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家庭居民米油消费数据

中国家庭居民米油消费数据

根据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2000结果,2002年食用油市场份额更加集中,目前市场中一半以上的份额掌握在几个大企业手中。

CMMS2000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及20个城市总体市场中,居民对“金龙鱼”的偏好度均位居众多品牌之首。

排在第二位的品牌是“福临门”,2 0个城市总体的偏好度是,其后是“海狮”、“火鸟”、“鲁花”、“骆驼唛”等品牌,它们的品牌偏好度均不及。

由此可见,目前食用油市场的格局既集中又分散;集中,是指食用油总体市场中主导品牌仅有2个,“金龙鱼”和“福临门”占领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分散,是指食用油市场中不小的市场容量被众多的中小品牌所瓜分,它们在一些区域市场的增长率非常迅速,或取得了较瞩目的市场业绩,彼此之间的优劣很难定夺。

分城市看,“金龙鱼”的龙头老大地位依然存在,但优势略有下降。

在北京市场,具影响力的品牌数量相对较多,“火鸟”、“绿宝”、“福临门”等品牌偏好度紧随“金龙鱼”其后,市场集中度明显高于其它城市,市场竞争程度尤为激烈。

在上海,地方品牌“海狮”拥有25%以上的忠实消费家庭,品牌偏好度排在“金龙鱼”之后,但明显优于“福临门”,是上海食用油市场中的主导品牌之一。

广州的“刀唛”、成都的“鲤鱼”、“手标”等品牌,和上海“海狮”类似,尽管它们在20个城市总体市场中影响力相对较弱,但是都在某个区域市场中表现出色,是地方市场的重要品牌。

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调和油以及菜籽油的覆盖率相对于色拉油明显降低。

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为例,北京家庭食用最多的是色拉油(%),其次是花生油(%);广州居民最常食用的是花生油(%),其次是调和油(%);成都居民偏爱的是菜籽油(%),其次是调和油(%)而上海居民食用调和油(%)、大豆油(%)和色拉油(%)的比例基本相当。

上海和北京由于消费群体庞大的人口数量,食用油总消费量最大,在20城市总体市场中占据着非常
重要的市场地位,市场份额分别占总体的16%和13%。

而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和沈阳5城市加
总的市场份额已超过总体的一半以上。

可见,这些区域市场的变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的变化。

居民百姓家庭中每月负责食品购买的%是女性,%在35岁以上,%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

她们是食用油的直接消费群,是厂家和商家应锁定的重点消费群。

数据显示,%的家庭主妇表示,“我通常选择购买最便宜的产品”。

71. 2%的家庭主妇在购物前“通常会比较几家商店同类商品的价格”,价格是影响她们品牌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的家庭主妇赞同没有时间读杂志,而%
的家庭主妇表示看电视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可见电视是她们获取外界信
息最重要的媒体形式之一。

然而比较不同区域的家庭主妇,她们的消费心理又各具特色。

北京人对新品牌的接收速度最快,%
的人表示喜欢尝试新品牌。

上海人对价格、促销最敏感,%的上海人表示常常对商场里正在促销的
产品有购买欲,%的上海人在购物前会比较几家商店同类商品的价格。

广州人更喜欢购买国外品牌,
与北京人、上海人和成都人相比她们对品牌的忠诚度最低。

1993年中国植物油人均年消耗量为6.87公斤,1998年则达到8.47公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
水平的提高,200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9 8公斤,中国的人均用油量正在以每5年增加1公斤的速
度增加。

深圳人均小包装食用油消费增长速度已连续10年居全国之首,每年的增量均在25%以上,
预计今年总销量将达万吨。

用户均消费公斤
食用油的原料与营养成份和口味有密切关系。

调查显示,有一半的消费者知道自己所吃的油由什么原料做的,而回答不知道和无所谓的分别占%和%。

消费者在谈到关注食用油原料的原因是,食用油的原料决定着它的营养价值;不关注食用油的原料的理由是,只要味道好,各品牌食用油的营养都差不多。

调查显示,北京居民每户月均食用油消费量为公斤左右。

调查中发现,由于多数家庭有上班族,使得有些家庭每月在家里做饭的天数不多。

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城区居民家庭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为公斤(实际月人均消费公斤左右,含家庭外消费,如单位、餐馆等),因而食用油的集团消费是一块较大的市场。

五公斤装受宠,价格非决定因素
调查还显示,食用油五公斤包装最受消费者欢迎,占%。

其它几种包装规格受欢迎程度远低于它。

在问及喜欢五公斤包装的原因时,消费者认为,五公斤包装购买省事,不用经常去买油,携带也较为简便。

而喜欢小规格包装
的消费者认为重量轻的包装在做菜时容易倒出。

在被调查对象中,%的消费者能接受现在市场上的食用油价格,认为不贵
的占%。

有%的人认为市场上食用油的价格较贵。

可见食用油的价格能为多数消费者接受,它已不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首要因素。

品牌、口味、价格合理和油烟少是消费者购买食用油主要考虑的前四项因素,往下依次是生产日期占%,营养占%,广告做得好占%。

调查还发现,食用油透明度、清纯度和购买习惯也在不同程度
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最主要的还是食用油的品牌。

调查显示,消费者经常购买食用油的地点是在超级市场,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其次是副食品店占%,而在综合商场、菜市场和夫妻粮油店购买食
用油的消费者总计只有%。

调查显示,有%的被调查对象所吃的食用油全部是自己购买,单位发油比例10%至100%的占被调查总数的%。

通过加权平均算出居民食用油来自单位
福利发放的比例占%,几乎是居民食用油消费量的四分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食用油的集团购买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是各厂商、经销商不可忽视的销售渠道。

即ADM(Archer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

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在十大食用油加工企业中,年产量达到150万吨以
上的有3家,分别是“益海”、“嘉里”、“中粮”,前2家企业就有外资背景,且同属一个集团,即马来西亚丰益国际,“嘉里”生产金龙鱼、胡姬花、花旗食用油等品牌,“益海”参股生产鲁花等品牌。

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食用油品牌占中国食用油70%以上市场份额,其中“丰益嘉里系”独占中国食用油近50%市场份额,而“中粮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贸易进口对象仍是美国ADM。

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

伴随着我国植物食用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植物食用油消费量将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到2020年植物食用油消费量将达到3601万吨。

2015-2020年我国植物食用油消费量预测
2013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量,已经提前超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预测的“到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年食用油消费量为20公斤,消费总量将达到2900万吨”的指标。

虽然增幅在放缓,但仍应关注供给不足的可能。

2.大力发展米糠、玉米胚芽、油茶籽3种油料,努力达到我国食用油自给率40%的要求
就目前食用油市场状况而言,中国拥有2600万吨左右的食用油消费量。

小包装食用油只占整个食用油销量的15%~20%,但其未来潜力不可小觑。

在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品牌是左右消费者选择的最关键因素。

不同的地方,如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小城市,小包装食用油消费比例也各有不同。

在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小包装食用油已占当地食用油市场销售的50%~60%。

但在中国大陆食用油市场中,小包装食用油比例仅为10%,不过在城市中这一比例为30%,大城市也已达60%。

浙江人喜欢吃调和油、菜籽油
专家认为橄榄油和山茶油最好
市面上有各种食物油,超市里光种类就有七八种: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调和油等。

省疾控中心关于浙江居民食用油的调查,也记录了大家的用油习惯——
在食用油种类选择上,以调和油天,下同)和菜籽油为主;从消费量名列前三位的食用油来看,城市依次为调和油、大豆油、玉米油,农村依次为菜籽油、调和油、猪油。

哪种油比较好
周标博士说,总体来看,植物油比动物油好,植物油又分木本植物的油和草本植物的油,木本植物的油较好。

最好的食用油是橄榄油和山茶油,这些食用油主要含有多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和“阿尔法”-亚麻酸等,人体如果长期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影响机体免疫力、伤口愈合、视力、脑功能和心血管健康。

每种油都要吃一点
家里不妨买个有刻度的油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介绍了每种食用油的特性——玉米油、葵花籽油富含亚油酸,大豆油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山茶油含有维生素E,花生油含有较多的锌。

周标博士建议,大家不要认准一种油来吃,最好以橄榄油、山茶油等木本植物油为主,搭配其他植物油来吃。

不过这两种油价格贵,建议选择品质高一点的“调和油”,它营养较丰富。

有没有办法控制家庭食用油的摄入量周标博士讲了自己的经验:“我经常劝妈妈,油要少一点少一点,妈妈说油量很难控制。

我在超市里看到一种有刻度的油壶,每次倒多少都看得见,这样有利于控制油量。


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代谢综合征的病人,建议在油壶上贴个小标签,写上“油要少吃”,每次烧菜时都看到,用油量自然会少下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