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后勤院感培训

行政后勤院感培训

穿隔离衣/防水围裙 ▪ 处理锐器:防止刺伤 ▪ 患者用后物品:采用正确的消毒灭菌措施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重视手卫生
▪ 手是病菌播散的主要途径之一
▪ 医院感染80%是由手引起的 ▪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 ▪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
20~30%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中国国家标准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 19083-2003)
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技术要求》 (GB 19084-200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19082-2003)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YY0469-2004)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WHO关于手卫生的六个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 2、摘除手套后 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5、从病人污染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 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命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传染链
传播(流行)三要素:
▪ 传染源
- 最初病菌微生物所在的地方(病人, 医护人员,访客,环境及医疗器材)
▪ 传播途径
-病菌微生物是如何传播的(接触,飞沫 ,空气传播)
▪ 易感宿主
- 可能被病菌微生物寄生和感染的人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传染病分类—按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呼吸道传染病:空气、飞沫
▪ 接触传播: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大部分传染病、泛耐药菌感染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接触传播疾病的隔离
(1)尽可能单人单间 (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 (3)专用的隔离标识 (4)限制探视人员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接触传播疾病的防护
(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戴手套 手上有伤口戴双层手套 及时洗手/手消毒
国家建设部 、卫生部2002年11月颁布 1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4年6月 1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2009年4月 14、《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2009年4月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形势
控制医院感染责任重大
▪ 设备部门:消毒设备、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 ▪ 基建科:医院建筑设计、规划 ,科室布局,传染病房设置 ▪ 膳食科:饮食卫生、食物安全、餐具消毒 、人员健康状态、卫生知识 ▪ 药剂科:消毒液 ▪ 保卫科:传染病病人留观、运送、隔离(卡桑德拉大桥) ▪ 财务科:门诊(发热门诊)、病房收费(传染病病房) ▪ 病案室:出院病历、各种报表
处于双重环境之下:医院、社会
传染病:乙肝、艾滋病、SARS、 流感、 肺结核、鼠疫 疯牛病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 传染病: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
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 特点: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性、地方性、季节后勤-院感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 无松懈。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口罩
▪ 一般诊疗活动—纱布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侵入性操作—外科口罩 接触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病人—防护口罩
▪ 注意:佩戴前后清洁双手; 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按紧鼻夹
3、《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8月颁布
4、《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洁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3月实施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8年01月01日实施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2009-7-3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传染病分类—按管理
▪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 ▪ 乙类传染病(25种):SARS、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
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淋病、梅毒等。
▪ 丙类传染病(10种):流感、风疹、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 斑疹伤寒等。
•行政后勤-院感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没有医务人 员可以绝缘于 医院感染之外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医院后勤管理的特点
后勤工作范围广
从事后勤的人员多 与各方面人员有广泛的接触 接触的物品数量多,品种杂,来源广,环节多 采购、运输、贮存、供应、使用管理,某个环节把关不严,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
(1)严格按区域流程穿脱防护用品 (2) 进入病室戴帽子、防护口罩 (3) 进行喷溅操作时戴护目镜/面罩,穿防护服 (4)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戴手套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传染性疾 病
•消毒隔离措 施
•院内交叉感 染
•2009-7-3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水痘、流感、 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等。
消化道传染病:饮水、食物、被病原体污染的手。
菌痢、甲肝、伤寒、霍乱等
血液传染病:血液或节肢动物(蚊、虱、蚤、蜱)
艾滋病、乙肝、丙肝、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体表传染病(接触传染病):直接或间接接触
狂犬病、炭疽、破伤风等
•行政后勤-院感
•隔离衣
▪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疾病患者
对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时(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喷溅
•防护服
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患者时
接触空气/飞沫传播疾病患者,可能受污染物喷溅时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鞋套
▪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房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 标准预防知识 ▪ 常用消毒隔离措施 ▪ 洗手/手消毒 ▪ 防护用品的使用 ▪ 职业暴露的处理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隔离防护原则
标准预防
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措施
(空气、飞沫、接触)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标准预防
➢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 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 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经血液传播、非经血液传播 ➢双向防护:患者 医务人员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标准预防措施
▪ 手卫生:最有效、经济、简便的方法 ▪ 接触污染物品:戴手套 ▪ 有可能被污染物喷溅时:戴外科口罩、防护镜/面罩,
(2)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操作时穿隔离衣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飞沫传播疾病的隔离
(1)尽可能单人单间 (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 (3) 患者病情允许应带外科口罩 (4)限制探视,患者与探视者距离在1m以上, 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5)加强通风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
染艾滋病;黑龙江北安建设农场职工医院非法采供血导致19名感染 艾滋病 2005年,陕西省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2005年12月11日,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代价—经济、社会、声誉
•深圳孕妇感染事件: 46人索赔2000多万元
西安交大院感事件:赔偿近200万元 宿州眼球事件:10人手术9人摘除眼球
▪ 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 流感、 甲型H1N1流感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
▪ 空气传播:微粒子(≤5µ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传播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水痘
▪ 飞沫传播:飞沫核(>5µm)短距离(1m内)移动导致传播
麻疹、流感、肺结核、SARS、手足口病等
行政后勤院感培训
2020年7月27日星期一
提纲
院感事件回顾 传染病基本知识 常用消毒隔离措施 行政后勤工作与院感控制 职业暴露与防护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培训目的
了解控制院感的重要意义 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 积极参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这些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 医院感染与医院各个部门相关 ➢ 院感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院感控制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全国人大通过2004年12月1日实施
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9月
▪ 注意:在规定区域使用,离开区域及时脱掉
•防水围裙
可能受到污染物喷溅时
进行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时
•2009-7-3
•行政后勤-院感
举例-甲型H1N1流感
病原学 ▪ 病毒为有囊膜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
▪ 病毒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 灭活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