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夏季养生

老年人夏季养生

老年人夏季养生夏季老人养生之道炎热夏季,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烦等多种症状.甚至更被中暑、食物中毒、呕吐、痢疾等多种疾病困扰。

而老年人更是因为抵抗力弱、适应力差等等,在这难熬闷热的天气里,特别易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

为了安度炎夏,老年朋友就要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多动动脑筋,琢磨点夏季的养生之道,来防病健身。

适宜着装:炎炎夏日,人体的排汗量大大增加,在着装上,老年朋友也一样要穿些凉快的衣服,最好是选择透气性好的,质感舒适,宽松的棉质衣物。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晚上,一定要穿稍微挡风的衬衫,更不要久吹电扇,避免外邪进入体内,引起头痛、腹泻、腹胀、关节酸痛等症状。

不是有句老话叫“心静自然凉“吗?尤其是炎热夏季,切勿过度贪凉,心平气和,不焦躁,自然不再感觉燥热难耐。

白天出门,更要防止被烈日强光过久地直接照射,外出最好戴个草帽或打把遮阳伞。

外出最好不要穿凉鞋或拖鞋,选择薄的棉袜、布鞋为宜。

汗湿的衣服一定要勤换勤洗,保持清洁,防止暑湿并袭。

合理饮食:夏季一般都会食欲低下,通俗称谓“苦夏”,老年人更是如此,加上原本老年朋友的消化功能就比较差,所以在这种阳气盛、阴气衰的季节,更要多喝水,多食用容易消化,清淡营养的食物。

例如,多吃些粥类及馒头、面条等面食类,新鲜蔬菜、水果以及鱼、虾、蛋、豆制品等等;少吃些油条、肉串等油腻或煎炸的高糖、高盐、高脂食品;更不要吃太多生冷食品,以免诱发疾病。

切实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当然,为防中暑,更应该准备一定的清热解暑药,如清凉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还可以做些绿豆汤、酸梅汤等用来消暑。

汗多时,适量喝些淡盐水,用来补充水分和盐分。

谨慎起居:不同的季节,应该有不同的起居时间,昼长夜短的夏季,则适宜“晚睡早起”,当然很多老年朋友一直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晨起后,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也是很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但一定要保持一天有七到八小时的睡眠。

中午最好有一小时左右的午觉时间,养精蓄锐,以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

老年人的房间更要注意通风清爽,保持空气的新鲜,但要注意早上开窗,十点前一定要关闭,防止室外热气入侵,室温保持在 20”(2~25~C.相对湿度在40%~ 60%之间。

切记不要在屋外、楼道、屋檐下、窗口等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

室内经常洒些清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既降温又能调节湿度,但一定要注意勿使室内与外界温度相差太大。

夏天,老年人也不要洗冷水澡.体温的骤然下降,容易受寒,引起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减少外出,老年_人应尽量减少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目光直射。

早上气压较低,6点~10点是高血压好发的“危险期”,喜欢锻炼的老人最好避开这段时间,下午或者晚上出去锻炼。

白天在家中也可做一些简单有效的小练习。

如,瑜珈里运用的腹式呼吸法.呼吸到小腹部,吸气时腹部鼓起,吐气时收缩腹部,每天1~2次,每次l0~20分钟。

如果必须外出,最好做好防护措施,打把遮阳伞,戴个凉帽、太阳镜,皮肤外露处涂防晒霜等等,尽量减少炎热对健康的威胁。

外出时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花露水等,以防中暑时急用。

在夏季,老年朋友还应避免剧烈的体力劳动和紧张的脑力思考.以免劳神伤气。

中医养生—老人养生—老人夏季膳食应“三少”“二要”夏季天气炎热,人易疲倦,人体胃肠也易受暑热的刺激,功能相对减弱,食欲欠佳。

老年人要安然度夏,除了注意休息和睡眠外,还要保证胃肠功能正常,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所以食疗养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以下“三少”、“二要”就是老年人食养的重要内容。

少吃肉食:老年人膳食中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和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尤其是夏季天热,吃肉易生痰火,饮食应以健脾、消暑、化湿为主,如多吃些豆腐、鲫鱼、西瓜、苦瓜、绿豆和玉米等食品,尽量不吃难以消化、过于肥腻及辛辣的食物。

采用绿豆、扁豆、莲子、荷叶等加入糯米等一并煮粥,凉后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热。

少吃甜食:夏天一般食用甜食较多。

甜食含糖分高,产生的热量也高。

若老人过多食用,就会化热生火,使体内糖分过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引起消化不良,产生食欲减退,胃脘胀满,口腻无味,嗳气吞酸等现象。

老人过多食用甜品,使糖分在身体内积存下来,多表现为老年人常见的“肥胖”现象,血脂升高,从而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因此必须忌食过甜之品。

少量的饼干、烙饼等少糖的食物可适当进食。

少喝冷饮: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夏季又要受到暑热湿邪的侵袭,影响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饮冷饮,就会损害脾胃。

各类冷饮虽可消暑解热,但对消化道黏膜都会产生不良刺激,可使胃肠液循环减慢,肠蠕动变弱,甚至出现痉挛现象。

因此,老人要少喝冷饮,少吃冷食。

有消化道疾病的老人尤应注意。

消暑除倦可喝不太浓的热茶。

一要卫生:要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品,新鲜瓜果能消暑解渴,且富含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老年人适度多吃些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瓜果有好处。

但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防止夏季肠道传染病。

鱼、蛋、肉等食品要注意保鲜防腐。

饮食用具、炊具,如菜板要生熟分开使用,不可混杂,且注意消毒。

如有可能可以多吃些大蒜,既可杀菌又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调味解暑。

夏季细菌滋生快,食品要现做现吃。

二要补充水和盐:盛夏出汗多,容易造成体内水盐代谢失调,充分补充水分是夏季中老年人养生不可忽视的一点。

水补是食疗、食养的基础,健康的成人每天至少要补充2500毫升的水,才能把体内废物排出体外。

菜肴或汤的调味应稍咸些,可补充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但也不宜过咸,以免肾脏排泄钠离子和水的功能减退,造成高血压或引起心力衰竭。

夏季养生食谱--四季养生食谱二夏季养生食谱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人体出汗过多而容易丢失津液,因此夏季养生应该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伤津耗气。

夏季饮食多清淡。

夏季署热,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适当吃些清热解毒的食物,蔬菜类如茼蒿、芹菜、小白菜、香菜、苦瓜、竹笋、黄瓜、冬瓜等;鱼类如青鱼、鲫鱼、鲢鱼等,这些食物能起到清热解署、消除疲劳的作用,对中署和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夏季饮食宜补气。

可适当选择一些滋阴补气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桂圆、荔枝、花生、番茄等。

多食,杂粮,蔬果以寒其体,但生冷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过于寒凉,损伤脾胃。

夏季心气旺盛,易伤人气阴,在这个季节里,应以补气养阴、清署热为主,如冬瓜、西瓜、莲藕、鸭肉等,不宜多食温补、滋腻厚味之品。

老人夏季饮食十大要诀老人度夏饮食十要诀炎热的夏季已一些年人已开始出现“苦夏”症状。

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群为此发出忠告:夏季老人尤其需要讲究“吃的学问”,以减少或避免“苦夏”症状。

李群主任指出,老人由于年龄增长,各种内脏器官机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应激能力较差,夏季尤其是在“湿热”环境中,容易出现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疲乏无力、心烦气燥等多种“苦夏”症状。

因此,老人夏季饮食调理较之其它季节更为重要。

如果因为出汗消耗而摄入热量过多,会增加身体的负担。

相反,因为没有食欲而摄入热量过少,又会导致营养不良。

老年人夏季“怎么吃”才有利于安全度夏?李群主任提出以下要诀:1.主食不过少。

尽量做到粗细粮搭配,品种多样化。

可以在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热量的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2.荤食不过量。

最好选用去皮禽肉(如鸽肉、鸭肉等)、鱼虾类等平凉性肉食。

3.每天一瓶奶。

有人因为夏季天热,怕牛奶“上火”而停奶,其实没有必要。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低脂奶、脱脂奶或酸奶。

对牛奶不耐受的老人,可以选择豆浆等替代品。

4.每天一个蛋。

因为鸡蛋中的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组成最接近,也是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鸡蛋的烹制最好选用煮、蒸、炖,避免油煎。

有高胆固醇的老人可以吃半个蛋黄或不吃蛋黄。

5.豆类不可缺。

对健康而言,“大豆比黄金”。

因为大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大豆磷脂,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的保护因子,也是公认的长寿因子,因此进食适量的大豆制品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内容,建议每日摄入量在2两-5两。

绿豆、红豆也是夏季的健康食品,特别是夏季午睡起来,喝上一碗清凉的百合绿豆汤,感觉再好不过了。

6.蔬菜量要大。

蔬菜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起到一定的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

夏季蔬菜丰富多彩,冬瓜、苦瓜、黄瓜、番茄、空心菜、生菜、菊花叶等应有尽有,老年人应多样化地选用,建议每天1斤左右为宜。

7.水果莫贪吃。

水果可以提供丰富的水分、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在炎热的夏季最受老人欢迎,但是水果中又含有很多单糖物质,如果糖、蔗糖等,因此不能贪吃,建议每天吃水果不超过3两。

8.油盐不要多。

油脂和盐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无论是色拉油、豆油、菜籽油还是橄榄油或麻油,每日用量最好不超过25克,盐的用量不能超过6克。

9.零食有讲究。

如果老人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可安排少量多餐,零食作为加餐可安排在正餐后1.5-2小时。

老年人的零食可选用莲子粥、荷叶粥、小水果、黄瓜、番茄等。

10.饮水要科学。

夏季老人要注意补充水分,以饮温开水或温的淡茶水为好。

还可以自制绿豆汤、乌梅汤、山楂水、菊花茶等饮料。

最好不喝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

建议早晨起床后及晚间睡前饮一杯温开水。

喜欢运动出汗多的老人,则要注意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如淡盐水、矿泉水,以补充从汗液丢失的电解质。

老年人夏季养生保健基本常识、方法与注意事项夏季艳阳高照、阳光充足,地日蒸腾,酷日多雨,万物茂盛,开花结果。

此时接阳气旺盛外浮、燥热,人体如能适应该季节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并进行正确的调养机体,可使机体阳气积蓄充足,从而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1、晚睡早起不懒床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较重,人体心火旺盛而肺气不足;本季节昼长夜短,应根据暑热程度晚睡早起,起床后可迎着初升的太阳外出散步,使体内之阳气充分宣泄于外。

居室须清凉宜人,湿度适宜,必要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可借助电风扇、空调等手段,使居室经常保持在清凉、舒适的状态。

当早晚室外气温凉爽时,应将门窗打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由于暑热夏季最易睡眠不足,可以以午休补足;午睡不宜伏案而睡,更不宜睡在风口处;夜睡不宜过迟,忌用电风扇和空调直接吹向人体来降温,也不能在室外露宿;睡前要少吃或不吃冷饮,无论午休或夜睡均不能露着肚子睡觉。

2、膳食结构要科学合理、清淡夏季多气温高而闷热,出汗亦较多,人体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胃酸降低,致使消化功能减弱,食欲欠佳;因此,炎热的夏季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少食油腻辛辣之物。

清淡的饮食能清热、祛暑、敛汗、补液,还可增进食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