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宜城四中黄仁旭
教学目的:
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使学生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会利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
4、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2、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培养学生“讨论式”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转移的结果致使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2、两条线?(升失氧,降得还)
3、在下列各式中,当左边物质能生成右边物质时,划有横线的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1) K I→ I2
(2)N O2 →HNO3
(3)Fe Cl3→ FeCl2
(4) Na2S O3→ Na2SO4
4、“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注意事项。
(反映了这个反应的实质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关系)
以CuO + H2Δ= Cu + H2O为例用“双线桥”法表示
(过渡)至此我们已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其本质是有电子转移。
那么,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初中所学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5、与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实
例
是
否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与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
关
系
化合反应3Fe + 2O2点燃==
Fe3O4
是
交
叉
CaO + H2O = Ca(OH2否
分解反应2H2O 通电== 2H2↑
+ O2↑
是
交
叉
CaCO3高温== CaO +
CO2↑
否
置换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
是
从
属
CuO + H2Δ= Cu +
H2O
是
复分解反应NaCl + AgNO3 =
AgCl↓+ NaNO3
否
相
对
NaOH + HCl = NaCl
+ H2O
否
(讨论)P11讨论题
(思考1)为什么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据其特点:A+BC=AC+B反应中,既有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正(负)价,又有元素化合价由正(负)价变为0价,即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即说一定有电子的转移,所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2)为什么复分解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据其特点:AB+CD=AD+CB,两种化合物只是相互交换成分,并无电子的转移,表现为化合价不变,所以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3)有何特点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有单质参
加,就必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小结)见P11图1-7
回想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识过程:得失氧的角度→化合价升降角度→电子转移角度,其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对于学好化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得1×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在这个反应中H2失电子被氧化,被什么物质氧化?
CuO。
CuO起了氧化作用,所以称CuO为氧化剂;氧化
CuO + H2Δ= Cu + H2O 别人的物质;而CuO中Cu得电子,被H2还
原,H2起了
还原作用,所以称H2为还原剂,还原别人的物质。
失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书写时注意2e-和2×e-的区别
(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作为反应物共同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板书)三、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失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
显然,电子转移方向是由还原剂到氧化剂,H2失电子给了CuO,电子转移之后产生了生成物。
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后得到的物质即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得到的物质即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是生成物。
(注意)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是指的某一种物质。
(设问)那么,氧化剂还原剂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板书)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说明)得电子能力越强(越容易),物质的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越容易),物质的还原性就越强。
至此,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我们介绍了多组概念,可小结如下:
(板书)两条关系:
本质特征本身反应产物物质性质
得电子→ 化合价下降→ 被还原→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剂→ 氧化性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还原剂→ 还原性
(口诀)升失氧作还原剂显还原性,降得还作氧化剂显氧化性
(随堂记忆)理解记忆两条关系
(作业)课后习题P13三、1同时指出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复习)两条关系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相互依存的,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完成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氢分析下列变化过程是氧化还是还原,填空:
(1)Fe → FeCl2,需加氧化剂,如Cl2
(2)CuO → Cu ,需加还原剂,如H2、C、CO等
(3)HCl → Cl2 ,是氧化反应,HCl是还原剂
(4)HCl → H2 ,是还原反应,HCl是氧化剂
(5)Fe3+ → Fe,需加还原剂,Fe3+具有氧化性
(6)KI → I2,需加氧化剂
(归纳)1、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指反应物
2、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3、氧化剂本身被还原;还原剂本身被氧化
4、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小结)通过以上练习,应进一步明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剂失电子价升高被氧化。
(设问)在学过的物质中,哪些常作为氧化剂,哪些常作为还原剂?
(分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所以非金属单质一般可作氧化剂,如O2、Cl2等;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所以金属单质可做还原剂,如Fe、Mg、Al等;
另外,有些非金属单质也可作还原剂,如C、H2等。
从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考虑,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化合价能降低,易得到电子,常作为氧化剂,如浓H2SO4、KMnO4等;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易失去电子,常作为还原剂,如NH3、H2S等
(板书)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有: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F2
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KMnO4、HNO3、FeCl3、CuCl2
(2)常见的还原剂有:
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Na、Mg、Al、Zn等
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P
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FeCl2、HCl、H2S、KI、NH3、CO、SO2、Na2SO3等
(练习)1、“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变成二价铁离子”,这句话说明,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请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
(1)MnO2 + 4HCl(浓)Δ== MnCl2 + Cl2↑ + 2H2O MnO2 HCl
(2)Zn + 2HCl = ZnCl2 + H2↑ HCl Zn
(3)Cl2 + H2O = HCl + HClO Cl2 Cl2
(小结)1、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应抓住化合价变化这一特征。
2、同一物质在不同反应中,不同条件下,可以作氧化剂,也可以作还原剂。
3、有些物质在同一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过渡)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研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阅读)P12最后两段
(讲解)课后习题三、1 小结由(1)(2)可知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物质
由(3)(4)可知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