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植物看网师园

从植物看网师园

轩南庭中有相传为万卷堂时遗留下的一株古柏,为园中最 古、最高的大树,树梢已枯,中侧枝垂挂干上,依然苍翠。 另为罗汉送、黑松、白皮松等,多是百年之物。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严冬万木凋零,惟松柏 长青,此时观赏,更见精神。用“读画”一语,意即深入 体味其神韵。
春天的玉兰, 置于粉墙前 的玉兰在其 开花时由于 石和墙的衬 托更具丰姿。 下面的麦冬 使太湖石间 的衔接更自 然。
园从 植 物 看 网 师
简介
网师园,建于南宋时期(1127年到1279 年),原本只是取名叫“渔隐”的小型私人 花园。网师园始建于公元1174年(宋淳熙初 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公 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 “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几易其主, 园主多为文人雅士,且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 内,历经修葺整理,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 林中的精品杰作。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 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 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 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网师 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植物配置是造园一大要素,已故的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对 苏州网师园的评价是: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小巧玲珑, 不仅以幽深曲折见长,而且还以植物配置取胜 网师园的植物配置与建筑,山石,堤岸,睡眠等密切结合, 首发在苍劲柔和,讲究姿态韵味。
来,看图!
图中是著名的月 到风来亭,水面 上是体量小于荷 花的睡莲,右边 是一棵年代悠久 的黑松,树底和 水边是从植的迎 春。
网师园的池塘里,没有大片的荷花,只有很少的一 些睡莲。其实这是特意的布置,花卉植物的规模必须和园林相匹配。如果这里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话, 不但没有美感,反而让人觉得拥挤不堪。我看到有些朋 友拍的照片,将主体占满整个幅面,给人以密不透风的 窒息感。他们不懂得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为什么画家和 书法家的作品都要留白,就是这个道理。
传统的文人园总会 在其中设置象征气 节的植物,如岁寒 三友松竹梅,兰花, 菊花。
松,梅------气节
匡景
高风亮节的竹,虚心的 竹。
芍药圃
园中不仅要 有高花,地 面空间也要 有花呼应, 花白叶翠的 芍药是很好 选择。
小结
园林中的植物常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文人 们情感的寄托。如松竹梅象征着君子高贵的品格,此外, 香樟、槐树、楸树、榔榆、柳树、梧桐等也是文人士大夫 津津乐道的对象。为了避免园中气氛过于单调、肃穆、缺 乏情趣,园主人常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适于观赏、吟诵 的植物配置于适当位置,邀约知友,欣赏吟唱。这类植物 多为观花植物,如梅、李、木兰、桃、山茶、杜鹃、迎春、 海棠、芍药、牡丹、紫薇、栀子、木槿、合欢、桂花、木 芙蓉、腊梅、月季、睡莲、荷花、木香、萱草、百合、凤 仙等。还有些植物,文化地位虽不高,但也具有良好的观 赏和经济价值,如枇杷、石榴、柿树、柑橘、枣、葡萄、 枸杞等。古典园林植物材料的选择之丰富,远不止于此, 运用也极具多样性,这里不再赘述。
谢谢观看!
园林一班
杨舒 2012417371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