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ppt课件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ppt课件
17
《劳动法》在OHS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劳动法的性质 雇主:付工资、提供的劳动条件要
符合国家规定。 员工:遵守法律法规要求。
劳动法的作用 起到了劳动安全卫生领域的基本法
的作用 (制定各项劳动安全卫生项法律的依
3
立法目的
例2:英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法(1974年) a)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福利 b)保障非工作人员的健康或安全不受工作人
员活动的影响 c)控制有害物质排入大气
4
权利与义务
• 不对等性,特别强调对雇主的职责(任) • 雇主必须按国家法令、改善劳动条件,搞
好安全卫生,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 体健康。
46、53条均与职业安全卫生立法有直接的关 系。
15
刑法
• 违反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法规,机构犯罪的,
要承担刑事责任;
• 第113条 交通肇事罪(或称交通重大责任事
故罪)
• 第114条 厂矿重大责任事故罪 • 第115条 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重大事故罪 • 第187条 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
宪法
刑法
劳动保护基本法
劳动保护专项法
劳动保护相关法 国际劳动保护公约
矿山安全法 海上交通安全法
环境保护法 卫生防疫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 标准化法 全民企业法
三方协商促进履 行国际劳工标准 公约
作业场所安全使 用化学品公约
劳动保护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
地方劳动保护法 劳动保护行政法规
美 1974年10月1日 《劳动安全卫生法》
台湾 1974年4月16日 《劳动安全卫生法》
德国 1974年
《职业安全法》
加拿大 1978年
《职业卫生与安全法》
其它国家如芬兰.墨西哥等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9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发展历史
• 第一阶段 初建时期
55-57 《三大规程》(1956年国务院)
•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是雇主和劳动者双方必
须共同遵守。
• 是调整雇员和雇主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
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发生的 相互权利、义务关系。
5
法规/法律的科学性
•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制订是以大量的
科学实验的数据为根据的。如:《建筑安 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劳动卫生标准》 等。
•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涉
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罪。
16
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基本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 是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领域的基 本法
– 是职业安全卫生(劳动保护)专项法的基本 依据。(母法)
– 劳动法共分十一章107条,第六章劳动安全 卫生52~57条;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 殊保护58~65条。
地方政府OHS法规
国家OHS技术法规、标准 行业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标准
地方政府OHS技术标准
14
宪法(82年颁发新宪法)
•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也是职业安全卫生立
法的法律依据和指导原则;
• 主要原则: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劳动条件,
劳动者享有休息权、保护妇女权利、未成年人 的保护,男女平等的权利
• 第42、43、48条重点,14、15、16、24、26、
《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安全监察工 作的报告》 83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院9号令
88年国务
《劳动安全卫生的技术标准》
160多条强制性标
准
– 第五阶段 逐步完善阶段 93年以后
《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1995
《矿山安全法》—专项法 》
1992
《劳动法 》
1994
11
图1 我国目前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基础理 论和应用科学技术理论。
6
法律法规的强制性
•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具有国家强制性,
是国家权力的体现,严重违反构成犯罪时 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是一切有关的企业、
机关和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
• 对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
迫工人违章冒险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时,要负法律责任。
国外职业安全卫生立法概况
– (1)劳工法规 英国:第一条禁止雇9岁以下童工, 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禁止儿童上夜班。
– (2)工厂立法 1802年英国《学徒的健康与道德法》
–
1833年英国《工厂法》
– (3)职业安全卫生立法
美 1970 球第一部
全美《职业安全卫生法》 全
日 1972
《日本劳动卫生法》
劳动保护规章
部门规章 地方规章
12
我国OHS法律法规的范围
(1)职业安全卫生法律 (2)职业安全卫生行政法规 (3)职业安全卫生规章 (4)地方性的OHS行政法规 (5)相关法律法规 (6)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7)国际劳工公约(20多个公约,我国3
项) 13
OHS法律法规体系
宪法 劳动法等法律
国务院行政法规 部颁OHS规章
2
立法目的
• 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例1: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1996年6月19日 最新修订)
规定企业主的职责必须通过创造愉快舒适 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改善劳动条件;应确保在工作 场所工作的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劳动者除了遵守防止劳动灾害的必要事项 外,必须尽可能协助实施企业主和其他有关人员 要求实施的有关规定。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
1
概述
• 劳动保护——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
安全和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劳动保护 同一概念、相同 内容、不同名称。
• 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劳动保护法规)
广义:指国家有关保护劳动者的全部法律法规。
狭义: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 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法律 法规的总和。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 第二阶段 调整时期 58-66
《关于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制度》 (1963年)
• 第三阶段 动乱时期 67-76 特大事故10人以上死亡
10
– 第四阶段 恢复发展时期 77-92 劳动安全监察工作 的
加强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暂行条例》 82
7
法律法规的作用
• 有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和劳动秩序; • 有利于规范管理者与劳动者的行为; • 保证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 促进劳动条件的逐步改善,消除生产中的不安
全因素和不卫生状况;
• 加强了劳动保护工作,实现安全生产,是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证;
• 对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