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疾病概论资料

第一章 疾病概论资料

损伤的程度与造成损伤的因子类型、作用的强 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受损细胞、组织的耐受性 有关。
分类
1、变性
可逆性病变
可逆性病变:病变较轻,在去除病因后细 胞可恢复正常。
2、细胞死亡
不可逆性病变
(一)变性
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各种异常物质或原有 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常伴有组织器官的功 能降低。
1、细胞水肿:细胞内水和钠的过多积聚。 2、脂肪变性:非脂肪细胞的胞质内出现明显
原因和分类
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
营养不良性萎缩 压迫性萎缩
失用性萎缩 神经性萎缩
萎缩发生的顺序
脂肪组织 肌肉、肝、脾、肾 心、脑
正常肾脏切面
肾压迫性萎缩(切面)
(二)肥大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肥大的组织器官常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 所以肥大常与增生并存。
分类
生理性肥大 如哺乳期的乳腺增生 病理性肥大 如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心肌肥大 ---------------------- 代偿性肥大:多由器官和组织工作负荷增加而引起,
例:脑出血,又叫脑溢血、中风
病因:动脉硬化
诱因:情绪激动
发病学概论
患者机体自稳调节紊乱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疾病过程中损害与抗损害反应 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影响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转归期
转归期
康复
完全康复 不完全康复
转归期
➢ 死亡
濒死期 临床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
局部缺血坏死
心肌梗死
褥疮
物理化学因素直接破坏组织结构或使组织 细胞发生代谢障碍而引起坏死。
类型
1、凝固性坏死 2、液化性坏死 3、坏疽
凝固性坏死
好发部位:心肝肾脾
干酪样坏死
坏死组织中含较多的脂质
液化性坏死
坏疽
1、干性坏疽 2、湿性坏疽 3、气性坏疽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器官移植 术的开展和需要,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
《疾病概要》
授课班级:2014级药剂1.2班 授课时间:2015.9.9 授课教师:李薄冰
第二节 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掌握组织细胞的损伤性变化及其修复 熟悉组织细胞损伤的原因及适应性反应
适应
细胞、组织和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 害因子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躯体、 心理、社会和道德上都处于良好状态。 疾病: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到各种致 病因素的作用而导致自稳调节紊乱,从而 引起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亚健康: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 功能低下的状态。
WHO:健康的10个标准
精力充沛 处事积极乐观 善于休息,睡眠好 能适应不同环境,应变能力强 对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 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锐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头发光洁,无头屑 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
病因学概论
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发生的条件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
生物性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营养性因素
➢ 遗传性因素 ➢ 先天性因素 ➢ 免疫性因素 ➢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诱因)
致病条件是指致病原因存在于机体的前 提下,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病因和诱因并不是绝对 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疾病概要》
授课班级:2014级药剂1.2班 授课时间:2015.9.7 授课教师:李薄冰
第一章 疾病概论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发展中的共同规律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学习目标
掌握疾病、健康、亚健康、脑死亡的 概念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致病条件、疾 病的转归
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分类
1、代偿性增生:功能代偿可引发增生,且常 伴随代偿性肥大。如肾代偿性肥大时肾小 管上皮细胞增生
2、内分泌性增生:由激素引发。如雌激素水 平升高所致的子宫内膜和乳腺小叶增生
3、再生性增生:因组织损伤而进行的再生, 属修复损伤的一种反应性增生。如创伤、 炎症时伤口的愈合
增生的子宫内膜
前列腺增生
濒死期
临床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
脑死亡的主要判断标准
不可逆性深昏迷 自主呼吸停止 脑神经反射消失 瞳孔散大、固定 脑电波消失呈直线 ★ 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小结
疾病、健康、亚健康的概念都应强调生物、 心理、社会三个方面。
任何疾病的发生主要决定于致病原因和致 病条件。
机体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调整或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以适应 环境条件的改变,抵御刺激因子的损害,从而 维护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生存。
(一)萎缩
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体积缩小, 常伴有实质细胞数目减少。
生理性萎缩与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有关。 绝经期后子宫内膜、乳腺萎缩,老年时期各 组织器官萎缩等均属于生理性萎缩。
脂滴。 3、玻璃样变性:组织细胞内出现均匀一致、
半透明状的蛋白质蓄积。
肝脏细胞脂肪变性
细胞死亡
细胞因受严重损伤而累及胞核时,出现代 谢停止,结构被破坏和功能丧失等不可逆 性变化。
包括坏死(被动)和凋亡(主动)
(二)坏 死
概念:机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特点:形态结构上常出现一定的标志;大多 数情况下,坏死是由变性发展而来,少数情 况下,是由极强烈的损伤因素直接引起的。
具有功能代偿的作用。如经锻炼的骨骼肌肥大;高血 压引起的左心室心肌肥大;一侧肾切除后另一侧肾的 肥大。
内分泌性肥大:由激素引发的肥大。如哺乳期的乳腺 肥大、妊娠期的子宫平滑肌肥大;老年男性睾丸不萎 缩引起的前列腺增生肥大。
(三)增生
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的增多。
增生和肥大的原因十分相似,故两者常相伴 出现。
(四)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 转化成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化生方面适应了内外环境的改变,对局 部具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化生往往丧失 了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的甚至还可 发展成为肿瘤。
化生只见于有再生能力的组织,如上皮组织
嗜烟者呼吸道上皮化生
细胞、组织的损伤
细胞和组织受到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作用后, 可引起细胞、组织的功能代谢障碍及形态结构 上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损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