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光大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银行在全球得到了迅速普及,作为21世纪一种新兴的金融发展领域,网上银行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
由于我现在正在邯郸光大银行铁西支行实习,因此本文结合中国光大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中国光大银行网上银行面临的各方面风险,并提出了对上述风险管理及防范的优化改进措施。
关键字:中国光大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改进措施一、中国光大银行及其网上银行简介(一)本文背景自从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美国的安全第一网上银行1995年在互联网上正式营业以来,作为21世纪一种新兴的金融发展领域,不仅成为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也是各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同时,随着2006年我国金融业务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主要借助网络无界的优点,实现远程服务、以弥补其网点少、规模小之不足,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金融竞争归根结底将集中在3条战线:国内与国外(中资与外资)、业内与业外(同业与混业)、网上与网下(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
由此,中资银行在传统业务领域竞争以外,还要在网络金融服务领域内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
回顾国内网上银行发展历史,1997年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开通了网上业务,从此拉开了国内网上银行的序幕,2000 年中国银行上网开展业务,2001年工商银行大刀阔斧开拓网上市场,2002年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推出自己的网站。
自此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全部被“一网打尽”。
此后中国第一批股份制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迅速跟进建立了自己的网上银行,网上银行逐渐成为中国各家银行不可或缺的业务产品。
但是2004年在国内首先发生中国银行假网站事件以来,网上银行安全事件频频发生,2006 年9月11日中国国家金融行业权威的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向广大用户发出紧急风险提示,提示网上银行风险。
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倍受置疑,网上银行的风险防范工作成为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的重点工作。
本文在此背景下以中国第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网上银行为研究对象,探讨网上银行风险防范及管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光大银行简介中国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总部设在北京,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金融企业,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
2011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1年按资产总额排名“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光大银行列第89位。
自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进程,中国光大银行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为社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在综合经营、公司业务、国际业务、理财业务等方面培育了较强的比较竞争优势,基本形成了各主要业务条线均衡发展,零售业务贡献度不断提升,风险管理逐步完善,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的经营格局,现以经营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管理等金融业务为主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三)光大银行网上银行简介广义的网上银行是指一切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办理银行业务并进行银行内部管理的银行,狭义的网上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银行业务处理,提供金融信息,并为各种通过Internet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客户提供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的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网上银行系统从2001年8月开始开发,2003年2月正式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个城市进行试点并于同年11月逐步在全国推广。
虽然与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相比起步较晚,网上银行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均居同业中游,但其增幅较大。
2006年实现电子银行交易额1.48万亿元,同比增长605%,业务笔数占全行总量的13%,截至2006年末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数分别达到6万户和1.2万户。
中国光大银行2005年推出企业网上银行专业版、个人网上银行专业版,增加了代发工资、通知存款、虚账户现金管理、资产负债综合查询一表清、预约转账、定活期互转等一系列新功能。
另外,企业网上银行还率先在同业中提供了网上银行对法人账户透支的支持,受到了客户的普遍好评。
2007年光大银行正式开展网上银行品牌建设工作,发布网上银行品牌名称“E路阳光”和LOGO标志,促进网上银行业务向品牌化发展,在国内率先实现数据大集中,目前以CECM系统为核心,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多媒体自助终端等外围系统已经建设完毕。
通过先进的全功能银行系统和人民的跨行支付系统,目前已经实现了网上银行的跨地区跨系统的实施清算和全天候运营。
中国光大银行网上银行系统主要分为企业网上银行子系统、个人网上银行子系统和内部管理子系统三部分。
其中,企业网上银行系统主要有账户查询、转账、代发工资、集团服务、财务管理、理财服务、对账单下载等。
个人网上银行业务主要有账户查询、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等。
二、中国光大银行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银行业风险是指会对银行的资本和收益产生负面影响的预期或不可预期的潜在事项,一般而言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战略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等。
网上银行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因,是网上银行这种全新的分销渠道为银行自身经营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和竞争地位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快捷而全球化的信息交流和全天候虚拟化的业务运作,因而其风险具有特殊性,不但具有传统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等,而且还由于其特殊性产生了给予信息技术投资的系统风险和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品种的业务风险。
中国光大银行建立了公司治理架构及风险监控体系,通过一体化的风险管理规划、风险审议和风险监督流程,监控所有业务的各类风险。
在全行范围内建立健全了监控流程,采用不同方法达到风险管理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平衡,这些监控流程与方法,围绕不同的业务领域、地域分行、垂直支持单位(包括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系统、人力资源、合规与法律事务)和内部审计而设计。
同时董事会通过相关委员会对全行风险管理职能实施整体监督。
明确划分风险管理职责,明确了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相关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以及业务管理部门各自特定的风险管理职能,针对风险管理的不同范畴,建立了独立的职责部门。
在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上,网上银行系统由总行数据中心统一建设并负责运营,总行公司业务管理部负责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计划、制度建设和规划;各分行公司业务管理部负责网上银行业务制度的贯彻实施。
风险监测报告和开展日常监督检查。
内控合规中心负责按照内控风险评价指标对网上银行风险进行评估,独立的内审分局则对网上银行业务开展独立的内部审计工作,此外中国光大银行还聘有外部审计机构如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网上银行业务开展外部审计工作。
目前中国光大银行铁西支行在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实行的是:分行——支行网点的二级管理模式,在分行层面由公司业务管理部、会计计算部负责对支行网上银行牵头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支行的牵头部门和分行事后监督中心负责对网点网上银行业务日常审计检查;分行公司业务管理部和内控合规中心服务的网点直接开战专项审计和检查。
三、针对风险管理的优化改进措施(一)建立网上银行风险评估体系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的管理一般包括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风险、和监测风险四个环节,对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评估原理与此基本相同,但是内涵与传统银行相比较各种风险的重要程度发生了变化:第一步:确定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类型。
网上银行仍然具有传统银行的风险类型,但是与传统银行相比较各种风险的重要程度发生了变化。
操作风险非常突出,尤其是安全性成为影响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关键性因素,另外战略风险和信誉风险也非常重要。
第二步:衡量风险,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影响网上银行风险的定性因素应包括:1.管理策略与战略性规划;2.业务流程建立与执行情况;3.人员管理情况;4.内部控制情况。
以上四个因素,均与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一般分为强、一般、差三个档次。
影响网上银行的定量因素包括:1.网上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种类;2.对现有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遵守情况。
以上两个因素,可以通过量化方式衡量,如违规程度分析、业务品种复杂程度分析等,一般分为低、中、高三个档次。
(二)加强网上银行注册凭证管理,对客户申请表进行严格的管理,从源头上防止非法客户进入网上银行系统盗取客户资金。
(三)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注册集中化管理,缩短业务处理时间。
企业网上银行银行付款凭证集中打印处理,减少人力资源的占用,减少业务风险环节,实现前后台业务分离,切实防范业务风险,并且减少费用支出,降低运营成本,改变业务流程,实现专业化分工,减少业务差错,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战略风险管理是根据战略的分析与制定、评价与选择、实施与控制这三者,通过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的监控,并且妥善处理风险所导致的后果,已达到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动态管理过程。
对中国光大银行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对网上银行的战略风险进行管理:1.运用系统的框架来定期地识别和分析战略风险。
从业务战略的角度支出寻找战略风险的来源,并结合波特的“五力模型”定期地扫描网上银行战略风险之重——竞争风险的来源。
所有管理人员都必须认真评估战略性风险,因为一件意外事件,或一组特定条件的出现,将严重削弱管理人员执行既定业务战略的能力。
2.建立早期警告系统,预警管理人员即将发生的问题。
将重点放在关键指标异常变化的诊断报告,可以提醒管理人员风险水平是否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3.评估内部风险压力。
在相同的行业环境下,所选择的的竞争方式和追求的目标不同,企业文化不同以及采取的信息管理技术的不同,都会导致企业的战略风险的高低不同。
追求增长和业绩至上,是成功企业的一大特征,但往往也是企业招致风险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平衡两者的关系。
若银行追求高增长、高业绩,企业文化是强调内部竞争或者高层对坏消息容忍度低,信息技术发展快且技术复杂,都会导致银行的风险压力大。
四、心得体会通过对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来说,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分析网上银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有助于进一步识别和分析网上银行的各种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有助于为中国光大银行网上银行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前对银行的业务接触很少,通过这次实习以及对这次论文素材的搜集,对银行的业务尤其是网上银行的知识特别熟悉,感觉自己真的学到了很多对日常生活有用的东西,受益匪浅。
五、参考文献【1】全球知名大银行公司治理报告风险管理篇,2010;【2】水清木华研究中心,2005-2006年中国网络(网上)银行产业研究报告,2013;【3】周晓明,网上银行风险管理为重,计算机世界周报,2013;【4】张卓其,电子银行安全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13;【5】中国光大银行公司业务管理部,中国光大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操作过程,2013;【6】中国光大银行内控合规部,中国光大银行内控合规文件汇编,2013;【7】网上银行的战略风险分析,2006;【8】中国光大银行网站;【9】王华庆,网上银行风险监管原理与管理【J】,经济问题探索,2004.4.49;【10】帅青红,金融电子化概论,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