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 摇滚博物馆

开题报告 摇滚博物馆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要求开题报告既是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的有效保证。

为了使这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要求。

一、选题依据1.设计题目及设计领域;2.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二、设计内容1.设计的主要内容;2.拟完成的主要成果。

三、设计工作安排1.拟采用的主要设计方法或设计方案;2.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四、文献查阅及文献综述1.参考文献;2.文献综述。

学生应根据所在学院及指导教师的要求阅读一定量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综合,形成文献综述。

必要时进行调研或实习完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附在后面,要求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较全面地反映出本设计项目的工作基础和内容。

五、其他要求1.开题报告应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后的前四周内完成;2.开题报告必须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3.开题报告不合格或没有做开题报告的学生,须重做或补做合格后,方能继续设计工作,否则不允许参加答辩;4.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允许更换设计题目或指导教师;5.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打印并装订成册。

附:文献综述附:文献综述音乐类主题博物馆建筑浅析一. 博物馆建筑的发展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

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它更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在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成未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

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二战后世界的迅速发展,博物馆也有着它自身的发展及演变及分类:城市博物馆,民俗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等,都向各自相应的主题进行深入。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恢复使博物馆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博物馆的建设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到80年代末,全世界博物馆的总数已经超过35000座,比二战前增加了二倍半。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大约有6000座博物馆,是30年前的13倍。

80年代末,美国和前苏联的博物馆都达到万座左右,德国的博物馆也在5000座以上。

10年前德国波茨坦地区就有18座博物馆。

在发达国家平均1-2万人或3-4万人就有一座博物馆,美国还曾经有过平均每2-3天就增加一座新博物馆的记录。

不仅大型博物馆还在不断修建,小型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的数量也在大量增加,有的小博物馆仅有1-2名工作人员。

美国小型博物馆所占的比例已高达75%。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局正在统计全世界博物馆的最新总数,而且还分类统计世界各类博物馆的数量。

相信新的资料将更充分显示出当前世界上博物馆建设的蓬勃发展。

中国博物馆的历史是短暂的,虽然我们有着五千年的历史。

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图1)是国人创办的第一个博物馆。

从此开始,中国有了博物馆的历史。

据美国博物馆协会1965年提供的数字:1961年——1963年美国达到每3.3天出图1 南通博物苑 图3 中国革命博物馆新址 图2 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一座新博物馆。

1948年,日本只有238个博物馆,1960年600个,但是到1975年达到1307个,从1960年到1975年,短短的15年是时间,日本博物馆的数量就增加了一倍多。

中国的博物馆也在这个时期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尤其是 在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指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

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

”在毛泽东的指示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天安门建立中国历史博物馆(图2)、中国革命博物馆新址(图3)和新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图4)之后,各省市都纷纷建立或扩建了各地历史博物馆或地志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建设进入了第一个新高潮,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后的一个时期,而在1984年达到高峰。

1980年至1985年,平均每10天全国新建一座博物馆,1984年,每2.4天全国就有一座新博物馆出现。

在1949年之前,全国仅有21 座博物馆,到八十年代末,中国博物馆的数量就达到一千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博物馆数量在稳步提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4年全国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共计1161座。

而进入21世纪的这几年,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再次出现腾飞。

之所以出现在这个阶段,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经济GDP 每年以两位数的发展,使得中国逐渐在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因此,地方建设迅猛发展,文化基础设施逐渐成为重点;另一方面,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图5)的主办权,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因此,文化基础设施得以迅猛发展,而这也基本以国家大剧院建设为先锋。

据8月15日人民网文章报道:北京登记在册的博物馆总数达到140家,成为全国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而如今全国博物馆总的数量已经达到2100多座。

二.对主题类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研究及可行性探索博物馆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改变的,通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博物图4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图5 世博会中国馆馆建设,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文化水平和市民品位。

因此,探询新时期博物馆问题的解决策略一定要与社会紧密相联。

1.设计博物馆前,一定要明确其主题我国博物馆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综合类,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包括历史考古博物馆、革命史博物馆、纪念类博物馆、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包括自然博物馆和科学技术博物馆,文化艺术类博物馆:包括绘画、书法、工艺美术、文学、戏剧、建筑等,而综合类博物馆:是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博物馆,真可谓种类繁多。

因此,在设计博物馆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主题。

这个主题不是盲目设定或“跟风”而定,而应根据自己地域应有的资源所定。

根据此来确定博物馆的规模,这样,就防止了一些盲目建设情况的出现。

2.加强、普及人们的博物馆意识在很多人认识里,博物馆都是一些高层次文化人的场所,与普通市民没有多大关系。

这种原始的观念是在以前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今天,博物馆早已不再仅仅为上层文化人士的所专有,而是与普通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另外,博物馆是提高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一个大课堂。

众所周知,兴趣是逐步培养的,高尚情操也是逐步陶冶的,丰富的知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博物馆就能起到这种“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博物馆意识也是通过实践培养来逐步提高的。

图6 摇滚名人堂博物馆博物馆是满足人们美的享受和培养生活情趣的场所,因此,大力普及人们的博物馆意识,对于人们提升市民的文化品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次研究摇滚文化博物馆,当然是围绕着摇滚乐这个主题展开研究。

能强烈体现摇滚精髓的建筑材料无疑是金属。

中国目前还没有此类建筑,拿克利夫兰摇滚名人堂博物馆(图6)为例,当整个设计的形体概念现身出来时,如何去构筑这样造型的构造方法,成了一开始最具挑战的思考,甚至于以最原始的用土堆先堆出真实体量,再在其上浇灌钢筋混凝土的方法,也被严肃地考虑过,但最后还是决定用钢骨系统来施工。

但真正最困难的挑战,其实是如何营建出这样一栋每一个钢脊骨与每一片金属覆面都是不同立体单元的建筑物。

这个方案每一个钢构件甚至金属表面(图7),都是特别切割出来的立体形貌,也就是都是货真价实建构出来的曲面体(图8)。

这种对材料与空间线条的运用,不只是在外在造型上可以见得到,在大厅及餐饮区域的室内空间里,同样有淋漓尽致的呈现效果。

将室外面材与体量处理手法同样引入室内,使室内产生出一种奇异的、介于室内与室外间的感受,甚至因为空间体量缩放之间更易有戏剧性,加上人工光线的辅助效果,反而在视觉与空间经验上给人更大的冲击,几乎有正步入某种未来虚幻华丽世界的错综感觉出现。

这个音乐博物馆的全名其实是:Experience Music Project (简称EMP ),设立的宗旨是要“展现摇滚乐的本质,并追索到影响其发展的爵士、灵魂、圣乐、乡村与蓝调等相关音乐历史领域,以及其对未来音乐可能的后续影响。

五种颜色的块体代表摔碎的电吉他(图9),轻轨铁道则是吉他的长柄。

虽然整个形体的构想是源于“摔碎的吉他”,但是完成后的外观却有因极度抽象而产生自由联想的可能,有人形容建筑物形状像内耳蜗,也有人说像是一颗臼齿,或是将其自由线条与西雅图的山峦相提并论这个有着缤纷色彩的庞大建筑物,从城中远眺时,会显得有些呆滞与色彩过度喧嚣,与整个西雅图有远山为屏、蓝海为庭的景观似乎有不相融合的突兀感受。

但如果真正走到建筑物的躯体旁时,感受又会大不相同,它的尺度因为曲面的关系使体量不显得压迫人,每次望见的都只是局部的体量和最多两种金属的色泽,而在人缓缓绕行时,建筑体千变万化的曲线与材料的光影变化,有一种简单中又蕴藏无穷变化的丰富美感出现,材料本质美的可能被极 图8 内部透视(2) 图8 图9 (门厅)图7 摇滚名人堂内部透视(1)度地发挥,而自由线条的美学可能性,大概也是被推到了一种建筑史上未曾达到过的新高峰。

这是一座主题相当明确的博物馆,以摇滚乐再加上美国西北地方的各种流行音乐为主,而鲜艳的外观则是以知名摇滚乐明星吉米汉卓克(Jimi Hendrix)在演唱会现场摔烂一把电吉他的灵感来设计的。

内部的设备是以最先进的计算机科技互动的3D影像,来表现各种不同主题的音乐,让参观者可以依自己的兴趣选择要欣赏的音乐。

内部空间的完美组合,流畅的参展路线,让参观者从进门之始便进入了摇滚这一大门,随着路程的继续,按照摇滚发展,从古至今的顺序摆出展品以及相应时间的代表作与代表歌手。

馆内完美的流线设计让参与者仿佛走进了一段摇滚故事中去,展品与参观者的互动是这座博物最大的看点。

馆工程相当庞大,但是由于这座音乐博物馆是由比尔盖兹的好友保罗所投资兴建的,所以所有的技术支持就没有问题了。

盖里以此作品为建筑界提出新的诗意建筑美学可能。

庞大的体量因曲面而不觉压迫,光线变化更增添建筑物的生动活泼个性。

三. 博物馆建筑的功能和流线分析在博物馆的收集保管、调查研究、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中,前二项是博物馆的内部作业部分,它只与博物馆内部的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外来的专业内部入口是进入博物馆后台的交通枢纽,应远离一般观众入口,使内、外流线分工明确,互不干扰。

博物馆内部流线分为人流与货流。

人流包括内部工作人员与外来专业观众。

内部工作人员即行政管理人员、技术工观众有关。

而普及教育的职能是通过向外来的一般观众公开展览来实现的。

因此,博物馆的建筑功能也划分为对外、对内两大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