域环境质量进行总体定性或定量的评定(填空)
(5)水环境问题(水源枯竭、地下水超量开采、盐碱化、荒漠化、水库冷害、海水倒灌、水污染(化学、有机、无机、有毒、放射、热、赤潮、富营养化)
2、水环境与自然生态
(1)水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活”的系统,为了自身的生存,倾向于涵养保留足够的“水”。

成熟的自然生态系统对水土环境的保护功能:涵养水源、保育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调蓄洪水、保护海岸带、补充地下水。

水资源对陆地自然植被及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
2
○1是陆地植被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2是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水环境与人类生态系统
(2
城市面源:指分散的非定点连续排放的污染源(易被忽视)。

大气沉降:大气中可溶性和颗粒性污染物随降水进入水体
3、水环境污染及其危害(了解)
水污染/水环境污染(原因:人为和自然污染;性质:有机和无机污染)
水污染类型(有机耗氧性、化学毒物、石油、放射性、富营养化、致病性微生物)
水环境污染物(悬浮物、耗氧有机物、植物性营养物、重金属、酸碱污染石油类、难降解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病原体)
水污染的危害(人健康、作物产量、渔业生产、生态环境、经济)
4、水环境自净(重点掌握)(简答题:什么是水体的自净,简述其过程及作用机制。


(1)定义
广义:受污染的水环境,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的过程。

狭义:指水环境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环境得以净化的过程。

3
(2)特征:
①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
②有毒污染物转化为低毒或无毒化合物
③重金属形成沉淀进入沉积物
④复杂有机物降解为简单有机物,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⑤不稳定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污染物
⑥溶解氧降低至一低点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⑦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终趋于正常分布
(3)机制:主要包括沉淀、稀释、混合等物理作用,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吸附凝聚等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等。

5、水环境容量: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或某种生物的最大负荷量
6、水环境恶化与自净的关系?(简答题)
(1)水环境污染恶化与水环境自净过程是同时产生和存在的。

(2)水环境污染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水质恶化和水环境净化两个过程进行的相对强度。


问答题:比较你所生活地区水环境与过去(从你有相关记忆开始)相比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
4
要原因?
7、比较你所生活地区水环境与过去(从你有相关记忆开始)相比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2章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影响
水文效应:指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文循环状况和水量平衡要素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变化,以及由于人为因素使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水循环要素、过程、水文情势、水资源发生的变化。

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文效应:水库、灌溉、沼泽、森林、都市工业化水文效应
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重点掌握):
(1)水量平衡法(物质平衡原理):按照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主要要素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差异和变化。

(2)对比分析法:○1用同一测站人类活动前后的观测或史料记载进行对比分析;○2不同流域的对比计算:选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未经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测站做参照站与研究站同期资料进行对比。

(3)流域水文模拟法(最有效的手段,Popular):基于对水文现象的认识,分析其成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数学方法建立一个模型,来模拟流域的水文变化情况。

○1用人类活动影响前、或影响很小的资料率定模型中的参数,再对率定的参数进行检验,然后用率定的模型来推求自然状况下的径流过程,并与实测进行对比,来分析人类的影响(资源评估模型)。

○2改变模型中反映下垫面条件变化的敏感参数,逐渐拟合人类影响后的资料来分析参数变化规律,用以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