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TP-AR-L7386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脱硝装置安装(正式版)脱硝装置安装(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脱硝装置工艺制作、安装。
2.编制依据2.1《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二部分锅炉机组DL/T5090.2-20122.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 DL/T5210.2-2009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1-20022.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9-20122.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6《施工组织总设计》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连云港虹洋项目部2.5江苏电建一公司管理手册SDJY.376.101-12.6《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程》DL/T5257-20102.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第一篇)火力发电2.8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发布2.9烟气脱硝装置工艺图清华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本工程的脱硝装置为单反应器,选择性催化还原于反应法。
还原剂为5%的氨气,由氨站提供的氨气与通过稀释风机而来的空气在氨/空气混合器中充分混合稀释成5%浓度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通过氨注入格栅进入SCR反应器。
在SCR反应器内通过安装在其中的催化剂催化作用,使氨和氮氧化物反应成氮气和水。
主要设备:SCR进口烟道、SCR反应器、催化剂单元、吹灰器、稀释风机、密封系统、检修起吊设备,氨喷射系统,还原剂制备系统等。
4.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4.1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工种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电焊工、起重工、操作工须持证上岗且证件在有效期内。
4.2施工班(组)长应参加工作五年以上,且从事过锅炉脱硝设备安装或具有安装同类项目的施工经验。
4.3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培训并通过考试,且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4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认真学习和熟悉设备图纸及其技术要求、说明书以及有关规程、规范,理解并掌握锅炉脱硝设备安装方法和工艺质量要求等。
4.5作业人员必须参加施工前的技术、安全和质量交底活动,对施工技术质量要求,现场施工安全防护有全面详尽的了解。
4.6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有关规程、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对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询问主管技术人员,不得盲目施工;主管技术人员对班组提出的技术疑问及时回复,对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和设备缺陷及时反馈给电厂扩建工程部。
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备5.主要机械及工器具5.1主要机具配备25T平衡吊一台安全性能试验合格150吨履带吊一台安全性能试验合格50t汽车吊一台安全性能试验合格门吊 40T/42m 二台安全性能试验合格低驾平板车 DJ250 一辆车况良好运输卡车一辆车况良好5t卷扬机二台安全性能试验合格5.2主要工具和计量器具配备链条葫芦10t 6只拉力试验合格链条葫芦5t 10只拉力试验合格链条葫芦3t 20只拉力试验合格链条葫芦2t 20只拉力试验合格钢卷尺50m 一把计量检验合格水平管 2套合格5.3施工用机械及电动工具必须经过安全性能检测合格,确认其机械、电气性能良好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用计量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校验,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6.施工准备6.1技术准备:6.1.1施工图纸供应齐全,图纸会审结束。
6.1.2作业指导书编审结束,进行施工技术、安全、质量交底。
6.1.3开工资料齐全,并经过监理审批。
6.2现场条件准备:6.2.1现场施工道路通畅,照明充足,运输车辆能够通行。
6.2.2施工所需机械已布置到位;施工中所需机械、工器具配备齐全且安全性能可靠,量具经过校验合格。
施工区域配备合适充足的消防器材。
6.2.3相应的设备基础已经浇筑完毕并验收合格,具备设备施工条件。
6.2.4若夜间施工,现场准备充足照明。
6.2.5施工现场电源布置到位,氧、乙炔管道布置到位。
6.2.6冬季施工现场有防冻措施,夏季施工现场要有防暑降温措施。
6.3主要材料准备:6.3.1施工所需的脱硝设备已到货,并经过清点检查无误,具备安装条件。
6.3.2脱硝设备到货情况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6.3.3吊装及安装所需的其它辅材准备齐全、充足,并储备一定的备用量。
6.3.4各种施工用具以及施工辅材已准备充分。
作业程序1.熟悉图纸,进行下料制作SCR进口烟道及SCR 反应器本体。
2、空预器钢结构吊装结束后脱硝出口烟道及反应器外壳墙板临抛到空预器钢架上;3、支撑梁吊装就位后找正验收,并且在支撑横梁上铺设临时平台;4、反应器构架在支撑横梁下部组合并用卷扬机吊装就位;4、反应器本体墙板及脱硝出口烟道吊装就位;5、脱硝氨\空气混合烟道随锅炉厂烟道用25T平衡吊吊装就位;6、脱硝入口烟道安装就位;7、脱硝吹灰器及吹灰管路安装就位;8、点火冲管结束后催化剂单元安装。
8.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8.1作业方法8.1.1放样8.1.1放样前,应对板材、型材进行校正,校正要求在1m范围内平直度小于1.5mm,并作为放样前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序。
8.1.2圆管放样用计算法计算下料长度,计算直径以圆管中径为准,既外径减去一个皮厚。
型钢加固筋以重心为计算直径。
8.1.3弯头、三通的放样应用平行线法展开;大小头等表面为锥面的放样,应以放射线法展开。
8.1.4板厚的处理,弯头、三通接口处的展开长度,仍以中心层为准,而展开高度以接口处接触部位的高度为准。
8.1.5对图中的大样图,在下料前应进行核对,确保万无一失。
8.2划线8.2.1划线前,钢板、型钢都应先校正,后划线。
8.2.2划线一般应以钢板的一条直边为基准,直接在钢板上弹线,其余三条切断线应和基准线角方。
8.2.3型钢的划线,应用角尺紧靠一边后再划线。
8.2.4组装定位线划好后应打上样冲眼,以防作业中擦掉而不好组装。
8.2.5线划好后,应进行复查,其长度误差不得超过1mm,对角线误差不得超过2mm。
8.3下料8.3.1凡是剪板机可剪切的材料,应用剪板机下料,以提高下料精度。
8.3.2凡用火焰切割下料的,应在料下好后随时铲除切割时产生的氧化铁。
在没有要求切割的地方,禁止随意乱割。
8.3.3下料完后,负责人对尺寸等进行检查。
其长度误差不得超过2 mm,对角线误差不得超过3 mm。
8.3.4标记或编号应由负责人进行,验收标准见规范。
8.4组装8.4.1下好料的零件,应根据图纸的要求进行组装,组装质量同验标。
8.4.2组装好的构件应按委托单零件编号,在构件内、外壁醒目处标注件号。
8.5焊接8.5.1焊接前,须查明所焊材料的钢号,及焊条型号是否与图纸和作业指导书要求的相符,如有疑问应和技术人员一起解决。
8.5.2焊接材料应有质量证明,其质量应与国家标准相符合。
8.5.3对母材为Q235钢的构件进行焊接,焊条采用E4303型。
施焊前须视焊条的受潮情况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50оC∽250оC,保温1小时。
烘干的焊条应放在焊条筒内随用随取,并且每根焊条烘干的次数不应超过三次。
8.5.4坡口及焊接形式,板厚为6mm及以下的的钢板拼接采用“I”型坡口,6mm以上的的钢板拼接采用“V”型坡口,焊接均采用双面手工焊。
8.5.5焊接外部环境要求:施工区域要保持干燥,雨天或雾天潮湿度大等情况下,严禁施焊,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焊接要求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焊接烟尘对身体的伤害。
焊接时风力超过5级以上严禁施焊。
气温低于-20℃,不得进行施焊8.5.6焊接前,焊工应清除焊缝附近的铁锈、油污、泥土和水等脏物,焊完后应把焊渣和飞溅金属清除掉。
8.5.7管材的焊接应分二层完成,加固筋的焊接为交错断续角焊缝。
8.5.8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平焊缝余高1∽2 mm,余高差小于1.5 mm。
角焊缝尺寸偏差应≤1.5 mm范围内,焊脚尺寸差应小于2 mm。
8.5.9对口间隙应满足要求,禁止用钢筋或其它铁件填充。
8.5.10焊接时必须将组件垫平、垫实,防止组件受热变形。
8.5.11焊接时采用对称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
8.5.12加固筋的焊缝高度在图纸无标注的情况下,应不小于管道壁厚。
8.5.13焊接完后,焊工应对所有焊缝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焊工方可自己刷上石灰水,然后会同质检人员对焊缝进行渗油试验。
无渗漏后,既可认为焊工完成了该工件的作业。
8.5.14焊接质量要求:工件焊接时,要求内在质量无裂纹、无夹渣、无气孔、无未熔合等施工缺陷,外表工艺要求无裂纹、夹渣、气孔、焊瘤、咬边等缺陷。
焊接的外形尺寸必须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8.6验收8.6.1验收工序作为质量见证点,该工序由质量检验员负责,会同分公司质检人员或有关专业人员共同进行。
8.6.2验收项目的验收标准详见规范。
8.6.3验收合格的产品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对于不合格品,质检员应会同施工队长、技术人员等共同制定纠正措施,交班组实施。
实施完后,该产品应再进行验收。
8.6.4验收合格的产品应涂一度红丹防锈漆,再进行编号。
8.7堆放8.7.1管段的成品应堆放在垫有石子的平整场地上,管段的接口处应保持清洁,防止与泥土接触。
8.7.2管段的堆放以不超过二层为好,防止最下层管段受压变形。
并应以厚壁大件放下面,小件放上面的原则于以堆放。
8.7.3圆形管段的堆放,应有防滚动措施。
8.8质量标准8.8.1钢材必须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并应具有质量保证书。
8.8.2钢板表面和断面上不应有裂纹、夹渣、气孔和重皮。
表面凹坑或锈蚀不得超过0.5 mm。
8.8.3焊条应有质量保证书,并符合图纸要求,无质量保证书的焊条不得使用。
8.8.4凡是受潮、变质、药皮脱落生锈的焊条严禁使用。
8.9交底要求8.9.1经审核批准后的作业指导书是作业人员操作时必须遵循的标准,施工前,必须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