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中的质量风险管理论文:浅谈药品生产中的质量风
险管理
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 人们越
来越关注市场流通药品的潜在风险及风险管理工作, 为了
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近几十年来, 政府部门在一系列的法规中引入风险管理的概念和规定。
随着gmp的发展,国内药品生产企业也在主动关注并适应国际国内药政法规的
变化,加强管理,与国际接轨,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国内药品生产企业也在实际中充分运用风险管理这种事前预防、事后评估的分析管理方式,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风险了然于胸,更好地实现工艺的控制,规避风险,并充分评估产品质量风险,真正地对产品质量负责,对人民的健康负责。
1质量风险管理(quality risk management,简称qrm)的概念
ich q9中关于qrm的定义为质量风险管理是质量管理方针、程序及规范在评估、控制、沟通和回顾风险时的系统应用。
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是对产品整个生
命周期的评价、控制、沟通和风险的审查。
制药企业确认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首先应该明确药品的特征, 根据特
征分析影响这些特征的关键因素, 进而确定风险的大小,
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企业管理资源的投入和控制的方法。
2 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应用风险管理现状
2.1企业缺乏风险意识:目前,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对风险的管理多数停留在通过直觉和经验定性分析上,部分企业建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程序,但这些程序多束之高阁,停留在理论阶段,未很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大多数企业甚至未建立风险管理的程序,且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缺乏风险意识。
2.2 企业未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多数企业存在风险的判断依赖判断者个人经验的情况,判断者个人经验的不同,对风险的评估就会不同,比较主观。
同一事件,可能经验丰富的人会意识到风险,而有的人会认为没有太大风险。
风险评估也较片面,未全面进行考虑,极有可能会忽略掉某些方面较为严重的风险,甚至避重就轻。
2.3企业未实施风险管理的培训:培训的作用,主要在于将我们控制质量风险的种种管理行为归纳汇总,塑造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
风险管理的意识需要经过培训而成为员工的理念。
同样,风险管理工具也需通过培训使使用者掌握,而培训的缺乏,使得员工不能理解风险管理的分析工具,更谈不上应用,甚至缺乏风险意识。
最终,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从根本上降低风险。
3质量风险管理的评估工具
针对不同的风险项目或数据可选择不同的风险评估工
具或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
3.1 一般的常用统计工具,用于收集或组织数据、构建项目管理等,这种包括:流程图、图形分析、鱼骨图、检查列表等。
3.2 风险排列和过滤(rrf):rrf这个方法是将风险因素进行排列和比较,对每种风险因素做多重的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权衡因素并确定风险得分。
风险评价可以使用“低/中/高”或“1/2/3”的分类和简单的矩阵。
rrf适用于对事件定性及定量的全面分析。
3.3 事先危害分析(pha):pha用于在事情发生前应用经验和知识对危害和失败进行分析,以确定将来可能发生的危害或失败。
这个方法是基于在给定的条件下对风险矩阵的开发,包括:严重性的定义和排列(严重,主要,次要,可忽略)、发生频次(可能性)的定义和排列(频繁,可能,偶尔,罕见)、风险的水平和定义(高,指此风险必须降低;中,指此风险必须适当地降低至尽可能低;低,指考虑收益和支出,降低至尽可能低;微小,指通常可以接受的风险)。
pha 常用于评估产品、过程、厂房设施等前期设计阶段所存在的潜在缺陷。
3.4 失败模式效果分析(fmea):fmea是评估潜在的失败模式和因此对产品性能或结果产生的影响。
一旦失败模式被确定,可应用风险降低来消除、减少或控制潜在的失败。
fmea 工具依赖于对产品和流程的深入了解,针对每种失败模式确定相应的风险得分。
3.5 危害分析及主要控制点(haccp):haccp用于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危害分析,只有对产品及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时方可正确地确定控制点,其输出结果可推广用于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3.6 过失树分析(fat):fat是鉴别假设可能会发生过失的原因分析方法。
fat 结合过失产生原因的多种可能假设,基于对过程的认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fta 用于建立发现过失产生原因的路径,是评估复杂过程中多种因素分析的有效工具。
4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具备三个要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严重性、风险的可检测性。
质量风险管理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人员、硬件和软件三个部分。
在生产过程中,偏差是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
药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偏差,企业需要调查偏差发生的根本原因,并评估偏差给药品生产、质量带来的风险,从而确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capa),并做出产品的处置决定(如是否进行销售放行),最大程度保证不合格的药品不进入市场并预防偏差的再次
发生,这就需要对偏差进行风险评估。
企业可以对偏差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以达到有效评估偏差带来的风险,并根据
偏差的等级确定纠正预防措施,并有效实施,以提高对偏差的管理与控制。
质量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工具,并不是仅仅建立专门风险管理的sop就可以解决,而是要应用到gmp管理之中。
风险管理理念及方法可以融入各种管理sop中,如关键工艺参数的确定、偏差、oos/oot、投诉、退货、年度回顾等等。
由于风险评估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企业也可建立风险评估小组,以保证风险评估的有效进行。
作者单位 157000 牡丹江高科生化有限公司 1
157000 牡丹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