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增强体能的锻炼原则和方法
第四章 增强体能的锻炼原则和方法
二、有氧供能
在氧供应充足条件下,糖类(葡萄糖或肌 糖原)和脂肪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 释放出大量能量,这一过程称为有氧供能。 有氧供能是耐力运动的基础。
无氧供能和有氧供能是人体在不同运动强 度下,根据需氧量的不同,所表现出的两 种供能方式,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只是比例有所不同而异。如持续10秒以内的 最大强度运动几乎完全依靠无氧供能;持 续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的运动,有氧供能 占主导地位;而在800米跑中,有氧供能和 无氧供能的比例相差不大。
以下同学作业没有正确提交!
大学生及同龄人的适宜运动强度 跑步距离 (千米) 2.7 3.2 3.7 4.3 4.8 5.3 跑步距离 (千米/小时) 8.0 9.6 11.2 12.8 14.4 16.0 运动强度 (%最大心率) 60 65 70 75 80 85
锻炼水平 初级 中级 高级
二、强调锻炼方案因人而异(个性化原则)
锻炼方式应根据个人的需要和目标来制定。 尽管每个人锻炼时应用的基本原则相同, 但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选择锻 炼方式时应考虑一些因素,如个体的健康、 年龄、体能、骨骼肌和身体结构等状况。 每个人都有自己合理的运动量。
小贴士 3-1
运动量过大会增加感冒的可能性
三、游泳锻炼法 (SWIMMING) 游泳的锻炼价值与跑步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者 的主要不同是游泳以手臂和腿的运动推动人体在 水中前进的同时,还必须花费一定的能量使身体 免于下沉。因此,在水中游与跑步同样的距离, 其消耗的能量是跑步的四倍之多。 人体通过克服来自前进中的阻力获得对肌肉力量 和耐力的锻炼。由于水的浮力减轻了人体承重关 节的负荷,水的良好导热性又帮助锻炼者散发运 动时产生的热量,因此,游泳锻炼虽然消耗的能 量较多,但心率却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是一种 更为安全的健身方法。
四、跳绳锻炼法(RIPING)
设备简单,不受场地限制,能量消耗大, 可有效提高心肺耐力。 但要有一双弹性好的鞋。
五、有氧操锻炼法(AEROBIC) 崛起于80年代,至今常盛不衰的有氧操,以 其特有的魅力及良好的健身价值受到人们 的青眯。
音乐可以使锻炼不再枯燥,而且容易掌握 运动负荷。 有多种形式:高冲击和低冲击有氧操,水 中有氧操,踏板操等。
二、体育锻炼时心肺系统功能的变化 (一)循环系统
六、自行车锻炼法(CYCLING) 可以减轻下肢的负荷 运动方式多种 已经有供室内使用的功率自行车,最著名 就是瑞典的MONARK。市场上也有简单的 健身功率自行车。
第四章 体育锻炼与心肺功能适应能力
学习目标
当学完这一章后,你应该能够解释以下的 关键概念和重要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在实施增强某种体能的锻 炼方案时应逐渐增加负荷。
在体育锻炼期间,怎样的渐进速率是安全 有效的呢?对这个问题不可能有明确的答 案,因为每个人对锻炼负荷的忍受水平不 尽相同。
“百分之十规则”
每周运动强度或持续时间的增加不能超过 前一周的10%。
三、专门性原则
过度锻炼的疲劳综合症表现:酸痛僵硬, 有疲劳感,注意力涣散,容易激动,睡眠 不好,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等 缓解过度锻炼症状的方法是增加两次锻炼 之间的休息时间和锻炼时降低运动强度。 对于严重的过度锻炼者来说,还需要增加 营养、接受理疗和按摩等。
五、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 锻炼效果的可逆性是指由于停止锻炼而引起体能 水平的下降,即俗话说的 “用进废退”现象。 不同体能成分下降速度不同。 当停止力量练习后,肌肉力量下降相对较慢。相 比之下,当你停止耐力练习后,肌肉耐力水平的 下降就较快。研究表明,停止力量练习8周后,肌 肉力量仅下降10%,但停止耐力练习8周后,肌肉 耐力水平则下降30%~40%。
第一节 增强体能的锻炼原则
增强体能的几个原则 超负荷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专门性原则 恢复性原则 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
一、超负荷原则 概念:超负荷原则是指在进行体育锻炼时 身体或特定的肌肉所受到的刺激强于不锻 炼时。 正常负荷的体育锻炼能提高健康水平,但 不能提高体能! 负荷通常包括持续时间(HOW LONG), 负荷强度(HOW HARD),频率(HOW OFTEN)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运动量
第三节 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
一、步行锻炼法(WALKING)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百练不 如一走” “每周1万步,健身不耽误”
二、跑步锻炼法 (RUNNING)
运动强度的大小一般可通过心率指标来确 定。首先测得每分钟的心率,然后计算出 与最高心率相对应的百分数。小强度为最 高心率的60%~65%,中等强度为70%~75 %,大强度为80%~85%。 市场上已经用健身用跑步机。
(三)选择锻炼模式
锻炼模式包括锻炼方式、频率、强度和持 续时间。
锻炼方式指个体从事某种专门性的身体练 习活动。 如自行车,游泳,篮球,网球 你应该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锻炼频率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
为提高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水平,建议你每 周锻炼3~5次, 最少不能少于2次。
运动强度指锻炼时人体承受的生理负荷量。 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如120次以下为 中低强度,120-180次之间大强度,180次以 上为极限强度。
第四章 增强体能的锻炼原则和方法
学习目标
当学完这一章后,你应该能够解释以下的 关键概念和重要问题
关键概念 百分之十规则 过度锻炼 维持方案 运动处方 准备活动 运动强度 整理活动 健康阈 锻炼阈
重要问题 超负荷原则的运用 循序渐进原则的运用 专门性原则的运用 恢复性原则的运用 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的运用 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 运动处方的组成 几种简便有效锻炼法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医生在每个病人求诊时只有对症下药,才 能治愈病人的某种疾病。同样,对每一个 锻炼者来说,应有一个合理的运动处方才 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体能水平。
运动处方应适合个体的需要。一份运动处 方应包括锻炼目标、准备活动、锻炼模式 和整理活动。
一、运动处方的组成 (一)设置锻炼目标
表3-1 设置短期和长期锻炼目标 体能成份 心肺功能 肌肉力量 肌肉耐力 柔韧性 身体成分 当前状况 差 差 很差 差 高脂肪 短期目标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较高脂肪 长期目标 极好 极好 好 好 最佳
一、无氧供能
无氧供能包括在无氧或氧供应不足情况下 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磷酸肌酸)分解供 能及糖酵解供能,前者称非乳酸能,后者 称乳酸能。
服用肌酸可以增强运动能力吗
最近,许多运动员都服用肌酸来增加肌肉体积和耐力。体 内可以合成肌酸,肉类食物中也含有肌酸,肌酸贮存在骨 骼肌内并且大多与磷酸基团合成磷酸肌酸。磷酸肌酸可在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中合成ATP,它的耗竭可导致运动性 疲劳。服用肌酸可以增加肌肉磷酸肌酸的含量,提高重复 性大强度、短时间的运动能力,有些运动员也声称可以使 得肌肉更发达。虽然服用肌酸时体重增加,但这可能是由 于伴随肌酸贮量的增多,体内水分也增加的缘故。研究表 明,补充肌酸可以延缓重复性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的疲 劳,但并不能增加肌肉体积,即使长期服用,效果也不明 显。
关键概念 耐力练习 无氧供能 有氧供能 心肺系统
重要问题 体育锻炼时的两种供能系统 体育锻炼时心肺系统功能的变化 心肺功能适应的意义 提高心肺适应水平的运动处方 耐力练习的益处 提高心肺适应水平的有效耐力练习方法 个人运动处方的制订
耐力练习通常指以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 为目的的低强度体育锻炼方法(如跑步、 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 研究表明,耐力练习能有效控制体重,降 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还要有具体锻炼目标 每天,每周,每天的锻炼内容。
设置个人的锻炼目标时,请遵循以下原则: 可行性原则:必须是现实的 监督的原则:自己监督和他人监督 对锻炼的障碍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实现 锻炼目标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无法 坚持锻炼。
(二)重视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WARM UP)是在锻炼前进行的 短暂的练习活动(5~15分钟)。准备 活动的内容通常包括小运动量的健美体操、 低强度的跑步或伸展性练习等。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肌肉的温度,增加 工作肌的血流量。准备活动还可降低大运 动量锻炼对心脏的压力以及减小肌肉和肌 腱受伤的可能性。
六、大小运动量相结合原则
交叉采用大小锻炼量不仅能提高锻炼的效 果,而且能降低身体受伤的可能。 因此,你应该:(1)不要连续几天进行高 强度锻炼。(2)高强度锻炼一周最多只能 进行三次。(3)每周安排一次超强度锻炼, 让身体尽全力活动。(4)了解自己身体状 况,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第二节 运动处方的制定
锻炼的持续时间:用在主要锻炼内容上的 总时间。
锻炼持续时间不包括准备活动或整理活动 花费的时间。 研究表明,如果要有效地提高体能水平, 每次锻炼至少需要20~30分钟(每周至少锻 炼3次)。
(四)注意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在主要锻炼阶段结束后立即进 行的5~15分钟的低强度练习。 整理活动的目的:1,整理活动可以使血液 从肌肉返回心脏。2,尽管一次整理活动不 能完全消除肌肉酸痛,但会减低因运动而 引起的肌肉酸痛的程度。3,整理活动有助 于体温的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