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试题库一、填空题:1、《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2、意大利史学家贝奈戴▪克罗齐的代表作是《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3、史的初意是官职和任这种官的人4、历史的基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5、实证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德。

6、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认为历史即哲学,他奠定了分析的、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基础。

7、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8、我国古代的正统史观有天命史观、五德史观、圣人史观。

9、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倡导是以梁启超写的《新史学》为标志的。

10、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指的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1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个部分。

1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13、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14、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了西方“史学之父”的殊荣。

15、希腊最早的史迹,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它由《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

16、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17、14-16世纪文艺复兴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以复古与反神学为主题。

18、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史学以理性和进步为主题。

19、十九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在前期的西方史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 -自由主义史学,中后期是兰克学派,下半叶是实证主义史学。

20、1845-1846年,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21、当代西方新史学各流派大多是在年鉴学派学派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22、汤因比认为挑战与应战是文明起源的规律。

23、斯宾格勒的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

24、记言、记事是中国最古老的史书体裁。

25、史书的体例包括史书序言的设置、标题的设计、引文、附录、注释的编纂方式和记时、记地的惯例等在内。

26、中国古代纪年法有太岁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今人编纂史书多用公元纪年法。

27、中国古代三大史书体裁是纪传体、编年体、记事本末体,而近代以来史书体裁的主流是章节体。

28、历史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历史29.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到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发展到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再发展到唯物史观主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30.后现代主义把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学说,统统贬称为“大讲述”,倡言“主体虚化”、“真理退场”、“客观性丧失”等主张。

31.新康德主义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他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价值知识。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历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1、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①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历史学与科学一样也要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规律。

历史学具有时间一去不复返,空间不可接近,事实的强烈个别性和一次性特点。

2、历史学的内容是科学的,其表现形式是讲求表达艺术的。

①历史学离不开文字的表述,而文字的表述方式即是一门艺术。

②史学研究对个别事物的描述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

2、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整个西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既反映又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的——事件转向对社会和经济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使历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并且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促进了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研究,尤其是他们在社会和政治动荡时期的作用;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结构观念以及他对阶级斗争的研究对历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

3、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历史认识的主体:广义——现实的人类,狭义——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

历史认识的客体:客观存在的历史。

主、客体是相对应的4、历史认识的现实客体与潜在客体是什么⑴现实的认识客体:已被纳入主体的历史认识活动,并为主体的认识所指向的那些客观历史。

⑵潜在的认识客体:客观上已发生过、但尚未被主体认识所指向的客观历史。

5、怎样理解马克思注意所说的“现实的人”含义第一,它首先指的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人。

第二,它是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或“隶属于阶级”的人。

第三,它是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

6.怎样理解经验规律与科学规律的内涵及其根本区别内涵:经验规律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科学规律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的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

根本区别:(1)经验规律是仅仅根据经验观察到的重复性事件做出的归纳,其中没有包含“为什么”重复出现的了“因果链条”,简言之,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规律;(2)科学规律则包含“因果链条”,那“因果链条”虽然也是经验事实为依据,但不是局限于单层面的事实,而必须包括“因”和“果”两个层面的事实,而且要经过实践来检验那“因”和“果”两个层面的事实是否存在着因果必然性的联系。

经过实践确认的因果必然性联系,就是包含了“因果链条”的科学规律,简言之,就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规律。

7.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限定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客观限定性: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关系:(1)一方面,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每一步的发展都受到他们先辈和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发展水平及其所造成的条件的限制。

(2)另一方面,人们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总要不断地有所发展,从而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突破那些限制。

8.什么是史料怎样理解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1)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根据史料存在的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也称史迹遗存)和文献史料两大类。

(2)价值:文献史料以内容繁复、完备、连续和系统远见,所以成为重要史料的来源。

实物史料的发掘和发现不仅可以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而且有助于纠正文献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并增强人们对历史的真实感。

因此,实物史料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特别是没有记载的历史时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所以,实物史料和文献资料对于研究历史都有重要的价值。

9.试简述辨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辨伪的基本原则是实录直书(2)辨伪的方法归结为八点:①“核之《七略》,以观其源。

”即检查最早的目录书是否著录过。

②“核之群志,以观其绪。

”即检查历代《经籍志》或《艺文志》,验明此书何时见于著录,考其流传的线索。

③“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

”即考察与作者同时代的著作中,有无谈到或称引这部书的地方。

④“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

”即考察后世的著作有没有引用或发挥这部书中的某些言论、观点的地方。

⑤“核之文,以观其体。

”即核查这部书的文体是否符合当时的语言文字习惯。

⑥“核之事,以观其时。

”即考察书中所记述之事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⑦“核之撰者,以观其托。

”即检查所标作者姓名、是否出于托名。

⑧“核之传者,以观其人。

”即考察传播书的是什么人。

10.什么是比较史学方法它有什么应用价值比较史学方法,指的是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应用价值:(1)比较史学方法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研究者察同察异求规律。

(2)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有助于促进各个民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消除民族偏见。

11.“史”有哪些含义“史”最初是指掌握简册的文官,后来具有掌存文告及记载史事的职能。

即初意为官职和任这种官的人。

至战国时期,“史”具有了记载性文件的含义。

12.怎样理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提出)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

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三、论述题:1、史学概论的内涵与体系内涵(内容):以研究历史的历史学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探讨历史学本身的规律;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史学本身的理论考察;提高整个历史学界研究水平的需要。

内容决定范围(体系问题)1)历史观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历史运动;历史动力;史学功能2)历史编纂学3)历史文献学4)史学发展史:史学家、史著、史学思潮、史学理论发展史(史学史)5)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2、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历史教学改革需要;发展新时期史学工作的需要;提高史学工作水平、史学工作者素质的需要;了解史学与现实社会关系,教育上的作用。

3、什么是历史,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系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1)区别:概念与性质的区别;历史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历史著述是主观的认识;历史是唯一的,永恒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而历史认识则是丰富多样的,不断变化的。

(2)联系:二者关系密切,原材料与加工品之间关系,前者为基础,著述极力反映真实的历史。

4、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1)有关“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近代以前史学实践的两种倾向;十九世纪西方史学实践的艺术倾向和科学倾向;二十世纪史学学科性质的科学和艺术之争。

(2)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①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事物,同样是不以任何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历史学与科学一样也要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规律。

时间一去不复返,空间不可接近,事实的强烈个别性和一次性特点。

(3)历史学的内容是科学的,其表现形式是讲求表达艺术的。

历史学离不开文字的表述,而文字的表述方式即是一门艺术;史学研究对个别事物的描述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

5.试论述兰克学派的史学思想及其对历史研究的影响(1)①兰克史学的核心是客观主义,兰克史学历史研究方法的原则是史料高于一切。

历史学家要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唯一途径就是穷本溯源,收集原始资料并加以科学的考证。

②兰克所创立的史观后来被称为历史主义,其核心是坚持历史的个别性和独特性即历史的特殊性③用神秘的基督教神学解释历史,相信上帝无处不在,上帝主宰一切。

(2)影响:兰克创立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方法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用研究班的教学方法训练出一批又一批历史学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