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文化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文化发展历程

小议中国近现代史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文化发展历程
回首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具体历史道路,我们不能不瞧到,在曲折中前行的中华民族,我们发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当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得突出,时至今日,文化既就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就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已经成为党与国家以及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

基于这一现象的现代意义,我将结合本学期所修读的《中国近现史纲要》谈谈我国近现代史文化发展历程:
一、近代文化的变迁
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国第一次遇到了来自西方侵略势力的冲击,这就是旷古未有的,这就是声光化电等科学文明用强力形式对古老落后的农业文明的挑战,从而引发了从体制到思想领域的全面危机。

这一时期经济的多种成分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复杂性。

这一阶段既有资本主义文化,又有封建主义文化;既有殖民
主义文化,又有爱国主义文化;既有西方近代文化,又有中国传统文
化;既有新文化,又有旧文化;各种文化既有互相矛盾冲突,也有互相
制约、影响,甚至互相结合或融会。

2、区域性。

在东南沿海与沿江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人们
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社会风气也日渐
开放。

然而,在广大内地、农村,经济基础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仍然
就是受封建经济的支配。

相应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没
有发生什么变化。

3、基础薄弱。

由于封建地主经济成分的强大,并占据主体地位,而资本
主义经济成分十分微弱,造成了近代新文化缺乏坚实牢固的经济基
础。

传统士大夫中的一些开明之士一定程度上能够认同西学,学习
西学,实际上,她们一直在新与旧之间徘徊。

二.现代文化的起点——“五四”运动
1.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政治文化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转化。

它所蕴涵
的思想认识、价值理念与意识形态,则融入到中国近代政治发展之中。

2. 爱国主义就是其精神源泉,民主与科学就是其中的核心,勇于创新、
解放思想、实行变革就是民主与科学提出与实现的途径,理解精神、个性
解放、反帝反封建就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
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发展
1.民族文化,它就是中华民族的,带有民族的特性,就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
来的。

2.科学文化,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大众文化,文化工作者要接近民众。

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丰富源泉。

4.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
就是共产主义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
响力与竞争力的科学道路。

有如下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因而始终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因而反映了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目标与基本方针,也体现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着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因而切合中国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