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余海果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余海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研说教材,教学有“树”
张楼学校---余海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标说 教材
张楼学校 余海果
编排体例 内容结构
编写特点
立体式整合
教学建议
内容标准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目标
研 说 流 程
课程资源开 发与利用
一、说 课 标
整体建构下的六年级数学
初中(7-9)年级
乘法运算 定律推广 到分数
分 数 乘 法
第二单元
数的倒 数
已知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 少求这个数的 问题
稍复杂的已知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问题
分数除法 的意义 计算方 法
解决问题 比和比 的应用
分数除法
混合运算
分 数 除 法
第三单元
基本性 质
比的 应用
圆的周长 认识圆
圆的面积

第四单元
单式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一下
复式
条形统计图 四上 四下
单式统计表 折线统计图
单式
折线统计图
复式统计表
二下 六上
复式
折线统计图 五下
统 计
扇形统计图
纵向整合
注重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
三角形面积
梯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
特殊情况
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面 积
纵向整合
平行四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 高
教 学 建 议
教学建议
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
新旧知识前后联系、对比 利用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加强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教材进行情感态度教育
教 学 建 议
评价主体和方式 要多样化 数学思考
和问题解决的评价
采用定性与定 量结合的方式
掌握圆 的周长 和面积 公式
能在方格 纸上用数 对表示位 置或找对 应点
能解决简 单实际问 题
认识扇 形统计 图特点
会制作 扇形统 计图 会用适当的 方法收集数 据 掌握合 理存款 的步骤
解决简 单的实 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掌握分数乘除 法及四则混合 运算,能利用 运算律简算, 化简比求比值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内容结构
六年级 上册 说教材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编 写 特 点
编 写 特 点
内容呈现采 用自主探究 和合作交流 的方式
编 写 特 点
内容呈现采用 自主探究和合 作交流的方式
注重学生应 用意识和解 决问题能力 的培养
编 写 特 点
内容结构
六年级 上册 说教材
谁的量÷谁的分率= “1” 的量
“1” 的量×谁的分率=谁的量
“1” 的量未知
谁的量÷ “1” 的量=谁的分率
“1” 的量已知
已知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 少求这个数
分率未知
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
解 决 问 题
求一个数是另 一个数的几倍 或几分之几
横向整合
乘法各部 分量之间 的关系
谁的量÷谁的百分率= “1” 的量
教 学 建 议
教学建议
除 法 分 数 比
被除数 分 前 子 项


区 商 分数值 比 值

÷

除 分 后
数 母 项
是一种运算 是一种数 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新旧知识前后联系、对比 利用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 学 建 议
教学建议
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
三角形面积
三角形面积
底 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 高
三角形面积= 底 × 高÷2
梯形面积
梯形面积
梯形上底+梯形下底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 高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
注重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
三角形面积
梯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
特殊情况
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圆面积
面 积
纵向整合
圆的面积 将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
“1” 的量×谁的百分率=谁的量
“1” 的量未知
谁的量÷ “1” 的量=谁的百分率
“1” 的量已知
已知一个数的 百分之几是多 少求这个数
分率未知
求一个数的百 分之几是多少
解 决 问 题
求一个数是另 一个数的几倍 或百分之几
横向整合
三、说 建 议
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曲为直 化圆为方
圆的面积 将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
化曲为直 化圆为方
1
1 16 16 15 15
2 2
3 3 14 13 14 13
4 4
5 5 12 11 12 11
6
6 10 10
7
7 9 9
8
8
圆的面积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C/2=πr r 长方形面积= 长 × 宽
化曲为直 化圆为方
圆的面积= 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S= πr×r S= πr^2
注重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
三角形面积
梯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
特殊情况
圆锥表面积
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圆面积
圆柱表面积
面 积
纵向整合
迁移
解 决 问 题
分 数 除 法
数 与 代 数
百分数和 分数、小 数的互化
横向整合
乘法各部 分量之间 的关系
数与代数
综合与实践
综合运用 所学解决 实际问题
提出设计思 路制订简单 方案
理解分数乘 除法比倒数 百分数的意 义会转化
二、说 教 材
内容结构
六年级 上册 说教材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全 册 教 材 安 排
内容结构
1.位置
4.圆
6.扇形统 计图
图形与几何 3.分数 除法
数与代数
2.分数 乘法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四下:通过方向 和距离两个条件 确定物体的位置。
六上:用数对表 示具体情境中物 体的位置,在方 格纸上用数对确 定点的位置。
一下:在具体情 境中,根据行、 列确定物体的位 置。 位 置
第三学段: 图形与坐标
纵向整合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下:四则运算和运算 定律简算 五上: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六上: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 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二上:表内乘法 二下:表内除法
乘 除
第三学段:有理 数的乘除
纵向整合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一、二
(巩固上升)
小学(4-6年级)
(学习基础)
小学(1-3年级)
(兴趣培养)
经历数学知识的 形成过程, 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 空间观念 在数学活动中独立思考 清晰表达
能提出和发现问题 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发展创新意识实践 能力学会合作交流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
总 课 程 目 标
统计与 概率
六 年 级 上 册
综合与 实践
7.数学广角 确定起跑线 和合理存款
用数对表示 具体情境中 物体的位置
在方格纸上 用数对确定 物体的位置
位 置
第一单元
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问题
稍复杂的求一个 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问题
分数乘 整数 分数乘 分数
解决问题
倒数的认识 求一个
分数乘法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多(或少)百分之几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 求常见的百分率 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用百分数解决 百分数的意义 和写法
问题
百分数和分数、
小数的互化
百分数
第五单元
合理存款
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统 计 图
第六单元
折线统计图
内容结构
六年级 上册 说教材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教材编写体例
标题
单元
小节
例题
做一做
练习
整理和复习
编写体例
人物对话 聪聪、明明的话
突出数学与生活 实际的联系,充分展 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背 景。
做一做
练习有层次性,弹 增加了问 性的设计,既注意教材 题设计的开放 的普遍适应性,又为学 性和探索性。 针对例题 生提供了有差异地发展 巩固训练 的可能性。
编 写 体 例
课 发程 和资 利源 用的 开
新旧知识前后联系、对比 利用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 学 建 议
教学建议
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
圆的周长和面 积公式的探索。
新旧知识前后联系、对比 利用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加强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应简 明准确
情感态度的评价
评价什么
对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评价
评价应情真意 切饱含激励
选择性创造性地评价
注重学习过程 的评价
评 价 建 议
合理设计与 实施书面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