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40分):(选择题18分,填空题18分,赏析题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汲.取(jí) 阴晦.(huǐ) 徒跣.(xiǎn) 孜孜..不倦(zīzī)B、愕.然(è) 滞.碍(zhì) 缟.素(gǎo) 咨诹.善道(zōu)C、惘.然(wǎng) 拮据.(jū) 牡蛎.(lì) 舴.艋舟(zhà)D、发窘.(jiǒng) 恣睢..(zìsuì) 鸿鹄.(hú) 一抔.黄土(bēi)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弥足珍贵涕泗横流精血诚聚万罐家私B、媚上欺下无与伦比怒不可恶狗血喷头C、饱食终日登峰造极恃才放旷刻骨铭心D、郑重其是袖手旁观高谈阔论面面相觑3、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
(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了的春天的温柔、甜美。
)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
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有好处。
)D、标题为文章之冠。
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
(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7.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句子。
(每空1分,共15分)(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2)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3),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4)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5)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6)过尽千帆皆不是,。
(7),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8),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9)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
(10)《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
”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
8、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二个分句,再在后面加一句,作为前面三句话的总结:(3分)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阴;,;,;。
9、古诗文阅读(4分) (一)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2分)(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二、文段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3题(10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
”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失败),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隆中对》)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时先主屯.新野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C.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D.咨.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11.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12.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
(4分)甲文:乙文:1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分)译文:(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8分)我10岁的时候,哥哥尼克12岁。
那年的母亲节对我俩来说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因为我们准备在那一天送给母亲一份礼物。
那是我们第一次为母亲买礼物,当时我们非常穷,像送礼物这样的事是不常见的。
幸运的是我和尼克靠打工挣到了一些额外收入。
我们告诉父亲时,他骄傲地拍着我俩的头,说:“这主意真不错!”“你可以告诉妈妈,”尼克说,“这样她会一想到这件事就非常高兴。
”父亲说:“你们竟会产生这么了不起的想法,简直太聪明了!”经过仔细考虑,最终我买了一把梳子,上面还镶着几颗闪亮的小石头,看起来就像宝石。
尼克非常喜欢我的礼物,但却没告诉我他准备了什么。
“我已经选定了一个特殊的时刻,到时我们把礼物送给妈妈。
”尼克说。
“什么……特殊时刻!”我不解地问。
“我现在不能说,因为这与我的礼物有关。
哦,不要问我是什么礼物。
”第二天早晨妈妈正准备擦地板,尼克冲我点了一下头,我们便去取各自的礼物。
当我们回来时,妈妈正疲惫地跪在地板上,用几块破布抹地板上的污水。
尼克拿着他的礼物来了,那是一个带着绞干器的水桶和一个新拖把,当妈妈看见这个礼物时脸色变得异常苍白。
“一个……水桶?”她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发颤,“送母亲的礼物竟是一个……一个拖地用的水桶……”尼克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
他默默地提起水桶,一步一步地挪下楼去,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
我把梳子放进口袋,从后面追上他,尼克说不出话来,于是我把一切告诉了爸爸。
“我……会收回……我的礼物。
”尼克哽咽着说。
“不,”爸爸一边说一边接过水桶,“这是一份很好的礼物,我早就该想到了。
”我们回到楼上时,妈妈已在书房里默默地擦着地板。
爸爸一句话也没说,把拖把放入水桶里吸足水,然后用架在桶上的绞干器把拖把中的水拧干。
“你没让尼克把话说完,”爸爸对妈妈说,“礼物的另一部分是尼克愿意从现在开始帮你擦洗地板,是这样吗,尼克?”尼克羞红了脸,领会了一切,“是的,噢,是的。
”他用很低又很渴望的语气回答道。
妈妈体恤地说:“对一个孩子来说,这项工作太繁重了。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爸爸是多么聪明。
他说:“如果没有这个设计巧妙的绞干器和水桶,这项工作是很繁重;但有了它就简单多了,你的手不会脏了,你的膝盖也不会被弄疼。
”爸爸叉迅速演示了一遍。
妈妈难过地看着尼克……尼克这才感到好受了一些。
接着爸爸问我:“你的礼物是什么?”我摸着口袋里的梳子,发愣地望着尼克。
“我的礼物还不及那水桶的一半儿。
”我轻声地说。
尼克以充满爱意的目光望着我。
14、文中加点的“特殊的时刻”指什么?为什么尼克要选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送给母亲礼物?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以下是文中有关人物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这些描写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①此刻尼克的眼泪夺眶而出,他默默地提起水桶,一步一步地挪下楼去,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尼克羞红了脸,领会了一切,“是的,噢,是的。
”他用很低义很渴望的语气回答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你怎样看待文中主人公“尼克”的行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12分)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
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
科技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
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
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
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
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
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
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
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要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
这些人挑选出来之后,就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做研究工作。
生活有困难的,可以给津贴补助。
现在有的人家里有老人孩子,一个月工资几十元,很多时间用于料理生活,晚上找个安静地方读书都办不到,这怎么行呢?对这些人的政治要求要适当。
他们在政治上要爱国,爱社会主义,接受党的领导。
他们做好研究工作,出了成果,就对政治有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好处。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
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
将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分不开来。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许多工人的工作就是按电钮,一站好几小时,这既是紧张的、聚精会神的脑力劳动,也是辛苦的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