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介绍-20160330

(完整版)-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介绍-20160330


分布式电源
分类
接入电网形式
燃料类型 水电
能量转换方式
逆 变 器
同步 异步 电机 电机
水轮机

太阳能发电
逆变器

风电
煤层气 转炉煤气 资源综 高炉煤气 合利用 工业余热
余压
天然气
直驱式 感应式 双馈式 微燃机 内燃机 燃气轮机
汽轮机
微燃机 内燃机 燃气轮机








√ √ √
分类
接入电网形式
( Navigant咨询公司2014年的《Q2微型电网部署跟踪》报告显示) • 微电网规模在1MW至5MW之间的占大部分,约为34%,第二位是规模大于5MW的
微电网,占19%(数据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机构的微电网容量级别全球 调研)。
发展趋势: • Navigant咨询公司就微电网发展趋势
对需要与电力系统进行通信的 分布式电源,规定了信息交换应遵 守的规约、监控系统的功能以及推荐结构等。
22
分布式电源并网在编/已发布标准-国标4项、行标6项
序 号
标准类型
1
国标
状态
标准名称
已报批 分布式电源配网并网运行条件
2
国标
已立项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
3
国标
4 工程建设国标
已立项 已立项
截止2014年年底, − 全国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67万千瓦 − 完成/在建绿色能源示范县108个 − 新能源示范城市(产业园区)89个 − 建设56个微网试验示范工程,涵盖社区/公用事业微电网、校园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偏远微电网等类型
微电网发展现状-全球
国际现状: • 全球申请、规划以及正在建造或运营中的微型电网项目总装机量接近4393兆瓦
接入规定
从DG并网后电网安全运行的角度
对接入容量、接入电压等级、电能质量、功率控制、电压频率响 应特性、保护、通信与信息、电能计量、并网检测等进行规范。
并网测试
规范各阶段应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周期,用于检验 DG是否满足接入技术规定的要求。
孤岛运行 信息通信
从安全的角度,规定设计、操作和集成分布式孤岛电力系统的方 法和应考虑的因素,提出并网、离网以及两种模式过渡过程中应 满足的技术要求。
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标准化工作支撑 − 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迫切需要国家层 面的标委会进行统筹协调,确保标准内容的衔接和协调一致
标准体系亟需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
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涉及发电、电网、用户等多个领域,系统 复杂性突出 − 需要将微电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单元,对相关技术领域开展系 统分析
• 电源距离用户近,电力/热能就地利用,无需长距离传输 • 动态负荷控制 • 高比例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如逆变器 • 可以脱离主网独立稳定运行 • 多种运行模式,并网、离网
11
P11
微电网关键技术
• 微电网的优化规划设计技术 • 微电网多分布式电源协调运行控制技术 • 微电网多元复合储能技术 • 微电网的电能质量控制与治理技术 • 微电网的智能保护技术 • 微电网经济运行理论与能量优化管理方法
Wind Service Provider
在分布式电源渗透率较高的局 部地区及电网覆盖不到的偏远地区 或海岛,采用微电网的方式,可以 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的接纳能 力、解决偏远地区的供电问题。 6
主要元素
微电源,包括前述分布式电源 的种类,如风电、光伏、燃料电池、 微型燃气轮机、生物质发电等
微网
P25
微电网标准体系
一、基础通用类 二、技术要求类 三、调试验收类 四、试验检测类 五、运行维护类 六、调度管理类
微电网设备及系统 术语定义、电气图形及文字符 号、调度命名规则
并网型微电网并网规定系列 孤岛型微电网技术要求系列 直流微电网技术要求系列 并网型微电网调试验收系列 孤岛型微电网调试验收系列 直流微电网调试验收系列
4
行标 NB/T 33012-2014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5
行标 NB/T 33013-2014 分布式电源孤岛运行控制规范
6
行标
已立项
分布式电源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P24
制定微电网并网技术标准体系主要解决的问题:
指导设计
• 对微电网并网运行、离网以及并离网过渡 过程中应满足的技术条件、设计应遵循的 原则进行规定
订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国家标准体系和年度计划建议;组织微电 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及宣贯工作;审查微电网及分 布式电源并网国家标准送审稿,提出审查意见。
制定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标准体系主要解决的问题:
指导设计 • 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应满足的技术条件、并 网接口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进行规定
规范建设 • 对分布式电源入网调试、验收及测试进 行规定
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 范
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调试与验收 标准
P23
分布式电源标准类型
状态
标准名称
1
行标 NB/T 32015-2013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2
行标 NB/T 33011-2014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测试规范
3
行标 NB/T 33010-2014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3. 满足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用户的用电需要
工厂、医院等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不仅要提供满足
其特定设备要求的电能质量,还要能够避免暂时性停电,满足重要负荷不间断供电
的需求。采用先进微电网技术可提高供电可靠性。
10
微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区别
• 内部电源以分布式电源为主,容量小、惯量小,出力具有间歇性和 不可控性
响时,则可以考虑采用微电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高渗透率分布式 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负面影响。 2.满足与大电网联系薄弱的偏远地区电力供应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牧地区、偏远山区以及海岛等地区,与大电网联系 薄弱,大电网供电投资规模大、供电能力不足,部分地区甚至大电网难以覆 盖,采用微电网技术可解决这些地区供电问题。
《微电网规划设计推荐性实践》
国内标准化现状
国家标准:分布式电源并网领域4项、微电网领域8项 行业标准:分布式电源并网领域6项、微电网领域6项 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的研究和编制,内容涵盖微电网与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规划设计、调试验收、并网测试、运行控制等内容 申请成立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制修
三、调试验收类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调试系列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验收系列
四、试验检测类
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口设备技术规定系列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测试系列
五、运行维护类
分布式电源并网安全规范系列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维护系列
六、调度管理类
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系列 分布式电源并网信息交换系列
21
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的内容重点
12
P12
二 产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
产业发展亟需标准化工作支撑
当前我国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在全国范围发展迅速,亟需标准化 工作给予技术支撑和规范 − 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改变了电力系统在中低压层面的结构和 运行方式
− 与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息息相关的电网运营企业和设备供应 商们熟悉的传统原则受到挑战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发电、储能和 负荷构成的可控供能系统,在国际 上被认为是提高分布式电源利用效 率的有效方式,是国外智能电网的 技术热点。
To the main grid
Microgrid Operations
PCC Heat
Main grid Operations EV
CHP
Markets PV
Storage
一 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现状及趋势

产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

标准化工作现状及展望
一 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现状及趋势
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安装、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 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内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发电 设设施或有电力输出的能量综合梯级利用多联供设施。
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天然气、资 源综合利用发电等技术类型。
− 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功能进行定位和系统边界 区分
− 从系统的角度辨识标准缺失和重复情况,识别亟需制定的标准 ,制定微电网标准化路线图和标准体系。
需要标准化支撑的技术领域
➢ 微网建模及仿真 ➢ 微网并网 ➢ 微源接入微网 ➢ 微网规划设计 ➢ 微网运行特性测试 ➢ 微网调试及验收 ➢ 微网运行维护 ➢ 微网内发电侧管理
并网型微电网试验检测系列 孤岛型微电网试验检测系列 直流微电网试验检测系列 并网型微电网运行维护系列 孤岛型微电网运行维护系列 直流微电网运行维护系列
微电网调度系列 微电网信息交换系列
微电网已立项标准-国标8项、行标6项
序号 标准类型
标准名称
1
国标
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2
国标
3
工程建设 国标
4
国标
微电网接入系统设计规范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系统调试与验收规范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测试规范
5
国标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6
国标
微电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7
国标
8
工程建设 国标
P27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微电网工程设计规范
备注
在编 在编 报批 报批 在编 在编 在编 在编
微电网已立项标准-国标8项、行标6项
负荷,包括敏感负荷和非敏感 负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