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CAD技术》实验报告姓名:杨萍班级:自动化1211班学号:12318115实验一、Protel 99 SE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Protel 99 SE安装、运行及卸载2、掌握Protel 99 SE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Protel 99 SE的安装2、Protel 99 SE的卸载3、Protel 99 SE的启动4、Protel 99 SE的关闭5、设计组管理三、思考题如何修改密码?又如何增加和删除访问成员?答:修改密码①打开“Members”文件夹;②在设计窗口中双击需要修改密码的成员名称,或者在其上面双击鼠标右键,然后在调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菜单项;③在调出的对话框中根据需要对成员名称、名称描述和密码等进行修改;④修改完后,单击“OK”按钮。
删除设计成员①打开“Members”文件夹。
②删除的成员名称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在调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Delete”菜单项,。
或者先选择要删除的成员名称,然后按下①在调出的“Confirm”对话框中单击“Yes”按钮即可。
增加访问成员1双击设计数据库,或者单击其前面的加号+,展开设计数据库的目录树。
2双击设计组文件夹“Design Team”,或者单击其前面的加号+,展开其目录树。
3双击“Members”文件夹,以在设计器窗口中打开成员列表。
4 在右边设计窗口的空白处双击鼠标右键,然后在调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New Member”菜单项。
增加访问成员还可以通过选择“File”菜单,然后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Newmember”菜单项。
5 在调出的“User Properties”对话框中输入成员的名称描述(可省略)以及密码。
6单击“OK”按钮。
操作完成后,新成员将出现在成员列表中。
新增加的访问成员的权限由“Permissions”文件夹中的“[All members]”决定,用户可以进行修改。
四、实验结果五、实验总结通过此次实验,基本熟悉了protel99SE 的工作环境以及元器件的取用,对该软件也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
这个软件就是实现电子线路CAD 的基本功能,即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电子线路的设计过程。
其中包括电原理图的编辑、电路功能仿真、工作环境模拟、印制板设计等。
该软件能迅速形成各种各样的报表文件,为元器件的采购及工程的预决算等提供了方便。
实验二、两级阻容耦合三极管放大电路原理图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原理图编辑器2掌握原理图的实体放置与编辑3熟练完成两级阻容耦合三极管放大电路原理图设计2、设置图纸。
将图号设置为A4即可。
3、放置元件。
根据两级阻容耦合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成情况,在屏幕左方的元件管理器中取相应元件,并放置于屏幕编辑区。
表1给出了该电路每个元件样本、元件标号、所属元件库数据。
表 14、设置元件属性。
在元件放置后,用鼠标双击相应元件出现元件属性菜单更改元件标号及名称(型号规格)。
5、调整元件位置,注意布局合理。
6、连线。
根据电路原理,在元件引脚之间连线。
注意连线平直。
7、放置节点。
一般情况下,“T”字连接处的节点是在我们连线时由系统自动放置的(相关设置应有效),而所有“十”字连接处的节点必须手动放置。
8、放置输入输出点、电源、地,均使用Power Objects 工具菜单即可画出。
9、放置注释文字。
放置图中的注释文字“+12V”。
10、电路的修饰及整理。
在电路绘制基本完成以后,还需进行相关整理,使其更加规范整洁。
11、保存文件。
四、注意事项对于较复杂的电路而言,放置元件、调整位置及连线等步骤经常是反复交叉进行的,不一定有上述非常明确的步骤。
五、思考题为什么放置元件前应先加载相应的元件库?答:有可能出现在原件电气图形列表窗内没有显示目标原件电气图形库文件名的情况,说明该原件库没有装入。
因为元件一般保存在元件库中,不加载相应的元件库就找不到元件六、实验结果七、实验总结首先在这次实验中对protel99SE中的元件库以及其中的电气元件图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然后可以知道如何确定元件所在库,并把元件移出,装入库中,放置元件过程中,调整元件位置和方向,删除多余元件,以及在放置元件后如何修改等一系列操作,更加熟悉并能够灵活使用该软件。
实验四、原理图元件库编辑一、实验目的1、熟悉元件库编辑器2、掌握原理图元件库的创建、新元件的绘制二、实验内容利用元件库编辑器提供的制作工具,来绘制(创建)一个8脚集成电路,并将它保存在“schlibl.lib”元件库中,绘制的实例如图3所示。
图3 集成电路实例三、实验步骤1、点击菜单“File\New”命令,从编辑器选择框中选中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然后双击库文件图标,默认名为“schlib.lib”,进入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工作界面。
2、使用菜单命令“View\Zoom In放大到足够程度。
3、用菜单命令“Place\Rectangle”绘制一个直角矩形。
4、绘制元件的引脚。
5、编辑各管脚属性。
6、保存已绘制好的元件。
四、注意事项在绘制元器件时注意尺寸的把握,不要过大或过小。
五、思考题如何对元件位置进行移动和旋转调整?答:鼠标左键按住元件,按空格键即可旋转。
单个元件的移动:将光标移动至要移动的元件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将元件拖到合适的位置,松开鼠标左键即可。
多个元件的移动:先选中多个元件,然后同时移动多个元件。
元件的旋转:选中某一元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同时按空格键,每按一次元件旋转90°;或者在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时,同时按下X键或Y 键。
当按下X键时,元件左右翻转180°;当按下Y键时,元件上下翻转180°六、实验结果七、实验总结在前面原理图编辑过程中,由于可能元件电气符号尺寸偏大,或者元件图形符号不符合要求等原因需要对它进行编辑和修改。
在这次实验中应用到了所学的元件电气图形符号编辑器,在此操作界面下进行编辑与创建元件电气图形符号。
实验六、可控硅触发电路原理图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原理图编辑器2、熟练掌握原理图的实体放置与编辑3、熟练完成可控硅触发电路原理图设计二、实验内容三、实验步骤1、启动Protel 99 SE,新建文件“可控硅触发电路.sch”,进入原理图编辑界面。
2、设置图纸。
将图号设置为A4即可。
3、放置元件。
根据双路直流稳压电源放大电路的组成情况,在屏幕左方的元件管理器中取相应元件,并放置于屏幕编辑区。
在元件放置后,对元件的标号及名称(型号规格)修改和设置。
表4给出了该电路每个元件样本、元件标号、所在元件库数据。
一、调整元件位置。
二、连线。
根据电路草图在元件引脚之间连线。
三、放置节点。
连线完成后,在需要的地方放置节点。
一般情况下,“T”字连接处的节点是在我们连线时由系统自动放置的(相关设置应有效),而所有“十”字连接处的节点必需由我们手动放置。
四、放置输入输出点。
10、放置注释文字。
11、电路的修饰及整理。
在电路绘制基本完成以后,还需进行相关整理。
12、保存文件。
四、注意事项尽管Protel 99 SE内置的元件库已经相当完整,但有时用户还是无法从这些元件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元件,比如某种很特殊的元件或新开发出来的元件。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自行建立新的元件及元件库。
制作元件和建立元件库是使用Protel 99 SE的元件库编辑器来进行的,五、思考题元件引脚之间的连接有哪几种不同的方式?答:有三种方法:(1)直接连接法: 原件引脚之间直接用导线连接,即导线的始终两端都在引脚上,这种方法直观导线的连接明确,但是电路有一些复杂,画面比较杂乱。
(2)间接连接法:导线一端起于引脚,另一端终止于原理图任意一个空白处,也就是连接的的两引脚之间的连接导线中间是断开的,它们是通过放置在导线上的网络名称来表示相互间接的连接关系。
用这种方法绘制的原理图画面清晰,简练,但在分析原件引脚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不够直观。
(3)总线连接法:为了弥补间断连接法的连接关系不够直观的不足,对于数值电路中一些具有相关性信号线,或是走向相同的连接导线,用一条较粗的线表示,这就是总线。
总线在图上没有任何电气意义,它表示这些导线束的走向,具体的连接关系和间断连接方法一样需要通过网络名称来判断。
六。
、实验结果七、实验总结通过之前几次实验的练习,我已经对该软件的功能以及具体操作有了全面的认识。
此次实验虽然没有特别难的地方,但是却比较细,所以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将实验做好。
通过实验来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以求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实验七、8031单片机存储器扩展小系统电路原理图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原理图编辑器2、熟练掌握原理图的实体放置与编辑3、熟练8031单片机存储器扩展小系统电路原理图设计理图编辑界面。
2、添加元件库。
Protel Dos Schematic Library 3、设置图纸。
将图号设置为A4即可。
4、放置元件。
根据双路直流稳压电源放大电路的组成情况,在屏幕左方的元件管理器中取相应元件,并放置于屏幕编辑区。
在元件放置后,对元件的标号及名称(型号规格)修改和设置。
表5给出了该电路每个元件样本、元件标号、所在元件库数据。
表 55、设置元件属性。
根据原理图每个元件设置相关属性。
6、调整元件位置。
7、连线。
根据电路草图在元件引脚之间连线。
8、放置节点。
连线完成后,在需要的地方放置节点。
一般情况下,“T”字连接处的节点是在我们连线时由系统自动放置的(相关设置应有效),而所有“十”字连接处的节点必需由我们手动放置。
9、放置注释文字。
10、电路的修饰及整理。
11、保存文件。
四、思考题Bus线与Wire有何区别?Bus是总线,不可以改线的宽度,Wire是导线,可以改线的宽度和颜色。
总线比导线粗一点,总线本身没有实质的电气连接意义,必须由总线接出的各个单一导线上的网络名称来完成电气意义上的连接。
而由总线接出的各个单一导线上必须要放置网络名称,具有相同网络名称的导线表示实际意义上的连接。
导线上可以放置网络名称,也可以不放。
普通导线上一般不放置网络名称。
五、实验结果六.实验总结该实验不仅对所学实验操作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巩固,而且还结合了8031单片机扩展系统的原理图,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在实验中也能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由于自己的实验能够成功做出,辛苦没有白费,很开心。
实验九、两级阻容耦合三极管放大电路PCB图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会元件封装的放置2、熟练掌握PCB绘图工具3、熟悉手工布局、布线二、实验内容设计两级阻容耦合三极管放大电路的PCB图如图7所示。
图7两级阻容耦合三极管放大电路的PCB图三、实验步骤1、启动Protel 99 SE,新建文件“两级阻容耦合三极管放大电路.PCB”,进入PCB图编辑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