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简介(一)基本概况韶山目前,旅游业已成为韶山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以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等人文景观为主体,以韶峰、滴水洞、黑石寨等自然景观为基础,毛泽东故居拥有7大景区82个景点,集旅游、瞻仰、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且历史文化、伟人文化、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开发前景非常好。
建国以来,韶山共接待中外客人4000多万人次,近几年来每年来韶山游客在180万人次左右,2002年旅游总收入达3亿元。
韶山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工农业体系。
农业基础好,旱涝保收,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和生猪基地,工业以铸造、电子、肉食、兽药、纺织等为主,有的产品已成为畅销国内外的名牌产品。
韶山现有外来投资企业30余家,大部分经济效益良好。
毛泽东故居韶山是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新中国建立以来,这里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与重视,在党的领导下,韶山经过韶山人民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已由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变为工农业迅速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水平普遍提高,纪念景点众多、服务设施完备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管理机构: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由中共湖南省委派驻,正厅级,负责韶山纪念地和风景区的宣传、接待、建设、保护、管理工作。
韶山市,县一级政府,1990年成立,辖区2 10平方公里。
韶山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是中国优秀文明旅游城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访湘人士首选和必选的旅游目的。
韶山市市花为杜鹃花,杜鹃花代表着革命与幸福。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韶”乃虞舜时乐名。
《书·益稷》曰:“箫韶九成,引凤来仪。
”史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
”(《湖南省志·地理志》引《嘉庆一统志》卷354)《辞海》据此诠释韶山:“相传古代虞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故名……山有八景,风景优美。
虞舜,远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
姓姚,号有虞氏,名重生,世称虞舜。
他是继尧之后被中华民族世代推崇的又一明君圣主。
他为尧所器重,尧不但把盟主的尊位禅让于他,还把两位爱女娥皇、女英许配与他。
舜继位之后,为造福人类,开拓疆土,辞别爱侣,甘冒苦辛,渡黄河,涉长江,深入荆楚蛮荒之地,探测山川利弊,规划拓垦宏图。
南下途中舜与侍从宿营韶山,侍从们为舜帝载歌载舞,随着优美的音乐舞蹈,山崖翕然,山鸣谷应,声震林木,凤凰闻乐展翅,嘤嘤和鸣。
山间胜境,人间盛会,亘古传诵。
日久,人们便把舜帝欣赏过的音乐称为韶乐,把他赏韶乐的山岭叫韶山。
毛泽东同志故居秦至西汉属湘南县,东汉至晋未变。
南齐废湘南县,遂属湘西县。
隋开皇九年(5 89)入衡山县。
唐天宝八年(749),改衡山县为湘潭县;自此至宋,属湘潭县。
元湘潭县升湘潭州,韶山属相潭州。
明代属湘潭县移风乡居义里;清代为湘潭县的第七部。
光绪十九年(1893)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湘潭县七都韶山冲上屋场。
民国时期先后属湘潭县的西二区,第九区、清溪乡和银田乡、清田乡。
韶山到20世纪30年代末,中共潭湘区委(下辖湘潭、湘乡)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决定一分为二,划为韶山和白田两个区委。
韶山区委下辖湘潭县清溪乡(即今韶山)和湘乡县湘西乡。
1949年8月15日,韶山解放。
新中国建立以后,韶山建制曾多有变化。
第一阶段:1949年10月—1968年,韶山为湘潭县属区,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
这期间,韶山主要是发展农业经济,工业和旅游业等尚处于初创阶段。
1967年底建成的韶山铁路,无疑为韶山的宣传接待、旅游观光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第二阶段:1968—1980年。
韶山被升格为湖南省政府直接管辖的地级行政区,简称韶山区。
1968年12月,根据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有关文件,将原属湘乡县的白田公社祝赞大队划入大坪公社(毛泽东外祖家乡),并使其与原湘潭县的韶山区合并,组成韶山特别行政区,直属湖南省领导。
这段时间,国家对韶山给予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使韶山以宣传接待为中心的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扩建和兴建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韶山火车站、韶山宾馆、饭店等大量服务设施,还举办了一些工矿企业和农田水利设施,以毛泽东故居为中心,从清溪镇到韶山冲一线的旅游接待基本格局此时已初步形成。
韶峰第三阶段:1981—1984年。
省辖韶山区被撤销,韶山仍为湘潭县属区。
韶山的宣传接待由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专事。
从这时起,韶山区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农业和乡镇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四阶段:1985—1990年。
1985年韶山又从湘潭县独立出来,为湘潭市属县级区。
为了搞好韶山的宣传接待、旅游服务,1986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韶山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决定韶山进一步开放,并明确规定韶山的性质:既是革命纪念地,又是风景旅游区,同时还决定把滴水洞也对中外游客开放。
从此,韶山的宣传接待、旅游服务出现了新的面貌。
韶山管理局以宣传教育、纪念地管理、旅游观光和休息度假型的多功能服务,代替了过去单纯的宣传教育模式。
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湘潭市韶山区,建立县级韶山市,属湖南省辖,由湘潭市代管。
时辖6乡2镇:清溪镇、银田镇、大坪乡、永义乡、如意乡、杨林乡、银田乡、韶山乡。
1997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如意乡升格为建制镇,全市辖5乡3镇。
2000年,韶山市辖3个镇、5个乡。
2001年底,银田乡与银田镇合并,建立银田镇,全市辖4乡3镇。
2004年,韶山市辖3个镇、5个乡。
2005年,韶山市辖韶山乡杨林乡大坪乡永义乡清溪镇如意镇银田镇四乡三镇.[编辑本段]地理位置韶山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丘陵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3′52〞-112°3 8′13〞、北纬27°51′40〞-28°1′53〞。
位于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长沙市120公里,人口1 0万。
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又传“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有凤鸟衔天书到,女皆仙去。
”韶山故此得名。
现属湘潭市。
湖南省设韶山管理局。
韶山,群山环抱,峰峦耸峙,气势磅礴,翠竹苍松,田园俊秀,山川相趣。
韶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色彩神奇;青年水库融蓝天,映青山,碧波荡漾;慈悦庵的六朝松,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虎歇坪、滴水洞八景屏等著名景观,点缀灵秀山川。
毛泽东故居、毛氏宗祠、毛泽东纪念馆及新建的毛泽东铜像、毛泽东诗词碑林、韶山烈士陵园等为亿万人敬仰,给韶山增光添彩。
旅游景点韶山主要景点:以及毛泽东故居景区、滴水洞景区、韶峰景区等。
毛泽东故居景区主要包括毛泽东故居、毛氏宗祠、毛泽东纪念馆及新建的毛泽东铜像、毛泽东诗词碑林、韶山烈士陵园等。
毛泽东铜像毛泽东故居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栋房子的东头。
东头十三间半瓦房,是毛泽东家的,西头五间半土砖茅房是邻居的。
这栋普通农舍曾几经沧桑。
它的修缮和扩建凝结着毛泽东的祖辈、父辈和他们兄弟的心血和汗水。
从1878年毛泽东祖父定居时的五间半茅屋,经过前后三代人的艰苦创业,修修补补,其间遭火灾,遇抢劫,1918年才掀茅盖瓦,加修后院,扩建成十三间半瓦房(内含杂屋,其中半间指两家合用的堂屋)。
1929年4月,反动派曾没收毛泽东在韶山的全部房屋和家产。
于是,这栋房子和里面的家具,又遭到了严重破坏。
解放后,人民政府进行过多次修葺,使之基本上保持了当年原貌。
1950年,故居作为革命纪念地供国内游客参观。
两年后又正式对外宾开放。
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七个黑底镏金大字。
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诗词碑林,位于韶峰半山腰,距毛泽东故居约3公里,19 91年动工兴建,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园中由100块汉白玉、大理石、花岗岩等组成,收录了毛泽东的50首诗词,以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整个景园按照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分为5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分为4个时期:第一区为毛泽东青年时代所写的诗词。
第二区为大革命和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三区为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
第四区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毛泽东诗词。
园中的诗碑,造型各异,变化无穷。
即突出古朴.单纯的传统特色,又追求新颖别致、大胆变化,使诗碑与韶峰的自然美景浑然一体,令观者流连忘返。
毛氏宗祠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始建于1758年,1763年建成。
建筑系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
宗祠大门天头有毛氏宗祠四字。
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
祠堂房屋分为三进。
第一进为戏楼。
楼阁中部为戏台,可容纳数十人登台演庆。
楼两侧为化妆室。
楼下中部为一小厅。
两侧各一厢房,左为庖厨地,右为酒饭舍。
第二进为中厅。
右廊悬钟,左廊悬鼓。
是全族办公、讲约、祭祀和摆酒设宴的地方。
第三进是敦本堂,堂中安放历代祖宗神主牌位。
堂左为住宿处,堂右为钱谷、祭器等物的收藏处。
毛泽东纪念园毛泽东纪念园位于毛泽东故居西侧约500米的层山叠岭之上,纪念园最初定名为“毛泽东之路景园”。
景园的构思显然受到了全国许多大城市“世界之窗”微缩景观的启示,整座景园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在一九九五年底,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大小建筑近百处,集纪念、教育、游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景园便展现于世人面前。
韶山毛泽东纪念园最大的特点是将纪念意义寓于复制实物,让人们于游园之中感受历史进程。
景园有两大入口,即南门与东门,南门由毛泽东故居前的通道自然延伸,过关公桥,跨韶河,绕韶山嘴,在桥与嘴之间砌有一仿古牌坊,引导游人北去,这非常符合当年毛泽东由南北上的征程。
毛泽东铜像毛泽东铜像重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
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
铜像褐红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五个贴金大字。
铜像由著名雕塑大师、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和他的高足国家一级美术师程允贤设计,国家一级企业、航空航天工业部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
滴水洞景区:滴水洞是主席别墅,位于韶山冲西边的角落里,与主席故居相距3公里。
滴水洞天,是韶山风景中一个著名的景点群,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龙头山等自然风光与滴水洞一号等建筑组成。
滴水洞长约2.8公里,洞内有小溪,曲曲弯弯,幽壑口朝东北而开。
小溪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夹杂着茂密的楠竹,而上百种野花漫山遍野地生长着。
这里的珍贵林木有银杏、女贞、铁树等30多种,这里的花卉有映山红、梅、芙蓉、月季、菊花等上百种,这里的珍贵药材有金银花、甘草、沉香、白果等20余种,境幽景优是滴水洞幽壑的一大特点,人在景中如置身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