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英文翻译摘抄辜本

《论语》英文翻译摘抄辜本

论语英译,辜鸿铭
论语第四章,《里仁篇》为基础。

辜鸿铭把仁理解为,moral character。

子曰,“曰”翻译成:remarked。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辜鸿铭在翻译的时候,会把一句话直接拆开,分成几句话来。

而在两句话之间常常会有连接词。

一句我们都背过的话: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辜鸿铭在一句话中,会把主语作为自己,I,来进行叙述。

而“道”的翻译则是,the path of duty,很直白,直白就容易片面。

因为这样的道还含有正义,智慧等等的涵义。

但是这样翻译真的是够简洁。

而且反问的话却直接把本身的意思表达出来,并没有反问的启发性效果。

”好仁“的翻译是,loves a moral life。

动词是love,而仁,是moral...life。

是life。

辜鸿铭翻译的不准确之处也是很明显的。

比如: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
大意是:
“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辜的翻译是:men’s faults are characteristic。

怎么characteristic呢,没有说。

还有一句经典的话: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这种东西啊,早上知道了,就算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翻译:when a man learnt wisdom in the morning,he may be content to die in the evening before the sun sets.
这次辜没有用I了=_=,道是什么呢,翻译成了wisdom。

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啊,我也很满足了。

应该说,孔子的道是道德、伦理范畴里面意义很广泛的几个体,说成了一个字,道。

这句话的翻译是a man,应该说,因此这句话的理解又多了一方面。

我孔子觉得啊,人,只要早上learnt wisdom,晚上他就会很满足了。

为什么觉得会少了一些激情在呢。

不够简洁是其一(字越少,越有力),更多的是在content这个词。

“士”是什么呢,是gentleman。

中国的“士”和英语中的gentleman之间的差别就不多说了。

最后,再说一句辜的翻译: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大意是,
君子对于“天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a wise man in his judgment of the world, has no predilections nor prejudices; he is on the side of what is right.”
翻译,他在争取的那边。

什么是对的呢,他没有说。

只说是right。

当然应该看全面的,从他的译本的前面就开始看起,“说不定”能理解什么是right。

总之,看了辜的译本,很简洁,很好动。

我觉得书的文化普及性更强一些,但是准确性就不那么高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