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鉴赏报考题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系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本电气自动化101班姓名:邹志强学号:20指导老师:陈铃培日期:2012年12月16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该工程的独特与创新之处 (3)三:该工程的设计理念 (4)四:该工程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5)五:该工程对于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 (6)六:我欣赏这个伟大建筑的原因 (10)七:参考文献 (12)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图设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所负责弱电/远期规划研究。
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
扩建工程已于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了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
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
3号航站楼是世界第二大的单体航站楼。
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
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中客车A380能够顺利起降。
跑道试飞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
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新增机位99个;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也能够顺利起降。
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这是一场浩大的工程,共征用了22200多亩土地,搬迁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
2000年6月,民航总局开始进行首都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
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施工和监理合同,国家发改委同日批准扩建工程开工。
目前,扩建工程整体外观已竣工,各项设备安装、精装修已完成80%-90%,整体施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扩建工程将于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其中,3号航站楼的跑道试飞成功后,将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
3号航站楼由主楼和国内候机指廊、国际候机指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和可靠的信息系统。
旅客自动捷运系统全长4公里,每2分钟一趟。
届时,旅客在3号航站楼出入时,令不少旅客头疼的携带重物在机场长距离奔走的问题将得到解决[1]”(引自/1192994.htm)二:该工程的独特与创新之处“在机场内转向时很多乘客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是在3号航站楼内,您再也转不了向了。
因为航站楼的屋顶是由钢架结构组成,由于这些屋顶色彩也独具匠心,是由红-橙-黄渐变的三种颜色构成的,这三种颜色分别位于航站楼内不同的区域,只要您看看屋顶的颜色也就知道自己身处哪个区域了。
从整体外观来看也有它独到的地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楼站的设计方案出自英国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之手,从空中俯视犹如一条巨龙,形成了充满整体动感的建筑体量。
这种完整的建筑格局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将形成令人震撼的出行体验。
整个3号站楼工程可以看成为“龙吐碧珠”“龙身”“龙脊”“龙鳞”“龙须”五部分。
3号航站楼不仅建筑外形在时尚元素中融入中国古典意象,内部景观更是彰显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
迎面即是《紫薇辰恒》雕塑,它的原型是我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张衡享誉世界的发明“浑天仪”,精巧逼真;国内进出港大厅摆放了4口大缸,名为《门海吉祥》,形似紫荆城太和殿两侧的铜缸;二层中轴线上,摆放了形似九龙壁的汉白玉制品--《九龙献瑞》,东西两侧是“曲菀风荷“和”高水长流“两个别致的休息区;T3国际区的园林建筑是三号航站楼景观的另一大亮点,3号航站楼的文化景观继承和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集观赏性与功能于一身,颂扬了中华文明的同时,又有旅客对T3的坐标定位功能[2]”。
(引自‘/790ad024bcd126fff7050b8e.html’)三:该工程的设计理念“为了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都机场航空运输的安全、畅通、方便、快捷和万无一失,让奥运大家庭的成员,世界各国的来宾,高兴而来,满意而去,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和难忘的最后印象。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应运而生3号航站楼是奥运专包机和航班的主战场,是奥运大家庭成员莅临北京的主要通道,努力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创造安全、高效、便捷、优质服务的航班运输工作,是首都机场的光荣职责和崇高使命。
3号航站楼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功能,还要考虑其环境、艺术氛围及民族(或地方)风格等。
航站楼一侧连着机坪另一侧又与地面交通系统相联系。
旅客、行李及货邮在航站楼内办理各种手续,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实现运输方式的转换。
旅客航站楼基本功能是安排好旅客、行李的流程,为其改变运输方式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使航空运输安全有序。
3号航站楼南北两座建筑(T3C和T3E)由于距离过长,两座楼之间会建造旅客捷运系统以方便乘客。
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
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
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
分别设置在T3C、T3D、T3E共有3个车站。
3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组成,覆盖了T3C、T3E及连接T3C与T3E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70公里。
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
交通中心(GTC)位于3号航站楼前,地下有两层总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车7000辆。
旅客从停车场下车后,乘坐电梯可直达候机楼内。
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轻轨交通车站,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椭圆形玻璃壳体结构。
旅客可从城内乘坐轻轨交通直到航站楼。
东直门至首都机场的轻轨线路会分岔后分别达到2号和3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与原有2号航站楼之间也会建立轨道连接。
第二机场高速路、机场南线高速路、机场北线高速路、机场轨道交通等场外配套工程的建设,为旅客来往首都机场提供了方便通道。
当然这里还考虑到了特殊时刻和特殊人群不同应对措施,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3] [4]”。
(/1192994.htm “ .cn/video/olympic/2007-09/13/content_8870790.htm)四:该工程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一:对于那些超长超厚的网架钢架和大体积混泥土结构安装,对钢结构和网架加工产进行驻厂监造等措施,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该工程对于地基的要求也相当的高,为了使地基平稳结实和安全。
航站楼基础桩总计用了18950根,分为32种桩形,需要在不同的标高面施工,采用极坐标法计算模型,保证了工程实体放样准确,桩长从21米到44.5米之间,结合地层特点选用反循环钻机和旋挖钻机施工,桩底和桩侧采用厚压浆技术,承载力提高了50%~80%。
航站楼主体结构为三角形布置,梁柱节点各异,并有径性柱梁,钢管柱穿插施工,足以保证地基的安全与牢固。
三:为了解决结构变形的难题,结构设计多条变形缝,厚交带,诱导缝,主体设计10厘米宽变形缝,采用可滑动式梁节点及分缝柱的设计楼板和墙体上设置抗裂沥青,高腕架的基座采用板销节点与柱顶连接,设计滑动基座和伸缩缝,合理排布施工顺序,重点保护接龙温度和位置,木墙横架上下与结构采用交织连接[5]”(_show/id_XMjY3NDg4ODE2.html)五:该工程对于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不久前,英国《泰晤士报》评出了目前世界上正在建设的十大重要工程,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榜上有名。
T3航站楼的引人注目不仅仅表现在其绚丽的外观上,同样还有它所使用的高科技手段。
IATA CUTE平台支持的远程值机、移动值机服务,60台IATA CUSS标准的通用自助值机服务,无线网络覆盖等,都将使旅客拥有不同于以往的出行体验。
严密的监控系统、五级安检、二次身份认证系统都为航站楼安全运行、旅客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系统联调,以保障T3航站楼能够按期交付使用。
”优利大中华区交通运输服务部营销总监曹晓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T3航站楼的IT系统集成商,优利公司承担了首都国际机场第三期工程的地面运营信息系统及机务维修与工程管理咨询服务项目。
3号航站楼采用的多楼连通的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
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无线电视监控系统监控车厢内旅客情况,安全快捷、绿色环保。
APM系统的全程共有3个车站,分别设置在T3C、T3D、T3E,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最大发车间隔为3分钟,高峰小时单向运送旅客可达4227名。
APM站台使用玻璃幕墙阻挡旅客进入轨道区域,只有在列车到站后,车门和站台门同时打开时,旅客方可进入车厢。
为防止进出港旅客混流,采用单侧开门的方式,待进、出港旅客全部下车后,再打开另一侧的车门和站台门,供出、进港旅客上车。
看点一3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监控系统完备,容错能力强。
传输速度最高达10米/秒,高峰小时处理行李近2万件。
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等组成,覆盖了T3C、T3E及连接T3C与T3E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70公里。
3号航站楼的行李系统安装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行李在运送过程中走到哪里都会被监控和锁定。
同时,为了航空安全,T3的行李系统还安装五级安检系统,即使最细小、隐蔽的违禁物品也逃不过该系统的排查。
还有17个大型的行李提取转盘,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这也将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
看点二3号航站楼是高度信息化的航站楼。
IATA CUTE平台支持的远程值机、移动值机服务,60台IATA CUSS标准的通用自助值机服务、无线网络覆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