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氏帅府之行

张氏帅府之行


总结
张学良的伟大的爱国者的一生。他的爱国与 牺牲自我是密不可分的。“牺牲我自己和我 的一切所有”,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家庭、 财产,权利、地位、荣誉等。为了中华民族 的统一,他可以不做大军统帅,可以不要优 裕的生活,,不要自己的生命,也要发动 “西安事变”。正像他在送给东北大学校友 张捷迁的诗中所说:“不怕死,不爱钱,丈 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 度余年。”张学良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 彪炳青史,永远为世人景仰。

一进院门,门洞两侧各有三间房,东三间是警卫室和传达室;西三间是电工室和电话 室。院内东西厢房各三间,西厢房是呈启处(设文武呈启官,专门接待禀报、引进前 来帅府公平或拜访的文武官员)。

百年张学良”展览,展出了“张氏帅府博物馆”馆藏的实物珍品,有张学良幼年玩具玉 手球、张氏帅府通行腰牌、“张学良赠”奖章、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开学纪念照片、 张学良印、张学良时期葫芦岛筑港图纸、肇新窑业全景瓷盘、东北大学法学院法律政治 经济专修科同学录、辽宁民众救国会军用流通债券、义勇军纪念章、东北救亡总会会旗、 张学良惟一翻译的书籍《相遇骷髅地》、张学良给“张氏帅府博物馆”回函及礼品酒等 等。
孙中山给张学良的信
蒋介石致张学良的电文也是9.18事变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
第三件: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陕西,以游山 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 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先后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 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 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 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 往西安,时称“西安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全面抗战 的局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件: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在日本关东军长期策划下,日本独立守备队自爆南满铁路,制造 柳条湖事件,闻声而动的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突袭北大营第二师团二十九联队攻占了沈阳,爆 发了震惊中外的918事件。由于蒋介石奉行暂时不抵抗,韬光养晦、忍辱负重、休养生息的观 点,下令张学良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迅速攻占沈阳,继而占领的我国东北疆域,我国东 三省相继沦陷。918事件爆发,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然而,在外敌入侵,“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 主要矛盾的时候,无论张学良是否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都无法推脱责任。
张氏帅府之行
走进张氏帅府,走进张学良将军
组员:刘聪 刘春生 刘炳辉 蔺红雷
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张作霖及其长 子、伟大爱国者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张氏帅府始建于1914年,总占地3.6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2002年更名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 主要有大、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 是迄今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 人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帅府作为张氏父子两代的官邸和私宅,曾是东北的政治中心,期间历经两次 直奉大战、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东北易帜、杨常事件、九一八事变以及新旧中国的巨 大变迁,饱经沧桑的张氏帅府已成为东北近代历史的见证与缩影。
第一件:东北易帜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爆发,张学良父亲张作霖被日本关东 军谋害。6月18日,张学良乔装伙夫微服返奉。19日任奉天军务督办。21日公 布张作霖死讯。7月2日,东三省议会一致推举张学良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 奉天省保安司令。 7月3日,年仅28岁的张学良就被推举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主政东北 政治。7月底,东北海军总司令部成立,张学良任东北海军总司令。12月29日, 宣布东三省易帜,与南京政府实行统一合作,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军 司令长官。奉军结束,东北军诞生。 张学良“东北易帜”、维护了祖国统一,并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
1998年12月24日 张学良写给张学良故居博物馆的信“谢谢你们怀念我,感谢上帝。”
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去世于夏威夷檀香山,次年10月15日,张学良病逝,与赵一荻合葬
张学良01年10月14日20时50分在 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墓志铭:“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 活。”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未通知周恩来就陪同惊魂未定的蒋介石回到南京,随即被扣, 并被高等军法会判刑10年,后被特赦,从此开始了长达54年幽禁生涯,直至1988年 蒋经国逝世后,才逐渐获得人身自由。上图为张学良辗转流迁图。
幽禁岁月,辗转流迁,偏居海岛,痛苦彷徨。远渡重样,客居美国。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肤施(今延安)天主教 堂举行秘密会谈,共商团结抗日大计。经过彻夜长谈,双 方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组织国防政府,建立抗日联军, 红军东征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来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 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关键人物张学良、蒋介石、周恩来

毛泽东和周恩来给张学良的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