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刘欣华荷兰的农业在EU(欧洲统一体,即原欧洲共同体EC。

以下同)乃至世界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人口只有1524万、国土面积不到4.2万平方公里(1993年数据)的小国家,在农业上能首屈一指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而经长期演化而成的农业生产和市场运行机制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以下首先介绍荷兰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尔后从农产品流通机制方面探索其农业成功的原因。

一.荷兰现代农业发展概况1.战后农业的极大扩张荷兰农业的大规模扩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引起这种扩张既有一般原因,灿?BR> 个体原因。

首先,二战后欧洲人口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引起市场总需求的扩大;其次,消费者“菜篮子”内容的变化,人们对食物的消费转向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刺激了对农副产品的需求;第三,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EU共同农业政策(CAP)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就个体原因看,荷兰是一个积极研究并使用农业新技术的国家,由于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广泛地在农业中应用,农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农产品结构也籍此得到调整,荷兰“绿房子”农业即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完全市场导向和出口导向的农业经济荷兰的农业经济完全是由市场导向的,生产符合市场需要、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是其发展的宗旨;而以此为基准的出口导向又使荷兰的农业区别于其它农业大国。

由于荷兰内需市场容量极有限,大量的农产品必须寻找出口市场,这使得荷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最大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许多其它农副产品如土豆、牛奶及其制品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荷兰处于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城市化区域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促进荷兰发展农产品出口战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代荷兰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已经不局限于这个区域,它的农产品出口已遍布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3.荷兰农业面临的挑战荷兰现代农业并不是高枕无忧,它面临着强大的市场挑战,它不得不在这些挑战中求生存和发展。

一是现在的农产品市场处于超饱和状态,许多大宗产品的供给明显过剩;二是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竞争不仅来自EU内部国家,也来自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东欧国家“绿房子”的兴起具有很大的竞争压力;三是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消费者现在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更喜欢产品来自“自然环境”,健康、环境和动物福利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

4.荷兰农业的一些事实荷兰农业在其现代经济中已不占主要地位,但与EU主要国家相比,农业所占的份额又较大。

荷兰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3.9%,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4%,另有约3.4%的劳动力从事与农业相关的食品工业;而其邻国比利时,上述三个比例分别为1.9%、2.5%和3.2%(1987年数据)。

农业出口在荷兰仍占重要地位,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24%(1990年数据)。

荷兰的农业是成功的。

首先,荷兰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与EU其它国家比较是低的;其次,农产品销量和出口每年都有较大的增长,而且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技术不断得到改善;第三,荷兰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远远超出EU的平均水平,1988/89年度为25200ECU(欧洲货币单位),1989/90年度为31700ECU,而EU在这两个年度的平均水平分别为8200ECU和9400ECU。

如前所述,荷兰农业的成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新技术的采用、重视农业教育、广泛和高效率的推广服务网络等,以下从荷兰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机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二.荷兰农产品的流通机制荷兰的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可用如下简化的“流程图”表示(所谓“简化”,这里省去了细枝末节,如生产者可直接把产品卖给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消费者,又如有的产品不适用于该流程图等。

由于这些方面占的份额很小,并不影响总分析,因此省略了。

另外,为避免理解的差异,流程图中使用了英文描述)。

生产者Farmers/Growers↓————————拍卖场Auctions———————↓↓↓综合连锁店←————批发商————→“自愿”连锁店Multiple Chains Wholesalers Voluntary Chains ↓↓↓连锁商店“独立”零售商连锁商店Chain Outlets Independent Retailers Chain Members ↓↓↓————————消费者Consumers———————1.生产者与合作社荷兰的农场是典型的家庭拥有式,规模相对小,“绿房子”农场一般约一公顷左右;但生产是集约型的,经济规模很大,一个农场进行几百万盾的投资并不少见。

在园艺业,种植已不需大量的土地;在养殖业,大多数家庭养殖场全部从外面购买饲料,也不需要很多土地(仅需建筑用地)。

在近十年中,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在荷兰农业生产及相关事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家庭农场是荷兰重要经济单位及农贸综合体的一部分。

这些农场不仅专门于某一种产品并且专门于完成一项功能,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他们很少直接销售或加工自己的产品,而是把所有的产品交给拍卖场或加工厂。

生产者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加入某个合作社(Cooperatives)或农贸综合体,这些合作社负责集中存储、销售或加工其社员的产品。

结果,这些合作社不仅高效率、规模经济地完成了单个生产者难以完成的职能,而且通过把生产者的东西合在一起,提高了这些产品的生产者(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场经济中的“讨价还价”能力。

合作社组织对荷兰的农业发展及荷兰现代市场制度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纯生产者的组织并为其成员的利益而存在。

荷兰很多合作社开始于19世纪末,源于地方或区域性的农贸综合组织,它们以市场为导向,并相互联合发展成更大的合作体。

这些合作社代表了分散的单个生产者的利益,努力保持畅通的销售渠道,使生产者真正能专业化于生产。

合作社在牛奶业、鲜花及新鲜水果蔬菜等易腐烂农产品行业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产品必须及时而有效地售出。

荷兰目前三个主要的牛奶合作社占牛奶及其制品市场供应的80%以上,而两个花卉拍卖场(也是合作社性质)则主宰了荷兰的鲜花销售,以致影响世界鲜花市场供给。

2.拍卖场和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拍卖销售在1887年被一个花椰菜农首先使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演变成荷兰占主要形式的农产品销售方式,被喻为最具荷兰典型的市场制度。

拍卖场是由生产者建立并经营的,并具有合作社的性质。

成员必须把所有的产品提供给拍卖场,而拍卖场有义务销售所有成员的产品。

拍卖场使总供给和总需求直接挂钩,供求法则有效地发生作用,销售在一种完全竞争的气氛中进行,在这种市场机制下从而“发现”公平的交易价格。

使用拍卖销售的最初目的是“发现”合理的产品销售价格,拍卖场本身则作为农产品的集散地。

现代拍卖场的作用与功能则远远超过这些,其职能已包括产品的分类、分级、质量和包装等标准化管理,提供各种储存设施和冷库设备服务;除了拥有各种现代化的拍卖销售设施外,它还具有市场研究、销售管理、海内外促销等职能,并提供购销信息服务以及完整的银行决算、交通运输服务;另外,果蔬拍卖中心管理局(即CBT,也是由生产者拥有)还具有对政府和EU农业政策咨询的权利和义务。

荷兰农产品的生产者虽然面临着完全竞争的市场, 但因为这种特别的产品销售方式,即生产者并不直接销售他们的产品,因此,生产者之间的直接竞争几乎不存在,这使得他们能象同事(而不是对手)似的一起努力提高生产的水平。

这点在某种程度上刻画出了荷兰农产品行业的特色。

由于拍卖场的兼并和集中,到1993年共有22个拍卖场运行(1945年162个,1957年137个),使得市场的供给更趋于集中,拍卖场以更高的效率运行,从而使销售成本降得更低。

在果蔬销售中,平均80%以上的产品是通过拍卖销售进入市场的,而“绿房子”产品以这种销售方式的份额尤其高,1991年达92%。

花卉拍卖销售更使荷兰享誉世界,Aalsmeer花卉拍卖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

荷兰目前是最大的花卉出口国,占有59%的世界花卉市场份额,其中一半以上是通过这个拍卖市场销售出去的,世界主要城市的花卉售价也因此受这个拍卖场价格的影响。

3.批发销售和批发市场相对于合作社和拍卖场完成的功能来说,荷兰的批发销售所完成的功能似乎不那么突出。

批发商主要通过拍卖场购买大宗商品,分解给零售商或小的批发商。

由于荷兰农贸综合企业的发展以及连锁店的规模很大,它们都有自己的购销体系,因此批发销售的发展受到抑制。

但批发销售在果蔬等易腐烂的农产品行业仍维持较强的位置。

总体上大约有700个批发商活跃在这个领域,其中较大的约170个(每个销量在500万盾以上)。

在这700个中,400个从事出口销售,而其中210个专门于出口。

果蔬专业批发市场有四个,分别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Haarlem。

4.零售和连锁店二战后,荷兰的零售业发生结构性变化。

零售商店从小型独立的食品店、果蔬店、杂货店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连锁店,经营范围从区域性发展到全国甚至跨国经营。

大型连锁店(大多是超级市场)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并在零售业总销量中占主要地位。

1970年,连锁店销售额占零售业的21%,1990年增加到47%。

在果蔬行业,1991年,59.1%的份额是由连锁店(超级市场)销出的,蔬菜水果专门店占20.2%,“自由市场”和生产者直接销售分别占14.1%和2.9%。

荷兰的零售业可用九个字刻划,即“集中化、专业化、国际化”。

一些大的连锁店如AlbertHeijn、Hema和Aldi(德国)所占销售量仍在扩大,而小型食品零售店无论从数目还是所占市场份额上都在继续减小。

这些小型店生存的办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使自己更加专门化,二是加入“自愿”连锁店,三是特许经营。

这样的零售业格局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较大的规模效益;而消费者可在品种花色上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并享受较合理的商品价格。

三.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有关的机构由于涉及的机构很多并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里只对其中几个作简单的介绍。

这些机构虽然不直接参与农产品的流通,但它们的确对生产和销售有显著的影响。

1.农产品行业协会。

它是基于产品分类形成的协会,如牛奶及奶制品协会、蔬菜水果协会等。

这些协会不直接从事买卖行为,而主要进行市场研究、行业水平上的产品促销以及产品技术研究等,同时也承担协调生产者/拍卖场/批发/零售以及相关工业间关系的职能,如蔬菜水果协会经常与CBT保持协调。

通过这种方式,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相关工业的利益得到某种平衡。

2.农业部。

即荷兰政府对农业的最高管理机关。

它不直接参与但对荷兰农产品市场的运行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从合作社和拍卖销售制度的开始发展,政府就作为积极的推动者,扶持这种制度的建立以使之得到完善,并通过政府投资或补贴来发展公用市场基础设施。

行业协会以及CBT通常成为政府与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相关工业联系的桥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