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PPT课件
删: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
词、虚词删去。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 换:
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 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换成今 义的词等等。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 守河内者?”
2、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 守河内者?”
调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一把竹床,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躺。
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调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一把竹床,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
2、吾为物所苦,(你)亟起索烛照。
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 找蜡烛照明。 3、何必以所之强
调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4、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
第二天,客人从外地来,和他坐下来交谈
补
5、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我担心秦人吃饭不能够吞下喉咙。
文从句顺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调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4、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
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形容只要一个东西找到了很好的伙伴, 便可以超过所有人。
2、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在自家门前被马踹下了地,长大了 只有嫁给有钱人。
3、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老燕子赵薇还想演还珠格格,连蝉都反对。
1、夫战,勇气也。 大丈夫作战,靠的是勇猛的力气。
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
夫战,勇气也。 大丈夫作战,靠的是勇猛的力气。 追亡逐北 追击逃亡北方的人。
字字落实
夫战,勇气也。
大丈夫打战,靠的是勇猛的力气。 追亡逐北
追击逃亡北方的人。
字字落实
删
夫战,勇气也。
留
大丈夫作战,靠的是勇猛的力气。
打战,靠的是勇气。
追亡逐北
换
追击逃亡北方的人。
追击败逃的人。
字字落实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 留: 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 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留
2、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 守河内者?”
留
2、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删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 守河内者?”
留
2、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删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何……为”可译为“为什么……呢”
“孰与”也就是“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日饮食得无衰乎?
“何……为”可译为“为什么……呢”
“孰与”也就是“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得无……乎?”可译为“恐怕……吧”“莫非……吧”
课堂练习
1、翻译下面这段内容。 王元泽(即王雱,王安石的儿子) 数岁时,客有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 “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 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 是獐。”客大奇之。
课堂练习
1、翻译下面这段内容。 王元泽(即王雱,王安石的儿子) 数岁时,客有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 “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 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 是獐。”客大奇之。
例如:
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日饮食得无衰乎?
例如: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日饮食得无衰乎?
“孰与”也就是“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日饮食得无衰乎?
补
调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一把竹床,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
2、吾为物所苦,(你)亟起索烛照。
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 找蜡烛照明。
补
贯
3、何必以(己)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何必用自己能够做到的来要求别人做不到的。
二标准六方法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第二天,客人从外地来,和他坐下来交谈 第二天,客人从外地来,邹忌与他坐着交谈。
补
5、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我担心秦人吃饭不能够吞下喉咙。
文从句顺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调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4、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
第二天,客人从外地来,邹忌与他坐着交谈。
补
2、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 守河内者?”
2、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 守河内者?”
留
2、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 守河内者?”
5、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贯 我担心秦人吃饭不能够吞下喉咙。
我担心秦人饭吃不下去。
文从句顺 把文言句中的特殊句式,按 调: 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补出省略内容。 补: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 贯: 贯通地翻译。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换
文从句顺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健。
4、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第二天,客人从外地来,和他坐下来交谈 5、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我担心秦人吃饭不能够吞下喉咙。
文从句顺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调 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健。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4、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第二天,客人从外地来,和他坐下来交谈 5、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我担心秦人吃饭不能够吞下喉咙。
2、追亡逐北 追击逃亡北方的人。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健。 4、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第二天,客人从外地来,和他坐下来交谈 5、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我担心秦人吃饭不能够吞下喉咙。
文言文翻译的两个标准: 一、 忠实于原文意思,不 遗漏,也不能多余。 字字落实 二、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 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