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
、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
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
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
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多年。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
、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
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
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
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
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
掌握了
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