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荷兰的现代农业

荷兰的现代农业

荷兰的现代农业作者: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130 第一部分荷兰的现代农业概况荷兰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荷兰农业的迅速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荷兰农业的地位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其疆域南北长约 250公里,东西宽约 180公里。

从其幅员范围和地理位置上讲,荷兰仅仅是一个 “海边的小国”,但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荷兰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农业,荷兰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近两年来,由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而荷兰农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以净出口量计算,荷兰甚至超过了法国而排名世界第二。

荷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荷兰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1998年约62%的进口来自欧盟;同时出口的80%也在欧盟内部,主要是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和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荷兰60%蔬菜出口德国。

就欧盟现有的12个成员国的农业状况比较而言,荷兰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荷兰农产品产值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与其他成员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荷兰农业惟一独特的是人均耕地最少,仅0.126公顷(约合1.89亩),而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最高,与国内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之比达到0.93,明显地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二.荷兰的农业生产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荷兰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很长,有1075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原,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 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70%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其中34%为耕地,6%用于园艺种植,60%为草场。

全国人口 1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荷兰纬度较高,因而光照较少,但由于受黑潮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温暖潮湿,冬暖夏凉,年降雨量600~800mm,且分布较均匀,一月份平均气温2℃~3℃,七月份为18℃~19℃,昼夜温差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多为沙壤性淤积土。

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蔬菜、花卉以及牧草的生产。

2.农业生产基本结构 荷兰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

以高产值的畜牧业和园艺业为主,种植业不占主导地位。

199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1.3%,园艺业产值占35.4%,种植业仅占13.3%。

20世纪90年代后,荷兰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种植业产值下降,畜牧业产值、园艺业产值稳步增加。

荷兰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油菜籽。

园艺作物以蔬菜、花卉为主, 大部分供出口,花卉品种多达上千种,其中最多的是郁金香,80%供出口。

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是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牛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其次是猪、羊及家禽。

3.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规模荷兰的农业生产多以家庭为主的大农场经营, 集约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也普遍较高。

据统计, 1996年荷兰农场的总数为11.07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为9.11万个。

在这些农场中, 种植业农场(包括大田作物、园艺、多年生作物、混种作物)3.81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23万个;畜牧业农场(包括放牧牧场、猪和家禽养殖场、畜禽混养场)6.76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5.51万个;混合农牧场(即多种经营农场)4927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682个。

每个农场的平均规模在18公顷左右。

4.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荷兰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当高,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畜产品产量也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1994年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谷物总量为6809.4公斤, 世界平均为1731.3公斤;生产块根和茎作物总量为38934.7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517.2公斤;生产蔬菜1789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431.0公斤;生产水果为4386.9公斤,世界平均为344.3公斤。

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肉类14201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173公斤;生产鸡蛋30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35公斤;生产牛奶为54045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407公斤;生产羊毛(原毛)为21公斤,世界平均为2.4公斤。

.c.1999年,荷兰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达55862欧元,是当年欧盟国家人均农业产值平均值(21210欧元)的2.63倍;而且荷兰的农业效率与其国内总的劳动效率相差很小,两者之比为0.93。

由此可见,荷兰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在国际上是领先的,在其国内与其他产业相比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荷兰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如前所述,荷兰是世界上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其农产品的进出口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1996年至2002年,荷兰农产品出口稳步增加,年均增长4%。

1999年,荷兰农产品出口达394亿欧元,进口222亿欧元,农产品贸易顺差172亿欧元;到2002年,荷兰农产品净出口接近200亿欧元,比1999年增加20多亿欧元。

与之相比,法国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却呈下降趋势,2001年法国农产品出口377亿欧元,进口302亿欧元,农产品贸易顺差仅75亿欧元;而2002年前8个月的农产品出口仅248亿欧元,进口201亿欧元,净出口仅47亿欧元。

由此可见,荷兰已超过法国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在荷兰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又占据主导地位。

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年出口额54亿欧元,进口36亿欧元,大部分进口果菜产品并非国内消费,而是通过拍卖市场等转运到欧盟其他国家。

荷兰的花卉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每年鲜切花、花卉球茎、观赏植物出口总值达60亿欧元,其中鲜切花为35亿欧元,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欧洲市场的70%。

2001年,荷兰园艺产品出口达152亿欧元,进口62亿欧元,顺差90亿欧元,为当年全国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237亿欧元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这一年园艺产品的出口量与当年112亿欧元的畜产品出口量相比,超出了整整40亿欧元,成为荷兰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第二部分荷兰特色的现代农业一.独具特色和生命力的设施农业在设施农业极其发达和工厂化农业享誉世界的荷兰农村,到处都能见到成片的牧场和大型的连栋玻璃温室。

在这些现代化的温室内,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高度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作物离开了土壤,农民离开了土地,生产摆脱了自然气候的束缚,农作物从种到收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一栋温室就是一座农产品工厂!当这些农业工厂集成群、连成片,就自然地形成了相当于我们所正在努力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然而,经营这些农业工厂的多是小型的农民家庭企业,即使在同一地区从事相同或相似的种植或养殖,也并不从属于某一个机构的领导,他们主要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而建立联系。

因此,在荷兰,并没有专门规划和刻意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也没有非农企业专门投资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所有的成群连片的农业工厂都是随着材料设备的不断创新、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生产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前后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就其装备发达程度、技术管理水平、经营规模和劳动生产效率而言,荷兰设施农业已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

1.花卉业荷兰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用于花卉生产的总面积约为8000公顷,其中70%为玻璃温室。

在总的花卉生产中,近3/4面积种植鲜切花卉(尤其是玫瑰和菊花),另1/4面积栽培观赏植物。

据介绍,荷兰有11000家花卉生产企业,其中多数是农民家庭企业。

如我们考察的位于荷兰德尔夫高(Delfgauw)的兰斯贝根(Lansber-gen)非洲菊种植园,就是一家典型的家庭企业,主要由兰斯贝根家兄弟三人经营。

同时,这家企业又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家非洲菊专业公司,共拥有5栋玻璃温室,总面积15公顷,每年可为全世界提供6000万支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非洲菊。

从花卉种植的集约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上看,这家非洲菊公司也堪称一流,如他们两年前新建的一栋面积为6.6公顷的大型连栋玻璃温室,在对温光水气及营养供给实现全面自动调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进设备与操作供应流程,全部采用自控移动培养床种植菊花,工人根本不需进入种植区就可完成全部作业(包括苗床管理、鲜花采摘等),因而种植区也不必留操作通道和人行过道,不仅使温室的空间利用达到了最大化,而且可节省40%的劳力,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

2.蔬菜业荷兰用于蔬菜生产的玻璃温室约4700公顷,以种植番茄、甜椒、黄瓜为主,实行高度的专业化生产,通常每一农户只栽培一种蔬菜。

这种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有利于种植者积累经验、提高技能,而且有利于稳定和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专业设施设备的开发利用,实施温室的机械化、自动化控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以Paprika Rood青椒种植园为例,在1公顷的连栋玻璃温室内全部种青椒,以石棉作基质,调温调光、通风调气(CO2)、水和营养液的供给及栽培过程的管理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

该温室于每年1月中旬定植椒苗,3月中旬开始采摘,至12月初结束,清园后定植新一茬的椒苗。

青椒平均年产量为30Kg/m2,即每公顷产量300吨,折合每亩产青椒2万公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蔬菜从种到收的生产全过程均实行无害化管理。

如基质和营养液的循环再利用,以熊蜂辅助授粉代替激素保果,温室通风口设置防虫网减少害虫迁入,同时室内悬挂诱蚜板诱螨袋灭蚜除螨等技术的全面采用,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不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特别是Paprika Rood青椒种植园在温室内采用瑞士先正大(Syngenta)公司生产的两种捕食性的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和A.degenerans)防治温室害虫西花蓟马非常成功。

3.畜牧业荷兰的畜牧业生产也主要是农户个体经营,规模不大,但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如鹿特丹南部的Twee Hoeven牧场,是一家具有370年历史的专业养殖户,现有土地63公顷,主要种牧草,其中有9公顷种玉米,用作青贮饲料;常年养殖规模为奶牛100头,猪225头,另有羊10余只。

奶牛的饲养方式是半年放牧,半年圈养,而挤奶、牛奶的罐装、冷藏及圈养时的喂料、喂水、清圈等过程则全部是自动控制的,牧场的管理、牧草收割打捆以及玉米的种植、收割、粉碎、青贮等完全是机械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