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发及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高碧燕

复发及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高碧燕


结 语 如何提高晚期复发癌患者之治疗 效果,仍为当前妇科肿瘤临床和研究 面临之重要问题。




①术后阴道残端复发:一般采用体外加腔内治 疗以提高对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②术后阴道中1/3复发:以腔内照射为主辅以 体外照射。 ③术后盆腔复发:以体外照射为主,或化疗与 放疗综合治疗。
同期放化疗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出凡采用放射治疗 的宫颈癌患者都应同时接受化疗,大样本 的临床实验资料证实:以顺铂为基础的同 步放化疗是最佳选择。
根治性手术后盆腔复发和腹膜后淋巴结复 发首选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 若为中心性复发癌灶大时可选手术治疗。


放疗后复发的治疗的选择
原照射野外的复发选择放疗或放化疗。 原照射野内的复发,中心性复发选用手术 治疗,若不能手术切除行再次放射时疗效 差,并发症高,有争议。 晚期或宫颈癌采用同期放化疗,或单纯放 疗或化疗行姑息治疗

手术治疗
中心型复发性宫颈癌手术治疗(盆腔脏器清扫术) 术式: 全盆腔脏器清除术 前盆腔脏器清除术 后盆腔脏器清除术

宫颈癌盆侧壁复发治疗 (CORT和LEER术式)
选用手术和放射联合治疗方法(combined operatiu and radiotherapeutic treatment,CORT)完整切除盆侧病灶常不 可能要求保留重要影响下肢功能之血管及 神经。 此种手术使放疗后复发之肿瘤部位可再次 接受高剂量之局部放射。

(二)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
最好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调强 放疗(IMRT),精确放疗因其可使高剂量 照射区在三维方向上与肿瘤靶区形状一致 ,满足靶区剂量要求,其剂量GTV(肿瘤靶 区)可达60-70Gy(常规全盆剂量40-50Gy+ 局部适形或调强补量25-30Gy)
具体实施方法:
二、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
详细询问病史。 钡灌肠、全消化道造影。 乙状结肠镜以及静脉肾盂造影。 CT、MRI、PET-CT等检查。 了解复发转移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评 价以前的放射损伤范围和正常组织的耐受 程度等,选择最适宜的个体化治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治疗原则
全面评估
术后复发的治疗选择

按初始治疗方法分类
1:放疗后复发:放射治疗后局部肿瘤消失至 少3个月盆腔内或远处又发现肿瘤。 2:手术后复发:根治性手术彻底切除,且手 术标本切缘无肿瘤,术后又出现肿瘤。
按复发部位分类 1:中心性复发:(包括宫颈、阴道或宫体) 2:宫旁复发:(包括盆壁) 3:远处复发:即盆腔外全身不同部位的肿瘤 转移。

治疗方法一些问题的思考
原放疗区域内外复发灶对化疗的反应性不 同。 是否需要按照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选择 化疗方案。 化疗有效性与生存质量的取舍。




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者5年生存率均为10% 左右(Kastrtis等,2005),60% 2年内死 亡。 仅中心性复发,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转移 经积极治疗(手术或同期放化疗)可延长 生存。
复发及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
妇科肿瘤临床研究中心 高 碧 燕
概述: 宫颈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 远处转移。 宫颈癌治疗后,约有31%出现肿瘤复发, 75%发生于治疗后2年内。 其治疗十分困难,预后极差,平均存活期 为7个月。因此,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成为 临床关注的重点。
一、复发性宫颈癌的定义


扩大盆腔内侧壁切除术(Laterally extended endopelvic resection,LEER) 指手术切除盆侧壁部近复发灶肌肉部分( 盆底侧)(闭孔内肌,耻尾肌,髂尾肌等 ),切除髂内血管之壁支。
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
全身化疗 目前对于转移性宫颈癌是选择联合化 疗还是选择单一顺铂化疗尚有争论。 放疗 局部放疗缓解骨骼转移所造成的疼痛, 增大的主动脉旁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以 及脑转移引起的相关症状。
对原照射区复发


放射治疗后复发再放射治疗时,照射剂量 掌握较难。距首次放疗2~3 年以上者,可 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予全量照射。

亦可以采用热疗和放射治疗的方法来加强 放射治疗的疗效。
化 疗

单药化疗单药化疗有效率在8%~33%。

联合化疗

顺铂依然是最有活性的单药化疗药物。 联合化疗能明显提高化疗有效率,效果较 好的有BIP、FP、TP、irinotecan+DDP及 topotecan+DDP等方案。在最新版的美国 NCCN指南中,顺铂单药、顺铂联合紫杉醇 及顺铂联合托泊替康等方案均为复发性宫 颈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