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一职高13—14年度第一学期
12级各专业期末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造诣.(yì)校.勘(xiào) 惶.惑(huǎng)居心叵.测(pǒ)
B、边塞. (sài) 疙瘩.(gē)紧蹙.(cù)高屋建瓴.(líng)
C、婵.娟(chán)荒谬.(mìu)肺腑.(fǔ)锲.而不舍(qì)
D、门栓.(shuān)奢侈.(chí)蛤.蟆(há)有条不紊.(wě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淳朴惊讶旁鹜人世沧桑
B、逝世门廊萎缩记忆尤新
C、颠倒草坪寓意强聒不舍
D、诚挚邮戳抱怨脱颍而出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
②当听到要写时传祥时,老人挺激动,同时也有些
③当听到老人“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的问话后,记者了。
A.漠然黯然默然
B.黯然默然漠然
C.黯然漠然默然
D.漠然默然黯然
4.下列语句的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A.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礼记学记》
B.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
C.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D.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山中留客》
5.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校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并介绍了学校的管理情况。
B.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
C.既然大家一定要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拍献丑了,唱一首歌吧。
D.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6.对下列诗、文停顿的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B.百年/多病/独登/台。
C.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D.与尔/同销/万古愁。
7.下列语句正确的顺序是()
①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②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③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④庄子说:“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②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应用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分别是:《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雷雨》属于悲剧。
C.《一碗清汤荞麦面》中那贫困清苦的母子三人,在巨大的不幸降临时没有退缩,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相互关心,相互激励,相互支持,最终战胜困难,走出逆境。
D.单据也是一种便条,但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钱、财、物方面,其书写格式大体包括名称、正文、署名、日期四部分。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她有自己的一套工作准则,那就是:今日事今日毕。
B.人们对于“医院”“护理”这样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谈,认为都是一些可拍、很丢脸的事情。
C.但后来不知在何时,王之涣《凉州词》第一句便被改成“黄河远上白云间”。
D.几个人同时喊出:“看,这就是了。
”谁知,又错了:它是“大红袍”的老弟——“小红袍”。
10.下列各句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B.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C.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一)
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傍晚。
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她指着去年春节时73岁的王光美来看她的合影,便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然后就一定要记者在她家吃饭。
家里除一台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①干活,②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记者默然。
几天前,记者与几位挺有身份的人士聊天。
有人问:“忙什么?”“在写时传祥。
”大家就笑。
后来其
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说:“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1、依次填入上文①②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实在在本本分分
B.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C.实实在在认认真真
D.踏踏实实本本分分
2、“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因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采访即将出名而高兴。
B.在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掏粪行业虽已消失,但时代仍然需要时传祥精神。
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有所不同,有些人看不起脏、累的工作。
C.老人黯然是因为国家不重视清洁工作,人民瞧不起低贱伺候人的掏粪工作。
D.老人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来采访而激动,黯然是因为家里过于简陋。
3、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段通过时传祥家人及“挺有身份的人士”的话,含蓄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B..时代在变,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待人的道理不该变。
作品呼吁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
C.在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掏粪工是一个已经消失的行业,曾经鼓舞了一代人的时传祥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也已经过时了。
D.中央领导关心时传祥一家人,说明了善良的人们需要时传祥,时代呼唤时传祥精神。
(二)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卜算子”是题目,“咏梅”是词牌。
B.“卜算子”是词牌,“咏梅”是题目。
C.“卜算子”和“咏梅”都是词牌。
D.“卜算子”和“咏梅”都是题目。
5.对这首词的整体欣赏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上片写梅花遭受打击的凄惨景象,下片写梅花不拍摧残,要留芳在人间。
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作品,陆游以梅花自喻,表明自己的高洁品格。
C.这首词表现了陆游在那个时代的孤独感,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孤高自许的思想。
D.这首词与毛泽东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意境相同。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共4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
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