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反应(共三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共三课时).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共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知识。

2.巩固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识。

3.培养学生“讨论式”的学习方法。

4.通过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初中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重点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学生“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

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教学过程讲述在初中历史课中我们学习过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与火有密切的联系,对于燃烧的探究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研究它。

研究燃烧中的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知识有密切关系。

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讲述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讲述初中学习过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这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可见对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其目的在于了解各类反应的本质。

初中主要学习了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基本类型反应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板书 1.基本类型反应讲述基本类型反应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板书反应类型表达式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 AB===A+B置换反应A十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练习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1.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2.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3.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4.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反应。

学生活动全班学生每人用一张纸完成上述练习。

评述挑选两个学生的练习利用投影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

讲述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

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讲述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反应类型得失氧的情况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练习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两个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做上述练习,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完成,课后一并上交。

评述评述学生在黑板上做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讲述以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从上述角度分类呢?组织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最好4至6人一组。

说明如何讨论及讨论的作用。

再组织学生进行课本中的“讨论”。

讨论 1.课本第一题反应属哪种反应类型?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想法?2.分别从H2和CuO角度分析反应类型,再从整个反应分析反应类型,对此你有什么体会?学生活动两个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讲述刚才的分组讨论的方式,在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中要经常出现,讨论法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阅读阅读本节教材有关反应类型的内容以及图1-2。

讲述通过刚才的讨论和阅读,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1.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不能包括所有反应,且不能反映化学反应本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也没有反映反应的本质。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不能分开。

3.知识是有阶段性的,许多概念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学无止境,我们必须有探究的愿望和穷追不舍的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已认识到以前我们学习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是不完善的,没有体现其本质,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教学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从复习初中已有的得氧、失氧角度出发,通过化合价的升降过渡到从电子得失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讲解另一种电子转移即电子对偏移(这样安排是为了分散难点),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剂、氧化性、氧化反应等概念的辨析及联系。

第三课时是习题课,通过学生自己思考、练习,巩固上两课时内容,能较熟练地判断氧化剂和氧化反应等。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3.理解得失电子、氧化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一、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反应【提问】CuO+H2Cu+H2O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讲解】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联系起来。

【讨论】2Na+Cl22NaCl H2+Cl22HCl这两个反应没有氧的得失,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讲解】小结上述讨论后,得出:【板书】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这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巩固性提问】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MnO2+4HCl 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板书】二、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1.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升降【讲解】以钠跟氯气反应为例,讲清钠原子为什么失去1个电子,氯原子为什么获得1个电子以及得失电子跟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后,再举铁跟稀硫酸、铁跟氯气、氯化亚铁跟氯气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小结如下:【板书】2.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讲解】把电子得失跟化合价升降的关系以及化合价升降跟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联系起来。

【讲解】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思考题】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2.化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作业略。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的理解。

(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并能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培养准确描述概念,比较辨清概念的能力。

(2)培养透过化合价变化的现象,看到电子转移本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新旧教材的共同要素的联系,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循序渐进,逐渐深入。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会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教学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构造悬念,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

(2)抓住共同要素,顺利迁移知识,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学习,体验成功喜悦。

(3)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好学上进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提问(1)什么叫化合价?化合价的实质是什么?(2)什么叫氧化反应?什么叫还原反应?怎样判断?(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指出什么物质是氧化,什么物质是还原剂。

a.铁在氧气中燃烧b.氧化铜与氢气反应c.石灰石分解d.氢气与氯气混合爆炸2.讲评小结(1)化合价:一定数目的一种元素的原子同一定数目的其它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性质叫做元素的化合价。

(2)化合价的实质是:在离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在共价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3)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判断方法:在化学反应中有无氧的得失。

3.因势利导让学生对4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并思考(1)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2)d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应怎样描述。

4.指导读书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

凡是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的氧化剂。

5.深入一步:从化合价的实质,引导学生思考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从而诱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变化是电子发生转移。

6.归纳整理,列表比较凡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其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7.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指出什么元素被氧化?什么元素被还原?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a.2CuO+C=2Cu+CO2b.Cl2+2NaOH=NaCl+NaClO+H2Oc.Mg+Cl2=MgCl2d.KClO3+6HCl=KCl+3Cl2+3H2O8.简要小结,留下伏笔今天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判断原则,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表示方法,物质氧化性、还原性比较,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我们将在以后讨论。

9.布置作业课本有关习题【教学过程实施】【引言】初中我们学习化合价、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上节课要求大家进行复习和预习,你们进行了没有?现在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提问】什么叫化合价?[追问]其中关键词语是什么?【板书】数目化合性质【提问】化合价的实质是什么?[追问]Na2S,H2S中S是几价?为什么?【板书】离子化合物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共价化合物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提问】什么叫氧化反应?什么叫还原反应?怎样判别。

[追问]其特征是什么?【板书】得氧失氧【板演】(a、b找较差学生c.找中等学生d.找好学生)【过渡】请大家对这四个化学方程式作一个比较,并思考下列问题。

[幻灯显示]【阅读课本】教材有关内容,边阅读边思考上述问题【齐读】教材有关内容【讨论】(1)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不同(2)d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应怎样描述。

【解析】从化合价的实质是电子得失与电子对的偏移,我们可以知道以化合价变化为特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变化—电子发生转移。

我们再从电子转移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