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总第232期2011年2月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JOURNAL OF BUSI NESS ECONOM ICSNo .2V o.l 232Feb .2011收稿日期:2010-08-20基金项目:2010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创意产业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电视内容和动漫产业为例 (2010BJB009); 211工程 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中国产业的科学发展与自主创新 (211xk06)作者简介:张洁(1975-),女,山东烟台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理论和服务企业战略研究。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区绩效分析张 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摘 要: 十一五 规划中,国家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许多省、市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在规划中都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要高于GDP 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省份。
根据文章的计算结果,相当多的东部省份尚未做到这一点,距离希望的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
文章进而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绩效的衡量框架,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绩效水平并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虽然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比较大,但平均的利润水平和产业效率并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并非想象的那样集中于东部地区。
文章从地区投资重点、产业发展所处阶段等角度给出了解释。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地区绩效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1)02006407一、导 言近年来全球创意产业发展迅速,美国的创意产业年增长速度达14%,英国则为12%[1]。
日本每年出口到美国的动漫产品收入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对美国钢铁出口收入的4倍[2]。
在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样迅猛,2007年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出达到2718.95亿元,比2006年增长15.7%,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的5.61%[3]。
在北京,2010年上半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804.3亿元,占全市GDP 比重为12.6%,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4]。
2009年9月26日,我国第十一个产业振兴规划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出台,文化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
2010年1月8日,在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文化部部长蔡武将文化产业定为 国家战略性产业 [5],在这一背景下,各省纷纷出台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但是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非常不平衡。
第二届文化发展战略论坛 首次发布了我国文化产业统计。
数据表明,从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数和拥有资产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分别占全部的66%、69%和78%,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收入情况看,东部地区的营业收入占全部的82%,而中西部仅占18%;从实现的增加值看,东部占74%、中西部占26%;从对GDP 的贡献看,东部地区实现的增加值占2.56%,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28%和1.35%[6]。
具体而言,省际之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不平衡。
文化产业从业人数超过50万的有广东、浙江、山东、江苏、北京和上海,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56%;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有广东、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和浙江,占全部收入的72%;实现增加值超过100亿元的有广东、北京、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和河南,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3%。
东部发达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开始出现产业单位过于集中、产业能力过剩、资产收益下降的情况;中西部地区则产业发展不足。
以上的指标都是在较为粗略的统计数据下得到的初步结论,我国东西部各个省份文化创意产业是否真的有以上所述的这么大的地区差距?每个省份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相对现有经济发展而言其文化创意产业处在什么位置?我们希望借助更详细的权威统计数据来阐明我国各个省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分布情况,是否某些产业在一些省份发展特别突出。
在下文中我们将回答以上问题。
二、文化创意产业界定已有研究对文化创意产业所包括具体产业分类的界定多种多样。
王琳(2006)认为创意产业是指创意同文化商品生产经营的结合[7]。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 )对于创意性产业的定义,是 创作、生产和分销有创意性内容、有经济和文化价值、以市场价值为目标的产品 。
由于创意产业涵盖产业种类广泛,我们在进行统计的时候必须有明确的产业代码以界定清晰。
UNCTAD 每年发布 世界创意产业报告 ,它对创意产业的界定比较权威,认为创意产业包括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8]。
其具体依据是1996版的商品海关代码,从中选取了236种代码的创意产品和服务纳入创意产业统计范围 。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于我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总共有十类产业,包括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馆、其他艺术表演、图书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文艺科研、文物业、其他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分析虽然从总量目标来看,东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远远领先于西部地区,但是我们关心的除了总量指标外,还有相对指标。
也就是不同省份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分布,相对于各个省份的总体经济及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排序,以及在不同省份的集聚程度如何。
研究不同地区的产业空间分布,地区专业化指数(LQ 指数)和Krug m an 指数是最适合的指标,它们表征了每个地区的专业化分工程度。
在本研究里,我们还将用创意产业占GDP 比重来表征创意产业相对于地区经济总量的规模。
因为我们关心的既有用LQ 和Krug m an 指数计算的创意产业空间分布,也需要知道产业发展相对于地区经济总量的规模如何。
首先阐明区位指数(Loca ti o n Quotient)和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Krug m an Specia lizati o n Index)的计算方法:(一)区位指数区位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专业化程度最常用的指标,其计算公式非常直观,是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增加值与该地区总增加值之比除以全国该产业增加值与全国总增加值之比,如式(1)[9]:LQ ik =e ik / k e ik/E ik / k E ik(1)e ik 是i 地区k 产业的增加值人数,ke ik 表示i 地区总增加值人数,E ik 是全国k 产业增加值人数,kE ik 表示全国总增加值人数。
如果区位指数LQ ik 大于1,则表示在全国范围内,产业k 在i 地区的专业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5第2期 张 洁: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区绩效分析 具体来说包括:1.创意产品。
UNCTAD 的创意性产品涵盖七大类:设计(包含时尚产品、家具内饰、玩具、建筑设计、珠宝);艺术和工艺品(包含地毯、手工刺绣等产品、编织产品、节日庆祝产品、纸质手工艺品、蜡烛和人造花等产品);视觉产品(摄影、绘画、雕塑、古董等);出版业(报纸、书籍、贺年卡年历等其他);音乐;新媒体;视听产品。
2.创意服务。
创意服务也涵盖七大类服务,包括:版权和授权费用;广告、市场研究服务;建筑、工程和其他技术服务;研究和发展服务;视听和相关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其他文化和娱乐服务。
66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2011年为了考察创意性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我们特别计算了用第三产业衡量的创意性产业LQ 指数,指的是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就业与该地区第三产业总就业之比除以全国该产业就业与全国第三产业就业之比。
该指标可以衡量相对于该地区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如何。
根据表1的测算,相对于北京市第三产业在全国所占的位置,文化产业还是相当不发达的。
也就是说,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与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不相称,虽然北京文化产业的绝对规模要高于大多数的其他省份。
(二)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专业化指数,又称为K rugm an专业化指数或者K spec指数,是某一地区各行业的专业化系数与全国其余地区相应行业的专业化系数差的绝对值之和,测度的是第i地区与其余地区平均水平的产业结构差异度,称为第i地区的专业化程度[10]。
K i= k s ik-s ik(2)其中s ik为地区i产业k的增加值人数占该地区全部产业增加值的比重,s ik=E ik k E ik。
s ik为除了地区i以外的所有其他地区加总的产业k的增加值占全部产业增加值的比重,s ik= j i E ik k j i E ik。
K rug m an专业化指数的值位于0和2之间。
如果等于0,则被考察的地区和平均水平是完全非专业化的,他们之间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如果等于2,则被考察的地区是完全专业化的,拥有与其他地区完全不同的产业结构。
我们用Krug m an专业化指数来衡量各个地区10个细分创意产业的专业化程度。
在表1中,我们列出了计算结果,指标包括以第三产业为基数的文化产业LQ指数、以GDP为基数的文化产业LQ指数、每个地区10个文化产业中一般LQ指数大于等于1的产业数目(该指标可以表征该地区创意产业多元化的程度(d i v ersifi c ation)),以及表征专业化程度的Krug m an指数。
表1 各省份文化产业专业化程度测算续表1用第三产业衡量的LQ 指数一般LQ 指数(某省份文化产业总体/GDP )/(全国文化产业总体/全国GDP )一般LQ 指数大于等于1的项数K rugm an 指数贵州1.0960831.2168660.19云南1.5189791.5750470.10西藏4.0081925.8684090.23陕西1.4506401.3440470.15甘肃1.0341771.0530860.53青海1.0051120.9611780.72宁夏1.8898011.91440100.23新疆1.1298041.0609480.33数据来源:根据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8 相关数据计算。
根据用GDP 衡量的LQ 指数,排在第一位的是西藏5 8684,第二位的是安徽4 82815,江西1 52984、宁夏1 9144、云南1 57504、重庆1 69855等中西部省份的值都较高;用第三产业衡量的LQ 指数有类似的结果,西藏4 008192、安徽4 661172、江西1 808493、宁夏1 889801、云南1.518979、重庆1 509749,都很突出。
这一结果显示出这些省份的文化产业相对于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来说都显得较为发达。
而东部地区的很多省份,如北京、天津、广东、山东、江苏等,这一指数都远低于1,表明这些省份的文化产业虽然绝对规模较大,但是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他们的文化产业并不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