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 PPT课件
22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护理:
DSA
局部伤口敷料 穿刺口沙袋加压 6h 术肢制动24h 术肢足背动脉搏 动及血运
病情观察
意识状况 生命体征 不适主诉 有无排尿困难
用药护理
维持血压,防止 血管痉挛
常用尼莫地平
饮食
半流质 低盐低脂易消化 多饮水促进造影 剂排泄
防止并发症
遵医嘱用药,防 止下肢血栓注意 患者凝血情况 局部有无瘀斑, 血肿
23
常见护理诊断
•知识缺乏:缺乏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诱因及表现的 知识
•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 •舒适的改变:与头痛、呕吐、感觉障碍等有关。
24
护理措施
1、告知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知识 避免诱因:控制血压,保持大便通畅,情绪稳定 注意安全:有人陪护,防止意外 及时就诊 :有出血表现及时就诊 2、预防再出血 休息: 药物治疗:遵医嘱予以止血剂,镇静剂,脱水剂,维 持血压正常,降低颅内压 3.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迹象 遵医嘱用药,防止感染,降低颅压
(2)手术方式: 开颅夹闭动脉蒂 (首选)
Hale Waihona Puke 动脉瘤栓塞术20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适应症: 1、因动脉瘤难以夹闭或病人全身状况不适合开颅手术者 2、手术夹闭失败或者复发者 3、不完全夹闭动脉瘤 4、与外科手术配合
21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禁忌症: 1、对造影剂过敏者 2、严重高血压,>200/110mmhg,未能控制血压者 3、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4、严重心脏疾病如:心梗,心衰,心率不齐 5、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未控制者
临床表现
头痛的分类 爆炸样头痛——动脉瘤破裂出血 沉闷样头痛——术后常规反应 头痛伴血压升高——脑灌注压过高 头晕、头痛、呕吐或短暂的意识障碍、肌力变差——脑血管痉挛
14
国际常采用Hunt五级分类法
一级 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痛和颈强直。
二级 头痛较重,除有神经麻痹外, 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
三级 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和轻微的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12
临床表现
中、小型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临床可无任何症状。
较大动脉瘤依据部位不同,出现相应症状。 颈内动脉-后交通支动脉瘤: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 大,不能内收、上下视,光反射消失。
动脉瘤破裂出血:71%的病人发生颅内出血 表现为突起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 脑膜刺激症状。
13
四级 昏迷、偏瘫,早期去脑强直和自主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五级 深昏迷、去脑强直,濒死状态。
15
辅助检查 辅其助中检DS查A是目前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
16
辅助检查
1.CT:一种特殊的X线 检查,可以看到流入脑
组织的血液,5mm以上经 造影强化后可能被发现。
2.腰穿:对于CT扫描正 常者,建议进行腰椎穿
8
分类
2.按位置分类: Ⅰ 颈内动脉—后交通 Ⅱ 前动脉---前交通 Ⅲ 中动脉动脉瘤 Ⅳ 椎动脉动脉瘤 Ⅴ 基底动脉动脉瘤 Ⅵ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9
发病机制
10
发病机制
脑动脉瘤破裂
颅内压升高
压迫脑干
猝死
出血
血块聚集
蛛网膜粘连
脑脊液吸 收障碍
脑积水
蛛网膜下腔
血管收缩物质
血管痉挛
脑梗死
11
临床表现
25
出院指导
•注意劳逸结合,不宜过度疲劳,多做身心舒缓运动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 大便通畅
•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自感不适随时复诊 •康复锻炼
•术后DSA复查
•随访
26
THANKS
27
刺。脑脊液压力增高,
外观呈均一致的血性。
3.血管造影(DSA): 明确动脉瘤部位、大 小、形态、数目及囊 内情况。
17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治疗
保守治疗
1
手术治疗
2 18
保守治疗:
防止再出血,控制痉挛(未破裂动脉瘤)
绝对卧床2-3w,头抬高30° 控制血压、预防脑血管痉挛
19
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 一 、二级病人1—3d手术,3—7d介入 三级以上---病情好转后再手术或介入
1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
十三病区 李阿萌
。
2
1 动脉瘤概述 2 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 动脉瘤的辅助检查和治疗 4 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3
概述
4
概述
颅内动脉瘤(cerebral aneurysm): 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产生的囊性膨出。 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5
概述
发病原因:先天性缺陷和后天性退变 好发部位:80%发生于Willis环前半部 好发年龄:40~60岁 死亡率高:再次破裂40~65% 破裂诱因:运动后、情绪激动、排便用力、咳嗽等
6
分类
7
分类 1.按直径大小分类: 小 型---0.5cm 一般型---0.6-1.5cm 大 型---1.6—2.5cm 巨大型---大于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