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设想,假如自己出生在国外多好,假如自己长得漂亮一点、身材再高大一些,假如当初报了另一所大学,假如他不出现在错误的时间,等等,如果这些设想都能够成立,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非常完美,至少是我们认为的圆满。
遗憾的是,人生不过是一张单程车票,所有走过的、经历过的都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和历史。
有个成语叫“木已成舟”,听到这个词,就会让人觉得人生很无奈。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经常面临着许多“木已成舟”的事实吗?比如,我们没有出生在经济发达的美国,高考的时候遭遇了改革,毕业后不再分配而是自主择业……有人哀叹生不逢时,有人抱怨命运不公。
既然有些事情是我们不能把握和控制的,再多的抱怨也无济于事,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再想办法去改善。
就像打扑克牌,分到你手上的可能是一手好牌,也可能是一手烂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想办法发挥出最高的水平,争取赢下这一局牌。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名叫《放手》:
有一个樵夫到山上砍柴,由于不慎而跌下山崖,情急之中他拉住了半山腰上一根横出的树干,幸好这根树干比较结实,樵夫并没有掉下山崖,而是被吊在半空中。
命暂时是保住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悬崖光秃秃的,并没有可以抓的地方,况且还很高,人根本就爬不上去,而下面就是崖谷,跳下去似乎也不是那么合适。
无奈的樵夫只好在那里等待救援,可谁又知道他被吊在半空呢?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恰巧有一老僧路过,他给了樵夫一个指点,说:“放手!”
“放手,那我不就掉下去了吗?”
既然不能上,那么唯一活命的途径已经被证实是行不通的了。
如果总这么吊着也肯定只能等死,那么只有往下跳了——虽然不一定能活,但也不一定会死,说不定还可以顺着山势来缓和一点掉下去的冲力,或者在掉下去的半途中能够有另一棵树挡你一下,那么就可以再减少一些冲力,生还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也许还可以抓到石头,也许没有,也许可能真的会死,但至少还有生还的希望。
生活中,很多人会遇到犹如这个可怜的樵夫所遇到的情况,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争取也不是,放弃也不是,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个时候与其夹在中间难受,倒不如放弃支撑的精力,痛痛快快地放手,用全部精力去搏一搏。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一种办法就是接受已经发生的、不可改变的现实,并从这个现实出发,再另行考虑,而不是在那里想着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实,或者是心有不甘而想着要如何才能回到过去。
这样做,既不能如你所愿真的回到过去,又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与其这样,还不如接受这个失败的现实,总结经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不要抱怨上天的不公,也不要抱怨命运的坎坷,很多有所成就的人,比如肌肉萎缩的霍金,比如失明的海伦·凯勒,比如身高先天不足的邓亚萍,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绩,并不是因为上天多么青睐他们,而是因为他们勇于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并创造成功的机会。
遭遇寒冬,很多的人会设想暖春来慰藉自己,这本无可厚非,但若是沉溺其中,这些假设就会成为我们心灵的枷锁,让我们学会逃避,不敢面对事实、真相。
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不和已经过去的事情较劲,才有精力去“改造”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命运。
鲁迅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那么,就让我们做这样一个真正的猛士和勇者,直面不如意的现状,并想方设法去改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