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角的比较和运算
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 姜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4.2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掌握角的度数的运算和角的运算;
3、掌握角的平分线及其应用;
4、会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重点:
1、角的度数的运算和角的运算;
2、角的平分线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角的度数的运算;
2、角的平分线的应用。
教学用具:自制的角的模型三个,一副三角尺,圆规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角?角有哪三种常见的表示方法?
2、填空: 2.39=____°___′,='''034245 ________°
二、新课探究
1、 引导学生探究角的比较的方法
师:(教师拿出两个自制的角的模型,如图1)请同学们观察,哪个角大?
生:2
师:(教师再拿出两个自制的角的模型,如图2)再请同学们观察,哪个角大?
生:…(回答不出或乱猜)
师:同学们,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只用眼睛观察是不够的,那么我们使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呢?我们可以想想线段是怎么比较大小的。
生A:把两个角重叠放在一起比较,使用叠合法
生B: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使用度量法
师: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请同学们想想谁的方法更好呢?更容易操作呢?(把确定权交给学生)
课堂反馈练习:课本156页练习第1题和第2题
2、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度数的运算
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只利用一副三角尺就可以直接画出30°、45°、60°和90°的角呢?
生:能
师:能不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75°和15°的角呢?请同学们自己来尝试。
(学生动手用三角尺画,教师观察学生画的情况)
[方法指导:若没有学生画出,则教师可以提示可以把一副三角尺进行拼或叠]
师:还能不能画出其他小于平角的角呢?(此时学生易画出105°,150°,135°,120°,165°的角)
师:我们用一副三角尺一共可以画出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 生:11个
师:通过以上画角,我们发现两个角可以相加也可以相减,那么对于一般的角也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请看以下两个例题:
例1计算:4334' +1521' =5855' =5256' 例2 计算: 180-1352' =06179' -1352' =92127'
[方法指导: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度和度加,分和分加,秒和秒加,若所得的分或秒等于或大于60,则进一位;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度和度减,分和分减,秒和秒减,若度或分小于60,则借一位]
课堂反馈练习: 1、543215542398'''+''' 2、4305250321134'''-'''
师:角的度数之间除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外,还可以进行乘除运算。
请看以下例题:
例3计算:22403132242534⨯'''+÷'''
480626126217'''+'''=
5106843'''= 547244'''=
[方法指导:在进行乘除运算时,角的度数的每一部分分别相乘或相除,还要注意最后的结果中若分或秒大于或等于60,则进一位]
课堂反馈练习:计算32381542338396⨯'''+÷''' 3、引导学生探究角的运算
师:从以上的计算中我们知道:角的度数可以进行运算,事实上,
角也可以进行运算。
例如,观察图3中的∠AOC、∠COB和∠AOB,这三个
角有何关系。
生C:∠AOC +∠COB =∠AOB;
生D:∠AOB -∠AOC = ∠COB;
生E:∠AOB -∠COB = ∠AOC。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发现两个角相加或相减得到的和或差也是角。
4、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平分线
师:请同学们利用白纸制作一个角,然后把制作的角的两边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大家会发现有一条折痕,请同学们猜一下,原来的这个角被这条折痕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动手制作,并作出猜想,有的可能会回答:相等)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数学只有猜想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证明。
请同学们想想,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呢?
生:度量法
师:很好,请同学们自己度量。
(学生自己动手量,发现度数相等)
师:这条折痕把原来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我们把这条折痕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角的平分线的定义是:(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并画图说明)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如图4,∠AOC=∠BOC ,则射线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 师:图4中∠AOC 、∠BOC 和∠AOB 有何关系?
生F :∠AOC=∠BOC=2
1
∠AOB ;
生G :∠AOB=2∠AOC=2∠BOC 师:说的很好,请看例题:
例4、如图5,OE 为∠AOC 的角平分线,OF 为∠BOC 的角平分线,∠AOC=90°,∠BOC=60°,求∠EOF 的度数
分析:OE 为∠AOC 的角平分线,则可得∠EOC =21∠AOC =45°;OF 为∠BOC
的角平分线,则可得∠FOC =2
1
∠BOC =30°;从而∠EOF=∠EOC+∠FOC=75°
解:∵ OE 为∠AOC 的角平分线
∴∠EOC =2
1
∠AOC
∵ ∠AOC=90°
∴∠EOC=45°
∵ OF 为∠BOC 的角平分线
∴∠FOC =2
1
∠BOC
∵∠BOC=60° ∴∠FOC=30°
∴ ∠EOF=∠EOC+∠FOC=75° 课堂反馈练习:
如图6,A 、O 、B 在同一直线上,OC 平分∠AOD ,OE 平分∠BOD ,试猜想∠EOC 的度数并证明。
5、
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如图, ∠AOB 为已知角,试按下列步骤用圆规和直尺准确地画一个角等于∠AOB (让学生和教师一起画,体验尺规作图的全过程).
第一步:画射线O ′A ′,
第二步:以点O 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C ,交OB 于D , 第三步:以点O ′为圆心,以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C ′, 第四步:以点C ′为圆心,以CD 长为半径画弧,交前一条弧于D ′.
第五步:经过点D′画射线O′B′.
∠A′O′B′就是所要画的角
三、课堂小结
(请一名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和补充)
1、我们学习了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学习了叠合法和度量法两种方法;
2、我们学习了角的度数的运算和角的运算;
3、我们学习了角平分线;
4、我们学习了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四、回家作业
《数学导学练》第126页“同步测试二”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使用探究的方法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探究,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带给学生。
教师在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从学生
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境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
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时,我让学生联系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从而引出两种比较角的方法,并从中选择了较好的方法:度量法。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在学习用三角尺画特殊角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数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
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
那么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整堂课的开始从现实情况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自觉投入学习,并感知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最终形成知识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