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策略

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策略

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策略
【摘要】日语听力水平较难得到提高一直是困扰日语专业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就如何上好听力课进行一些探讨,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日语听力;现状;改进办法
听力是日语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我国日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日语专业的学生,参加日本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的日语能力考试往往听力成绩很不好,听力成为影响考试及格的拦路虎。

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日语老师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

对此,想就其原因、并结合高校日语听力课的现状,来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一、日语听力难的原因
1.听力没有文字,看不到摸不着,瞬间消失。

还有,书本上学的一般是书面语,语体固定。

而听力多为口语,口语化强,语法不像书面语那样严谨,语速较快,约音也多。

加上平时学生口语锻炼机会不多的原因,学生对听力课怀有畏惧感。

2.听力不同于面对面的交谈。

面对面的时候,通过表情、手势、动作等辅助手段帮助理解。

学语言的人一般都会觉得面对面的交流不难,打电话难,听力则比电话更难。

3.日语语言自身的特点。

日语有清浊音、长短音的区别,还存在促音和同音异义词等。

构文有长句、省略句等。

日语又是表达暧昧的语言,同样一个词、一句话因为语境、语调的不同意思也会完全
相反。

4.学生自身的原因。

词汇量太少或单词记得不牢,平时朗读少、不愿和日本人接触、缺乏听力技能训练等。

二、日语听力课的现状
1.教学方法简单
大学的日语听力训练一般都安排在日语听力课上,在语音教室上课。

很多教师上课时,只是把录音放两三遍,然后给出答案,最后再听一遍。

上课形式死板,枯燥无味。

这样的练习,学生觉得自己课后也可以进行,课堂上出现懈怠情绪。

2.没有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
大多数院校没有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出自己的教材,买一本书,然后使用一学期或一学年。

这样的教材不是偏简单了就是偏难了,使用困难。

还有一些任课老师喜欢网上搜集一些语音资料,但是这些资料缺乏连贯性。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效果不甚理想。

3.日语听力课时太少
多数院校的日语专业,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到四年级上学期有日语听力课,每周只有2学时。

学生课堂上练习听力的机会少之又少。

4.任课老师
很多院校的听力课都是由日本老师来担当。

我以为不是很合理。

因为一般的日本老师不是很懂中文,很多时候不能够解释得很清楚。

5.教学形式
很多老师上课经常是整堂课都在听,没有给学生说的机会,缺少课堂互动。

其实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日语听力课的改进意见
1.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等更加直观的形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动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有一段听力内容是关于樱花的,可以给学生看一些樱花的照片。

一边放映樱花照片,一边用日语介绍樱花的种类、特征、名胜地及日本人的赏花情形等。

樱花盛开的时节,日本老百姓三五成群地在樱花树下又唱又跳、一起吃喝。

对日本人来说,吃喝比赏花更重要。

进而引出日语中的谚语“花より団子”。

2.选择合适的语音材料
语音教学是日语听力课的基础,应给与高度重视。

基础阶段的练习可以从日语清浊音、长短音、促音、同音异义词的辨析入手。

基础阶段要让学生了解日语口语的特点、特别是约音的规则,如:ちゃ、じゃ、なきゃ等。

要帮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判断日语中的暧昧语的含义,如:“いいですね”、“結構です”。

选择一些和日本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的、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材料,让学生有一种仿佛置身于日本社会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社会的好奇心,增加日语学习的动力。

中级阶段可以选择题材较熟悉、句子有点复杂、生词较少、语速偏快的语音材料,逐步增加难度加以训练。

高级阶段可以采用听新闻的形式加以训练。

新闻可以是nhk的广播节选,也可以是tbs等电视新闻,也可以是经典的nhk的纪录片等。

可以采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将整段新闻补充完整。

也可以让学生在听完以后概括新闻的大意。

听新闻涉及到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更需要丰富的词汇量,所以学生听起来有些辛苦。

但是只有通过这样的严格训练,才可以让学生毕业以后较快地胜任口译工作。

3.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弥补日语听力学习的时间不足
大学日语听力课时确实太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增加课时存在很大难度。

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增加日语听力的训练时间。

针对基础阶段和中级阶段的学生,可以要求练习往年的日语能力考试的听力题目。

要求他们不仅要听懂真题,还要把听力材料作为最好的会话教材来学习,最好能够读熟甚至背下里面的会话内容。

针对高级阶段的学生,要求他们坚持每天收听nhk日语广播,并适当做笔录。

告诉学生:课后作业的内容会在大小考试中出现,比例很大,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自觉地去完成。

4.把听和说结合起来
听和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是“put in”,还有一个是“put out”。

听得懂,不会说,只不过是哑巴日语。

教师在学生听过以后,可以围绕听力内容展开提问。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投入地去听,另一方说的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

有时
候可以让学生模仿视听内容编写小剧本、并在大家面前表演,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

此外,平时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后特别是寒暑假时间多背单词、坚持晨读、多做一些阅读题来加强听力的整体理解能力。

建议学生找中日双语字幕的日本电视剧、电影反复观看、反复模仿里面的人物对白,尽可能多地接触日本人。

这样日语说好了,听力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

听力水平的提高取决于教和学两个方面,即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改革传统教法,并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教很重要,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觉地练。

只有教学双方一起努力,方可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