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技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机电一体化技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所谓 市场调查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全面 地收集所设计产品市场需求和经销方面的情况 和资料,分析研究产品在供需双方之间进行转 移的状况和趋势,而市场预测就是在市场调查 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历史资 料和现状,通过定性的经验分析或定量的科学 计算,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和条件做出预 计、测算和判断,为产品的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 70年代到80年代为第二阶段,“蓬勃发展阶”
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 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①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
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 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 ③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
2、能源 提供能量,转换成需要的形式,实现动力 功能。 要求:效率高、可靠性好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3、检测传感装置 检测产品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实现计测 功能。 要求:体积小、精度高、抗干扰
4、电子控制单元 处理、运算、决策,实现控制功能。 要求:高可靠性、柔性、智能化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5、执行机构
CNC
位置,速 度反馈
位置,速度 检测单元
电机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组成
机械 部件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电子控制单元
参数变 化信息
检测传 感部分
控制 信息
执行器 能 量
检测 参数
驱 动 力
机械本体
动力源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1、机械本体 机身、框架、机械联接等产品支持机构,
实现构造功能。
要求:可靠、小型、美观
包括机械传动与操作机构,接收控制信息,完成 要求的动作,实现主功能。 要求: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
1.4 共性关键技术
1 检测传感技术 2 信息处理技术 3 自动控制技术 4 伺服驱动技术 5 机械技术 6 系统总体技术
1.4 共性关键技术
1、检测传感技术 研究对象: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装置(即变送器)
1.2 发展概况
1. 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 的第一页。
2. 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 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 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 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 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机电一体化不是机械 与电子简单的叠加,而 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 系统论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应用技术
电子学
机
械 机电一
学
体化
信息科学
1.1 基本概念
机电一体化一般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 (系统)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层含义。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有:数控 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 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 系统等。
机电一体化中包含的关键技术在第四节 中详细介绍。
数 控 铣 床
数控车床
焊接机器人
汽车防抱死系统(ABS)
1.2 发展概况
1. 20世纪60年代前为第一阶段,“萌芽阶段”
工程师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把机械产品和电子技术相结 合,以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但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相对 落后,使得机械与电子的结合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将系统各个功能模 块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实现整体最优。其重 要内容为接口技术。接口包括电气接口、机 械接口、人机接口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一、市场调研 二、总体方案设计 三、详细设计 四、样机试制与试验 五、小批量生产 六、大批量生产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作用:感受器官、反馈环节。 要求:能快速、精确地获得信息并在相应的应 用环境中具有高可靠性。
1.4 共性关键技术
2、信息处理技术 主要完成信息的交换、存取、运算、判断和
决策等.其主要工具是计算机。
传感 器
A/ 计算 D机
D 执行装 /A 置
3、控制技术
关于软件方面的技术,主要以控制理论为 指导,对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现场调试、可 靠运行等。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二、总体方案设计
1.产品方案构思 产品方案构思完成后,以方案图的形式将设计方
案表达出来。方案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反映机 电一体化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同时应便 于后面的修改。
2.方案的评价对多种构思和多种方案进行筛选, 选择较好的可行方案进行分析组合和评价,从中 再选几个方案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评价原则 和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评价,最后确定 实施方案。
持。
1.2 发展概况
3.90年代后期开始为第三阶段,“智能化阶段”
① 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 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 一体化等新分支;
② 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 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③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 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 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 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
第一章 概论
1.1 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 1.2 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1.4 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1.6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工业的影响 1.7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1.1 基本概念
机电一体化技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 术 、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 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以实现整个系统最 佳化的一门新科学技术。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三、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是根据综合评价后确定的系统方 案,从技术上将其细节逐层全部展开,直 至完成产品样机试制所需全部技术图纸及 文件的过程。
1.4 共性关键技术
4、伺服驱动技术 研究对象:执行元件及其驱动装置
执行元件种类:电动、液压、气压
驱动装置:各种电动机的驱动电源电路 5、机械技术
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主功能和构造功能, 影响系统的结构、重量、体积、刚性、可靠 性等。
1.4 共性关键技术
6、系统总体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是一种从整体目标出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