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01-01 疾病分类代码
代码名称其他参数备注A 传染病计
A01 伤寒和付伤寒
A02 细菌性食物中毒
A03 痢疾
A04 甲型肝炎
A05 其他肠道传染病
A06 结核病
A07 破伤风
A08 败血症
A09 麻疹
A10 流行性乙型脑炎
A11 流行性出血热
A12 乙型肝炎
A13 钩端螺旋体病
A14 非典型肺炎
A15 其他非肠道传染病
B 寄生虫病计
B01 疟疾
B02 血吸虫病
B00 其他寄生虫病
C 恶性肿瘤计
C01 鼻咽恶性肿瘤
C02 食管恶性肿瘤
C03 胃恶性肿瘤
C04 结肠恶性肿瘤
C05 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
C06 肝恶性肿瘤
C07 胰恶性肿瘤
C08 气管、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
C09 乳房恶性肿瘤
C10 子宫颈恶性肿瘤
C11 白血病
C99 其他恶性肿瘤
D 良性、原位及动态未定肿瘤计D01 子宫良性肿瘤
D02 脑良性肿瘤
D03 其他良性肿瘤
D04 原位肿瘤
D99 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计
E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及免
疫疾病
E01 甲状腺功能亢进
E02 糖尿病
E03 营养缺乏或不良
E04 内:佝偻病
E05 肥胖和其他营养过度
E99 其他内、营、代和免疫疾病F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小计F01 贫血
F99 其他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G 精神病小计
G01 老年,老年前期器质性精神病G02 精神分裂症
G03 抑郁症
G99 其他精神障碍
H 神经系病计
H01 脑膜炎
H02 癜痫
H03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H04 帕金森病
H99 其他神经系疾患
I 眼及附器疾病计I01 青光眼
I02 白内障
I03 角膜疾病计
I99 其他眼及附器疾病
J 耳和乳突疾病计J01 中耳炎和乳突炎
J99 其他耳和乳突疾病
K 循环系统疾病小计K01 急性风湿热
K02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K03 心绞痛
K04 急性心肌梗死
K05 其他缺血性心脏病
K06 肺原性心脏病
K07 其他类型心脏病
K08 高血压病
K09 脑血管病
K10 下肢静脉曲张
K99 其他循环系统疾病
L 呼吸系统疾病小计L01 急性鼻咽炎(普通感冒)
L02 急性咽、喉、扁桃体和气管等上呼道感染
L03 流行性感冒
L04 肺炎
L05 慢性咽、喉炎L06 肺气肿
L07 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含慢支等)
L08 哮喘
L99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含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M 消化系统疾病小计
M01 牙齿疾患
M10 其他口腔或唾液腺及颌疾病M02 急、慢性胃肠炎
M03 消化性溃疡
M04 阑尾疾病
M05 腹腔疝
M06肠梗阻
M07 慢性肝病和肝硬变
M08 胆结石症和胆囊炎
M99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N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小计N01 肾炎和肾变病
N02 肾盂炎
N03 泌尿系统结石
N04 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N05 前列腺增生或炎症
N06 其他男性生殖器官疾病
N07 乳房疾病
N08 输卵管炎和卵巢炎
N09 子宫阴道脱垂
N10 其他女性生殖器官疾病
O 妊娠,分娩病及产褥期病发症
小计
O01 自然流产
O02 *人工流产
O03 妊娠和分娩出血O04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O05 *正常分娩
O06 梗阻性分娩
O07 产褥期病发症
O99 其他妊娠分娩病及产褥期并发症
P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小计P01 痈和疖
P02 皮炎
P99 其他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Q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
病小计
Q01 类风湿性关节炎
Q02 椎间盘疾病
Q03 骨髓炎
Q99 其他运动系病
R 先天异常小计
R01 先天性心脏病
R99 其他先天异常
S 起源于围产期的情况小计S01 早产儿和未成熟儿
S02 产伤
S03 胎儿及新生儿窒息
S04 新生儿破伤风
S99 其他新生儿病
T 损伤和中毒小计
T01 骨折
T02 脱位、扭伤和劳损
T03 颅内和体内损伤(包括神经)
T04 开放性创伤和血管损伤
T05 烧伤
T06 中毒和毒性效应
T99 其他损伤和中毒
V *其他小计
V01 妊娠监护
V02 绝育
V03 为特殊治疗住院
V04 个人和人群的检查
V99 其他原因
Z99 体征、病状和不明确情况
注:
(1)在填写疾病编码时,只选择疾病的三位数编码即选择英文大写字母和两位数字(如 A12为乙型肝炎)。
(2)在疾病分类中,不可能把所有疾病名称均列上,如果没有某病名称,按此病是属于哪类疾病中的‘其他··系病’编码填写,如卵巢恶性肿瘤,填写恶性肿瘤类中的‘其他恶性肿瘤’,编码是 C12。
(3)对于疾病症状、体征不明确而不能作出疾病诊断的疾病填写Z99.
(4)表中标注“* ”条目不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