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语文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黄淑琴、桑志军主编)知识梳理

中小学语文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黄淑琴、桑志军主编)知识梳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黄淑琴、桑志军主编)知识梳理绪论1.什么叫课程?课程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编制教育内容,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学习经验的活动。

2.中西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专著是什么?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3.现代课程论理论的奠基者是谁?美国的泰勒4.我国第一部课程论专著是什么?陈侠的《课程论》,出版于1989年5.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6.在我国,“语文”一词始用于哪一年?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时。

7.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三老”是指哪三个人?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被誉为语文教育界的“三老”。

第一章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2.如何理解“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3.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人文内涵既指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知识,更指语文课程无处不在的人文精神。

4.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各有哪些特点?自主学习具有如下特点:自主学习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参与教学的学习。

合作学习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小组合作目标(或共同的任务)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第三,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第四,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教学评价指标。

探究学习具有如下特点: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5.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是指什么?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指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6.什么叫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

7.2011年版语文课标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是怎样的?(p26)纵向结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横向结构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8.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那四个方面?(教科书外知识,请上网查阅)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与“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9.所谓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指哪四个“学会”?(p30)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成为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

10.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第二章1.如何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观点?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作为母语课程,语文学习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既有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殷实的语言、文化资源。

我们生活在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在社会,满耳是汉语,满眼皆汉字。

可以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几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台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为什么说语文课程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科书之外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纸介质的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演讲、辩论、讨论、表演等形式,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以及日常生活、重要文件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这些规定所例举的21种资源,把语文课程资源归纳为自然、社会、人文三类,囊语文课程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联系的课程。

只要我们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场所都可以加以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3.如何理解“大语文教育”的观点?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

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肓系统、学校教肓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

4.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可以采用哪些策略?(p42)(1)自觉整合,利用校内相关学科资源(2)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3)第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活动(4)利用当地资源适当开发语文校本课程5.语文教材具有哪些功能?1凭借功能2示范功能3教育功能4发展功能6.语文教材系统包括哪四个方面?(p51)包括课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和知识系统四大方面7.你认为,“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前者是教人,后者是教书。

8.目前的语文教材编写一般都以什么为主线的?(p56)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线9.如果用“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形容语文教材的话,它反映的是什么问题?语文教材时代性问题第三章1.语文教师有哪些职责?P71语文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格的培育者,语文教师是人类教育文化的创造者2.教师备课一般包括哪些基本的工作内容?(p71)一熟悉课标,二专研教材,三了解学生,四设计教学,五编写教案,六设计板书与制作课件3.常规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三个环节?(p76)导入——展开——结束第四章1.基本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分别包括哪些内容?P108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语音文字,汉词汇标点符号,语法修辞文本,文学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

基本的语文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心灵能力,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以及使用常用工具书,新技术和多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其他相关能力2.学生语文学习在情感与价值观方面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111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与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二、文化品味,高尚情趣,健全人格与健康个性三、科学方法与态度,严谨求实的学风,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第五章1.根据语文课标的精神,当前识字教学的原则是什么?P125“识写分开,多认少写”2.识字教学的质量要求是什么?(p125)掌握形、音、义的质量标准,即我们所熟知的达到“四会”的要求:会认、会讲、会写、会用,这是识字教学,最终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四会”的提法是为了保证识字的质量3.汉语拼音教学的核心目标及要求是什么?即要准确把握“以认读为本”的这一核心目标和要求4.要让学生掌握的三套识字工具是指什么?一是学会汉语拼音;二是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和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三是学会按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5.识字教学的关键及难点是什么?(p133)1、形、音、义结合,以字形教学为重点。

2、利用汉字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文字的优美。

3、运用多元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潜能。

4、创设良好的识字语境,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第六章1.什么叫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什么?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2.阅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阅读能力的核心是什么?(p145)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核心)、鉴赏评价能力、活用能力。

3.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哪四个方面?1、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2、理解各种语言结构的能力。

3、理解文章中各种表达方法的能力。

4、理解文章中各种修辞手段的能力4.朗读有什么作用?(p147)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是什么?(见课标)朗读的好处在于:有助于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从而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味理解;可以促进记忆,积累语言材料;有助于形成语感,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等。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5.阅读教学应坚持哪些基本理念?1、注重文本语言的品味。

2、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3、关注阅读教学中的多种对话关系。

4、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性。

5、注意随文讲解语文基础知识。

6.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系一般有哪些?(p152)教师一文本一编者的对话关系和学生一文本一编者之间的对话关系。

7.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哪些?释题导入、介绍作者或时代背景导入、新旧知识我系导入、文章的风格或价值导入法、故事式导入,谜语、诗词或对联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等。

8.诗歌教学的要点有哪些?1、领会意境、体会感情。

2、品味语言,分析形象。

3、分析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

4、引导联读和仿写。

9.散文教学的要点有哪些?1、抓住线索,理清结构。

2、感受意境,领会情思。

3、品味语言,学习写法。

10.小说教学有哪些要点?1、理清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3、明确典型环境。

4、概括主题意义。

11.童话教学应体现童话的哪些特点?教育性,趣味性,幻想性,科学性。

12.文言文教学有什么意义?文言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意义:一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打下基础。

二是学习古代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和写作技巧,借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现代汉语水平。

三是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方法:1、诵读法2、比较法3、归类法4、串讲法第七章1.写作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理念?1、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加强阅读,广泛积累写作素材。

2、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3、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丰富学生写作知识,充实学生写作内容。

第二,加强师生交流,促进情感融合。

兴趣是带有情感的个性意识倾向性。

第三,运用多种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作文教学的指导环节包括哪些具体内容?(p198)包括审题、立意、构思、选材、修改的指导。

4.作文讲评环节应如何进行?可以采用哪些方式?a)将讲评和批改两个环节结合起来,由教师主导,学生共同参与,这种讲评往往运用课堂讨论的方法,教师作为讨论的一员,平等地参与到其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