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统计口径详解
而基金收入的解释是:亦称为专款收入或预算外收入,指具有专门用途或对应的支出科目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工业交通部门、商贸部门、文教部门、农业部门、其他部门的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基金预算调拨收入等。
首先要明白基金收入不是税收收入
在基金决算表上一般来说基金收入分为九大类
一、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
二、文教部门基金收入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四、农业部门基金收入
五、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六、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七、其他部门基金收入
八、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
九、其他
上面9大类中目前很多地方第一收入是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其次是以养路费为大头的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
另外虽然基金决算表上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但是这个收入还是单独的,在基金决算表上可以忽略不记
全省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306. 46亿元,增长19.02%:上划中央所得税完成121.15亿元,增长30.22%
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034.76亿元,增长24.64%。
全省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1.61亿元
继续说四川2006年财政数据
------------------------------------------------------------
不管哪个部门征收都最后汇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
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现在可以忽略不记但是,耕地占用税,契税有几十亿的收入不收这些
一、增值税
二、营业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企业所得税退税
五、个人所得税
六、资源税
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八、城市维护建设税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四川2006年的具体数据:
1034.76亿=607.15亿+306. 46亿+121.15亿
--------------------------------------------------------------------
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四川2006年的具体数据:
808.76亿=607.15亿+201.61亿
-------------------------------------------------------------------
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1.总的关系
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地方财政收入构成
地方财政收入=基金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镇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增值税25%部分,证券交易税(印花税)的50%部分和除海洋石油资源税以外的其他资源税。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四川2006年的具体数据:
1236.37亿=808.76亿+306. 46亿+121.15亿
=1034.76亿+201.61亿
=607.15亿+201.61亿+306. 46亿+121.15亿
二十七、其他收入
3.换算关系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
财政总收入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还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下面27项,这个全国口径一样
下面的税中有些税全部归地方,有些税和国家按比例分.
税收性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越高越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以理解为地方可以支配的税收收入.
四川地税局要征收农业5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
重庆则由地方财政局直接征收
九、房产税
十、印花税
十一、城镇土地使用税
十二、土地增值税
十三、车船使用和牌照税
十四、屠宰税
十五、筵席税
十六、农业税
十七、农业特产税
十八、牧业税
十九、耕地占用税
二十、契税
二十一、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二十二、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二十三、行政性收费收入
二十四、罚没收入
二十五、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
二十六、专项收入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4.示例
上面说了口径问题,现在可以看下四川2006年财政数据
2006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7.15亿元,增长26.58%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3.92亿元,增长28.28%;非税收入完成143.22亿元,增长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