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授课题目 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 线虫实验
人体寄生虫学 授课日期
临床医学等
授课时数
3 学时
授课方式 实验
1. 掌握蛔虫受精卵及未受精卵形态。 2. 掌握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形态鉴别及钩虫卵形态特征。 2. 掌握诊断钩虫感染常用的饱和盐水漂浮法。 授 3. 掌握蛲虫卵的形态特征,熟悉蛲虫成虫的外形特征。 课 4. 掌握鞭虫虫卵形态。 重 5.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点 6. 掌握班氏及马来微丝蚴的形态鉴别 、 7. 掌握旋毛虫幼虫的形态特征 难 点
附:饱和盐水漂浮法 原理:利用饱和盐水比重较大,可使比重较小的虫卵(特别是钩虫卵)漂浮在溶 液上面,从而达到浓集目的。 器材及试剂:塑料漂浮瓶,载玻片,竹棒,滴管,饱和盐水,猪粪 操作方法: 1. 自粪便不同部位,取黄豆大小粪块(约 1 克),置于盛有少量饱和盐水的塑料 漂浮瓶中。 2. 将粪便捣碎搅匀后,加饱和盐水至略高于瓶口但不至于溢出为止。 3. 取洁净载玻片一块,置于瓶口,静置约 15 分钟。 4. 垂直向上提起载玻片,迅速翻转后镜检。
小结:班氏丝虫微丝蚴与马来丝虫微丝蚴形态鉴别点。
小 复习思考题: 结 1 如何鉴别两种丝虫微丝蚴 、 复 习 思 考 题 、 参 考 书
上课教师 杨杨ຫໍສະໝຸດ 旋毛虫幼虫囊包 容 、二、实验操作内容: 教 具 1. 观察四种肠道线虫虫卵形态
2. 观察比较两种钩虫口囊、交合伞形态 与 时 3. 掌握病原学诊断方法—饱和盐水漂浮法
4. 观察两种丝虫微丝蚴形态 间
5. 观察旋毛虫幼虫囊包形态 分 配
三、作业 1. 绘出蛔虫受精卵及未受精卵(注明放大倍数)。 2. 绘出钩虫虫卵,填图并描述形态结构特征鉴别虫种。 3. 绘出鞭虫虫卵、蛲虫虫卵。 4. 绘班氏及马来微丝蚴 5. 绘旋毛虫幼虫囊包
一、示教内容: 1. 虫卵: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感染性蛔虫卵、脱蛋白质膜蛔虫卵
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 2. 成虫:蛔虫雌雄成虫、蛔虫唇瓣、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成虫及口囊、交合
伞、蛲虫雌成虫、鞭虫成虫 3. 病理标本:蛔虫成虫打结标本、蛔虫嵌入阑尾标本、犬钩虫成虫寄生与小肠标 授
本、鞭虫寄生于大肠肠壁标本 课 4. 幼虫: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未染色微丝蚴、感染期幼虫、 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