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优秀范文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优秀范文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优秀范文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优秀范文一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这是一堂关于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复习课,也是世界区域地理的最后一节,内容包括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极地气候的特点和成因,地形及战略意义。

2.解析:突出复习两极的地理位置、气候成因和特点、南极的地形以及两极的科学考察站。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南极洲地形、气候的主要特征(2)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3)南极洲的自然环境保护2.解析(1)南极洲的地形对其气候、资源影响较大。

(2)北极的地理位置对气候影响较大,以及周边地区有很大的影响。

(3)两极的资源及其科研价值对人类影响重大,尤其是它们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更为重要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是本节的难点,也是重点,用引导读图方式来让学生掌握其重要性。

2.极地科学考察站是一重点知识,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没办法准确定位,要多利用课外资料和地图加强记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主要为初中世界地理知识,学生经过前几节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区域分析方法,可多由学生自己阅读、分析、理解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SHAPEMERGEFORMAT(二)教学情景1.南极洲概况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南极洲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面积为世界第五大洲。

它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冰雪高原: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冰层平均厚2000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寒极和风库,它的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原因:纬度高、地势高、位于高压中心,冰面反射太阳光。

暖季:11月~次年3月资源和科研宝地,淡水资源体积占冰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

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

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

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最好考察时间: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

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

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2.北极概况【学生活动】读北极地区图,找出北极地区的各个组成部分(1)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2).北极地区的特征——浮冰世界洋面:常年不化的冰盖(占2/3)海面:从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夏季最多),巴伦支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分支北角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

岛屿:冰川和冰盖遍布。

沿岸:永久冻土带(达数百米)。

(3).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寒风、多风,天气易变,但没有南极那么寒冷。

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优秀范文二一、教学目标:掌握南北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点:南北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南极、北极的代表性动物企鹅、北极熊引出南北极的学习。

1.北极(1)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包括北冰洋、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岛屿。

主体部分是北冰洋,占北极地区的6O%。

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为800万平方千米。

北极地区几乎全部在北极圈以内,跨经度最广。

在北极地区有领海和领土的国家有8个:瑞典、芬兰、冰岛、挪威、丹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北极五国)。

(2)交通位置重要北极地区虽然气候恶劣,海运困难,但其上空却是重要的交通要冲,是联系亚洲北部、欧洲北部和北美北部的最短航线和空中走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

(3)寒冷的自然景观地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体,多数地区冰雪覆盖,浮冰广布。

北极点附近是常年不化的冰盖,永久性积雪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的内部。

气候:北极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气候严寒,干燥。

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北极地区主要是极地苔原气候。

植物: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动物: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

北极熊素有“冰海霸王”之称,是北冰洋的象征。

(4)自然资源丰富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

(5)北冰洋:最小、最冷的洋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的大洋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约占太平洋的1/14。

平均深度1200米,最深有5449米。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洋。

纬度高,接受的太阳辐射少,加上冰层覆盖,是其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北冰洋周围大陆架面积广阔,约占北冰洋面积的36%。

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边缘海。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6)人口:在北极圈以内长期居住的人口达300万。

当地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

又被称为爱斯基摩人。

中文的“爱斯基摩”是英文Eskimo的译音,而Eskimo又来自北美印第安语,意思是吃生肉的人,带有轻蔑的意味。

不同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对自己有不同的称呼。

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爱斯基摩人称自己为“因纽皮特人”,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称自己为“因纽特人”,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称自己为“卡拉特里特”,意思都是“人”。

爱斯基摩人认为“人”是生命王国里至高无上的代表。

(7)黄河站与北极考察我国于2004年7月28日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78?55′N,11?56′E)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站——黄河站。

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南极(1)位置与范围南极洲几乎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与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相望。

(2)地形:冰雪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350m,2000m都是冰雪)有人称南极洲为“白色的沙漠”,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对。

因为南极洲降水量大部分为55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降水形式主要是雪,由于气温低不消融,气候干燥,其干燥程度如同沙漠地区,所以用“沙漠”来形容南极洲的干旱。

因其上覆盖有巨厚冰层,故有“白色的沙漠”之称。

(3)气候:酷寒、干燥、烈风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C以下,极端气温达-88°C以下——酷寒。

南极气候酷寒的原因: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冰雪覆盖,反射强烈;海拔高气温更低,并且中高周低,热量散失快;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纬热量向高纬的传递。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mm——干燥。

南极气候干燥的原因: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量更少;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升华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所以非常干燥。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烈风。

南极风速大的原因: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极地东风),冰雪表面摩擦力小。

全球极端低温出现在南极而不在北极的原因:A.南极为大陆而北极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B.南极海拔较高,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C.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D.南极冬季恰遇地球位于远日点时,而北极冬季却是地球位于近日点,使极夜时间南极(186天)比北极(179天)多7天,且太阳辐射相对较弱。

E.南极周围是势力强劲的西风漂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输送,而北大西洋暖流却可以直接进入北冰洋。

(4)资源:资源和科研的宝地南极海域的磷虾蕴藏量约为4亿吨~6亿吨。

南极磷虾是高蛋白质的食物,含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

同时,它是南极海域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中心,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关键。

(5)科考站:长城站(62°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3′E)、昆仑站(80°25′S,77°07′E)。

总结: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课堂练习:1.南极洲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一洲,原因是()A、地形以山地为主B、地形以高原为主C、大陆上覆盖着2000多米厚的冰层D、高山上覆盖着很厚的冰层2.南极洲孤立存在于南极地区,与其相距最近的大洲是()A.非洲B.大洋洲C.南美洲D.亚洲3.到南极大陆进行考察的最佳时期是()A、每年的3月到9月B、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C、每年的4月到10月D、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4.一支探险队,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地球上的某一点,环顾四周,发现前后左右均为南方,你认为他们站在了()A.北极点B.北极圈C.南极点D.南极圈5.北极地区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岛屿,其名称是()A.乔治王岛B.冰岛C.格陵兰岛D.火地岛6.北极圈没有穿过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7.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对南极的考察只限于()A、经济目的B、旅游目的C、科学目的D、和平目的8.南极洲的纬度位置是:()A、纬度很高,接近南极圈B、南极圈横贯中部C、几乎全在南极圈以内D、几乎全在南极点附近答案:CCDACDCC世界地理两极地区教案优秀范文三教学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5、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6、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7、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8、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教学难点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辅助讲解,分组讨论,合作突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课前预习阅读教材56----------60导入新课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1、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2、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感到很自豪。

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

(长城站在西经60,南纬60附近。

中山站在东经70,南纬70附近。

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2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