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语文中段的童话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段的童话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段的童话教学
麦斜镇中心小学习莉莉
童话作为一种文字浅显的儿童文学体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简单的故事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告诉孩子们真、善、美的道理,教会他们如何去爱与宽容,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与启迪。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如今提倡教改新理念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促进语文教学。

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自身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童话教学的策略,主要从教学方法、反馈与评价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这几方面展开,粗略谈谈自己对于中段童话类文章教学的点滴看法。

一、教学方法
1、氛围渲染,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直接构成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

要想让学生有阅读童话类文章的欲望,必须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类文章的兴趣,挖掘他们深藏于内在的无限潜能。

一篇好的童话类文章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在教师先示范朗读这些故事时,就应该欲擒故纵,吊足学生的好奇心。

2、朗读领悟,感受美好
童话类文章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教法,而朗读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童话语言优美自然、活泼明快,词语简单
重复,象声词多,非常适于朗读,而在不同的年段,童话类文章的朗读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中段学生的朗读,要带着问题思考,读出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和含义,通过一些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感悟的基本方法,学会理性思考。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自由读、个别读等,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语感等方面的培养也是极有好处的。

比如,现在四年级上册教材,我刚刚上完第三单元的四篇童话类文章,在学习《去年的树》一课时,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分别读出小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等角色的恰当语气,让大家都参与进来,给大家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中品味童话的语言,感知文章整体,受到情感的熏陶。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让学生深入到角色内心,带着情感朗读,让美的气息渗透到教室的每个角落。

3、情境体验,再现神奇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可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反应和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
堂上乱成一锅粥的局面。

而学生通过表演,能更主动地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并且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了生动的语言练习,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只要能把握住度,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比如我在上《巨人的花园》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刚旅行归来的巨人和被小男孩点拨后的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课文中,巨人的一些语言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就让一些学生来表演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再加上夸张的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让孩子们更深刻地认识了这“两位”巨人。

4、积极训练,创编内容
学习了这么多童话类文章,孩子们都有自己创编新童话的欲望,中段学生已经开始初步练习写作文了,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写作技巧,而且他们对童话有兴趣,这样就更有写作的热情了。

并且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文章的逻辑感也更强,加上这段时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教师们可以善于利用这一点,让他们自由发挥,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在童话世界里飞翔。

比如我班上一名男生自己创作的童话,小鹿就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美丽的鹿角差点让自己送命,而丑陋的鹿脚却救了自己一命。


二、反馈与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在童话类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反馈,善于发现并肯定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

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童话产生兴趣,进而对语文和其他学科都产生兴趣,今后能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当然,在童话类文章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有些教学形式并没有发挥到真正的作用;教学方法单一等等。

童话类文章,作为一种在儿童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创造想象力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学体裁,是小学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并且,童话宣扬的真善美的思想,在学生人格养成方面具有非凡的重要性。

因此,这类文章理应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在此,我只是简单说说我对小学中段童话类文章教学的一些体会。

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1、王全根、赵静《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97/360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3/128
2010.10.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