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名词解释汇总

药剂学名词解释汇总

药剂学名词解释汇总名词解释1.制剂: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如阿司匹林片。

制剂的研制过程也可简称制剂;2.平衡水分:指在一定空气条件下,物料表面产生的水蒸汽压等于该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此时物料中所含水分为平衡水分,是在该空气条件下不能干燥的水分;3.倍散;在小剂量的剧毒药物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4.粉碎度:通常把粉碎前的粒度与粉碎后的粒度之比称粉碎度或粉碎比;5.无菌制剂: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设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6.洁净级别:是指每立方英尺中≥0.5微米的粒子数最多不超过的个数,如100级是不超过100个尘粒。

7.缓释制剂: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8.经皮给药系统: 或称经皮治疗系统是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即透皮制剂;9.主动靶向制剂: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的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的制剂;10.自由粉碎:是在粉碎过程中已达到粉碎粒度要求的粉末能及时排出而不影响粗粒的继续粉碎的操作。

11.增溶:是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12.乳析: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为乳剂的分层,又称乳析;13.CRH:临界相对湿度,药物随环境湿度增加吸湿量增加,当环境湿度达到某一定值,药物吸湿量急剧上升,对应环境湿度成为临界相对湿度.14.长循环脂质体:脂质体表面经适当修饰后,可避免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延长在体内循环系统的时间,称长循环脂质体;15.控释制剂: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16.Microcapsules:微囊,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统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

17.包合物:又称分子胶囊,是一种分子包嵌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而形成的包合体。

一般将具有空穴结构的分子称为主分子(包合材料);被包嵌的分子称为客分子(药物)。

18.灭菌制剂:指用某一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或非致病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

19.Passive target-orientedpreparations被动靶向制剂,是采用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材料等作为载体材料,将药物包裹或嵌入其中制成各种类型的、可被不同器官(组织、细胞)阻留或摄取的胶体或混悬微粒制剂;20.Solid dispersion:固体分散体,是固体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水溶性、难溶性、或肠溶性固体载体中所制成的高度分散体。

21.Pharmaceutics: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2.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缓释制剂: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23.CMC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称临界胶束浓度24.Liposomes脂质体: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也有人称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25.Pharmacopoei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实施,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26.Inclusioncompounds包合物:又称分子胶囊,是一种分子包嵌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而形成的包合体。

一般将具有空穴结构的分子称为主分子(包合材料);被包嵌的分子称为客分子(药物)。

27.Isoosmotic Solution and Isotonic solution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是指渗透压与血浆相等的溶液,等渗是物理化学概念。

等张溶液(Isotonicsolution)是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在等张溶液中既不会发生红细胞体积改变,更不会发生溶血,所以等张是生物学概念。

28.Microcapsules and Microspheres:微囊和微球: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统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microencapsules);如使药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亦称基质型)微小球状实体,称微球(microspheres)。

29.controlled releasepreparations控释制剂: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30.MAC 最大增溶浓度,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g时增溶药物达到饱和的浓度31.Dosage Forms and Formulations剂型(dosageform):药物供使用之前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并于一定给药形式相适应。

如:片剂、注射剂、酊剂、气雾剂。

32.Active target-oriented drug delivery systems主动靶向给药系统,又称主动靶向制剂,是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的制剂33.Stokes' Law and Noyes-Whitney Equationr 1- r混悬剂中的微粒受到重力作用产生沉降时,其沉降速度服从Stocks定律:V = 2 r2( 是分散介质的粘度。

h 2为介质的密度;r 1为粒子的密度;r r为粒子的半径,h2)g / 9固体制剂中药物的溶出可用Noyes-Whitney方程表示:dC/dt=KS(CS-C)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是药物的溶解度,C 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34.GMP and GCP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简称,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全面管理监控的通用准则。

GLP是Good LaboratoryPractice的简称,即药品安全试验规范,亦称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是试验条件下,经行药理,动物试验(包括体外体内实验)的准则。

35.靶向制剂;靶向给药系统靶(target-oriented drug delivery system,简称TODDS)又称靶向制剂是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制剂。

36.F0值:在一定灭菌温度,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在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

目前仅限于热压灭菌。

37.等张溶液:等张溶液(Isotonicsolution)是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在等张溶液中既不会发生红细胞体积改变,更不会发生溶血,所以等张是生物学概念。

38.自由水分:指物料中所含的水分多于平衡水分的部分,或称游离水分,是能干燥除去的水分;39.比表面积:单位重量或体积所具有的粒子表面积。

分别用Sw 和Sv表示Sw =6/ρdvs Sv=6/dvs40.生物洁净:系指不仅除去空气中的尘埃,而且除去细菌等以创造洁净空气的环境。

41.脂质体: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也有人称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42.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或非致病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手段。

43.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称为置换价.公式为:f=W /[ G-(M-W)]f—栓剂置换价;G—纯基质栓(空白)重;M—含药栓重(药物+基质);W—含药栓中的含药量;(M-W)为含药栓中基质的重量;G-(M-W)为纯基质栓剂与含药栓剂中基质重量之差(即为与药物同体积的基质重量)。

44.缓释制剂: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45.自由粉碎:是在粉碎过程中已达到粉碎粒度要求的粉末能及时排出而不影响粗粒的继续粉碎的操作。

46.絮凝度: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47.乳析: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为乳剂的分层,又称乳析;48.靶向制剂:靶向给药系统靶(target-oriented drug deliverysystem,简称TODDS)又称靶向制剂是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制剂。

49.剂型:药物供使用之前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并于一定给药形式相适应。

如:片剂、注射剂、酊剂、气雾剂。

50.堆密度:指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求得的密度,亦称松密度。

51.临界相对湿度:临界相对湿度,药物随环境湿度增加吸湿量增加,当环境湿度达到某一定值,药物吸湿量急剧上升,对应环境湿度成为临界相对湿度52.非牛顿流体:切变应力和切变速率不成比例关系。

流变曲线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

有些通过原点,有些不通过原点的流体。

1. 应用Noyes-Whitne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 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 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 形成饱和层, 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 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 增加固体的表面积2.提高温度3. 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4. 增加扩散系数5.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

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

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

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颗粒。

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

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

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