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
口服避孕 药及雌激 素替代
•35岁以上,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或既往出现血栓栓塞事 件(特别是口服避孕药期间),应该给予关注; • 绝经后的缺血性卒中或TIA女性通常患者不宜激素替代治疗;
a
8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临床诊疗规范和医疗质量控制
a
9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 治疗方式进行二级预防减少卒中复发可能
• 降压治疗 • 他汀治疗 • 抗血小板治疗
a
15
2013 AHA/ACC 降低成人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胆固
醇治疗指南更新
a
16
Stone NJ, et al. JACC (2013), doi: 10.1016/j.jacc.2013.11.002.
a
6
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 减少卒中再发的可能性
缺血性卒中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
戒烟
•让吸烟者增强戒烟意识,提高戒烟率,是预防卒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 对于卒中患者应该坚决劝告其戒烟,同时避免被动吸烟; • 建议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 戒烟药物等,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
1.35
规律体力活动
28.5%(14.5%-48.5%)
0.69
糖尿病
5.0%(2.6%-9.5%)
1.36
饮酒
3.8%(0.9%-14.4%)
1.51
心理应激
4.6%(2.1%-9.6%)
1.30
心脏原因
6.7%(4.8%-9.1%)
2.38
ApoB/ApoA1
24.9%(15.7%-37.1%)
过量饮酒 或酗酒宣
教
•对于过量饮酒或酗酒者应戒酒或减少饮酒量; •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0-30克,女性不应超过12-20 克;
a
7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临床诊疗规范和医疗质量控制
其他生活方式改变包括体力活动建议与口服 避孕药及雌激素替代治疗问题
• 从卒中预防的角度讲,不提倡剧烈的活动; • 对于能进行体力活动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建议每周3次以上的 体力活动 至少30分钟的锻炼; 建议 • 对于遗留功能残疾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建议早期开始体力活动,以 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禁止吸烟的规定;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
a
1
我国卒中现状日益严峻
高发病率
我国现存卒中患者700余万人, 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卒中病例1
高复发率 门诊的卒中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2
高致残率 存活者中约3/4丧失劳动能力3
1.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a54-160
2
2. 中国脑卒中防治.2011;1(1):4-6
2.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工作进展汇报会议资料.2011;3:2
面对如此现状,需遵循“缺血性卒中二级预 防”指南进一步强调规范化治疗
1年内
• 每6个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就有1人
卒中复发1
3-5年
•25%-33%的卒中患者将在3-5年
内再次发作2
*中国132家医院1138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数据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累积复发率为16%, 即每6个患者中就有1人复发。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可以降低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再发致 残性脑卒中或死亡风险,中度同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也可能从中获益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99%的患者,推荐实施CEA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69%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
龄、性别、伴发疾病及首发症状严重程度等实施
CEA • 建议在最近一次缺血事件发生后2周内施行CEA • 不建议给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施行CEA • 建议术后继续抗血小板治疗
a
3
1. Meng X, et al. Stroke. 2011;42(12):3619-20 2. 中国脑卒中防治.2011;1(1):4-6
a
4
卒中二级预防何时启动?
“二级预防应该从急性期就开始实施” ——《2010卒中指南》
急性期治疗
二级预防
一周 二周
三周
四周
a
5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
• 降压治疗 • 他汀治疗 • 抗血小板治疗
a
12
卒中10大可控危险因素:高血压危害最大
卒中危险因素
高血压史
吸烟
人群归因危险度(99%CI)
34.6%(30.4%-39.1%)
18.9%(15.3%-23.1%)
OR26.5%(18.8%-36.0%)
1.65
饮食
18.8%(11.2%-29.7%)
1.89
INTERSTROKE研究:约90%的卒中风险归因于10种可控危险因素
a
13
O'Donnell MJ, et al. Lancet. 2010; 376(9735): 112-23.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建议进行抗高血压治疗, 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二级预防高血压治疗方案
规范: •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合并高血压者,应进行抗高血压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其他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临床a 诊疗规范和医疗质量控制
10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 154-160.
颈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 脉狭窄具有与CEA相似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有效
性
• 对于症状性颈动脉高度狭窄(>70%)的患者,无条 件做CEA时,可考虑行CAS
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 •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有效 治疗
• 支架植入术前即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用,持 续至术后至少1个月,之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至少12 个月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临床a 诊疗规范和医疗质量控制
11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 154-160.
血管事件复发的风险; • 在参考发病年龄、基础血压、平时用药、可耐受性的情况下,降压目标一般应该
达到≤140mmHg/90mmHg,理想应达到≤130mmHg/80mmHg; • 存在明显血管狭窄的患者血压目标值尚不确定,具体药物的选择和联合方案应个体化;
a
1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临床诊疗规范和医疗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