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历史研究方法含义:历史研究所运用的规则、步骤、工具、手段与操作方式。

包括史料整理、历史分析方法、历史编纂方法等。

类型:技术性方法、导向性方法(1)技术性方法含义:运用技术性、技巧性的方法确定历史事实的方法。

(确定事实)类型:归纳法(由众多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演绎法(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二者关系:演绎离不开归纳,没有归纳就没有演艺;归纳离不开演绎,归纳出的结论需要演绎来验证,二者互补。

(2)导向型方法含义:研究者用来指导自己如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理论原则。

(解释事实)类型:体验移情式方法:直觉、体验、重演、领悟等经验规律解释方法: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阶级分析、历史主义法、时代分析法、经济分析法技术性方法与导向型方法的区别:导向性方法与历史理论历史观有直接联系,技术性方法与历史观与直接联系;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史料含义: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类别: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碑史料、民俗史料(1)实物史料含义: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任用过的有形物品。

类别:遗址(迹)、墓葬、历史文物、字画等价值:真实、直观、可信度高、原始;但是零散、量少、不完整(2)文字实料经、史、子、集:“六经皆史料”;档案;地方志乘;铭刻文字、其他文字(3)口碑史料含义:人们口头流传,反映过往历史现象、人物事迹的口传资料。

类别:“讲古”;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当事人回忆价值:文字、实物史料的重要补充形式;但需要注意其中的真实性、传说性、虚假性(4)民俗史料含义: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且至今仍保存在人们生活中的社会风俗、民间习惯、文化传统等,是一种活的史料。

价值:具有鲜活性、直观性、信息的丰富性;但需注意其中的继承性与变异性★历史发展的规律(1)共存规律与相继规律共存规律:社会中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相互作用”促使一个社会处于各组成部分均衡的共存的静止状态的“规律”。

相继规律:“社会状态”按一定的顺序前后相继地演进的“规律”。

(2)经验规律与科学规律经验规律: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

科学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链条的不便秩序的全称判断。

★比较史学之父:马克•布洛克★文德尔班的知识类别:事实知识(实践知识)、价值知识(理论知识)★基督教神学体系开创者:圣奥古斯丁★第一位将口述史学运用于非洲史的人是:肯•温迪克★心理史学奠基人:弗洛伊德★后现代主义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文化思潮,其高举批判旗帜,以否定启蒙运动以来整西方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为鲜明特征。

另一特征为:对“后设叙述”和“大写历史”的否定,认为历史是断裂的、碎片的、颠倒的、无序的。

作者已死与读者的诞生:罗兰•巴特《作者已死》★本体论的核心:社会历史观★第一次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决定论:一种认为事物的存在及其发展、变化是由一定的原因或因果必然性决定的哲学理论。

有科学决定论与非科学决定论之分;非科学决定论又有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两大类。

非决定论:一种认为事物的存在、发展变化不由任何因果必然性决定,而是受随机性、偶然性支配。

非决定论往往表现为多元折中论。

★最后动力、直接动力与合力(p186-p196)最后动力: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原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更根本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人类活动的动力因素直接动力:杠杆、助产婆——来源于经济活动又反作用于经济活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动力因素(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物质利益的诉求、人的意志等因素是直接推动历史运动的动力)——最后动力是本源性动力,多种因素的直接动力是其表现形式,最终取决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合力:不能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某一种单一的动力作用,而是多种动力形成合力的结果。

①历史发展是由于多种因素力量推动每一个人,每一种因素都融在“合力”之中。

②作用于历史活动的各种力量,其作用的方向是不同的,有的是正向动力,有的是负力量。

③历史合力中各种力量的大小、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动力是根本动力,政治、思想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都是直接动力④各种方向、层次的力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融合为历史“合力”,促进历史事变以及发展★共时性原则、历史性原则(p273)共时性原则:比较目的是考察某类历史现象或过程中在不同空间显现的共同性各各自的特殊性以及决定其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原因需要进行横向比较。

(比较对象需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历史性原则:探寻历史现象或过程从低级到高级(或从出生到老熟)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必须进行纵向或垂直比较。

(比较的对象必须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历史认识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现实生活★历史认识的层次结构: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p362)每一项历史认识都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对史料的判断获得的对历史认识的认识——事实判断第二层次:在已经确认的事实基础上对各个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联系的认识—成因判断第三层次: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的评价认识——价值判断三个层次间的相互关系:事实判断是基础,成因判断是关键、价值判断是归宿和目的,三个层次的判断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认识。

★天命—神学史观(p36—p43)根源:是人们在以人的依附关系为总特征的狭小共同体内的生活体验。

概念:一种唯心主义史观。

它的突出特征,是把人类社会历史的一切现象及其变化的终极原因归结为天命或种种意志神灵。

★赫尔德主要历史哲学思想①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②人类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诗的时代——散文时代——哲学时代③历史中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外部自然力量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二是内部力量即人类精神或民族的精神特征。

后者更为基本)从而成为造成各民族历史千差万别的原因;④反对“欧洲中心论”学说;★孔德主要历史哲学思想①(自然)是对相似或相近自然关系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的某种“恒定趋势”;②将实证主义作为方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创立“社会物理学”(主要包括观察、实验、比较三种方法);③人类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④外部自然环境及内部人类力量使得历史多样★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孔德★历史发展合力论①历史发展是由于多种因素力量推动每一个人,每一种因素都融在“合力”之中。

②作用于历史活动的各种力量,其作用的方向是不同的,有的是正向动力,有的是负力量。

③历史合力中各种力量的大小、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动力是根本动力,政治、思想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都是直接动力④各种方向、层次的力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融合为历史“合力”,促进历史事变以及发展★历史客观主义与历史相对主义历史客观主义: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

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除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有的还主张“史料即史料学”。

历史相对主义:一种唯心论呃怀疑主义的史学认识论。

强调历史已一去不复还,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认识其真相。

一切历史著述展示出来的历史现象和过程都只不过是历史写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

★历史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历史认识的主体:历史认识的主体是进行历史问题思考和研究活动的人(这里的人有2层意思:一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加入历史认识的主体的行列;二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历史认识的主体)。

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认识的客体就是人们所要认识、研究的所有对象,其内容具有伏在性,既包括人类以往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类以往的社会活动,也包括人类以往的精神活动。

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①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历史上进行着社会活动的人们及其群体、历史的客体是历史的主体进行各种活动所面对的自然和社会的现实基础。

历史的主体与客体一旦成为历史认识对象,便一起成为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认识论上意义的客体是将以往历史上的主体与客体都作为认识的客体来对待的;②历史认识的主体是进行历史问题思考和研究活动的人(这里的人有2层意思:一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加入历史认识的主体的行列;二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历史认识的主体),人所要了解与评析的历史事物,即是历史认识客体。

历史认识的中介:历史认识主体借以认识客观所需要的中间媒介。

中介其实也是一种客体,反映着其他层次的客观历史,故被利用做某项历史认识的客体,并非所有的历史认识都不能接触直接的客体,“中介”不能称为历史认识要素。

理解历史认识的中介性质应注意的原则:①中介不能完全覆盖客体;②中介有时会超出原本的客观历史;③一种历史认识的中介在另一种历史认识中可能成为直接的客体。

★如何看待杰出人物与大众在历史中的作用①历史是物质生产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础;②生产力越低下,领袖或精英人物作用越大;③随着劳动大众物质生产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参与公共事物管理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可能性相应增大,领袖或精英人物的作用相应减小;④任何时候领袖或精英人物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作用打下最终取决于他们的思想、主张和作为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劳动大众的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劳动大众的响应和支持;认识、评价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观点与方法:①历史主义原则。

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②阶级分析原则。

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都是一定阶级的代表;③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④客观、全面地评价。

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很大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缺点和错误,因此需全面、客观地评价,不可能简单肯定与否定。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提出者:克罗齐★史学概论:产生于近代,他不是一个系统学科的名称,只作为一个传习知识的课程载体。

其主题内容应当是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但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有极密切联系,又离不开史学史内容的辅助,因此称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史学技能修养、史学史内容的综合组装体。

★历史学学科特点①综合性:历史学研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举凡以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具体事件、人物等等,均在探讨范围。

史学不仅研究各个组成部分,而且注意到不同内容间的相互联系,予以综合,力图得出统一的概括性、规律性的认识;②写实性:历史学不仅对研究对象予以总结和概括,还必须记述客观史事的真情实况;③动态回顾性:历史学将既往的人类活动,视为前后相承、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研究已经消逝的史实,是一种动态的回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